“攀比鞋子”成校园新风气,为啥?班主任套出孩子们的“小秘密”

开心果妈妈育儿间 2023-05-05 20:05:15

大家好,我是家庭教育指导师果妈~

婶婶是一位初中老师,同时也是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前几天,果妈说开心果在学校“攀比”裙子,婶婶说,这种“攀比心理”一定得从小引导,否则进入青春期,可就难了。

01 “攀比鞋子”成校园新风气,为啥?班主任套出孩子们的“小秘密”

婶婶班上有一位家长提出一个意见:“既然学校统一穿校服,那么能不能把鞋子也给统一了?”

问过之后才知道,这个家长的儿子,回来非要让父母给他买一双名牌的篮球鞋,父母想着,一双鞋,孩子的正常需求,就满足一下。

但是在看到孩子所要的那双篮球鞋的价格之后,父母被劝退了。

一双篮球鞋,是牌子货,质量也是真不错,但是,价格接近2千。

爸爸说:“儿子,爸爸这辈子穿的鞋,最贵也没超过300,你这价格太高了,咱能换一双吗?”

妈妈说:“儿子,妈妈一个月工资到手,不过才2千多,你这一双鞋,就快赶上妈妈一个月工资了!”

好说歹说,儿子就是不听,所以家长才没办法,将“统一鞋子”的建议,提到学校来了。

婶婶作为班主任,自然就和这个孩子谈话了,一起的还有其他几个打篮球的男生。

聊了之后,婶婶才知道,每天都穿校服的他们,对别的都没啥兴趣,就对鞋子感兴趣,“攀比鞋子”已经成了孩子们的风气,尤其是男孩子们。

为啥?

鞋子穿着舒服,不就行了吗?

然后男生们的回答,让婶婶有些意外:“鞋子,就是面子,得在兄弟面前有面子,也得在女生面前有面子!”

也是,孩子们“攀比鞋子”成校园新风气,为啥?就因为鞋子能够直接看出牌子、价格,是露在外面的,有面子。

这和成熟男人戴表,是一个道理。

只是,孩子在学校“攀比鞋子”,到底该不该满足?

02 “攀比心理”下的孩子,很糟糕

其实,这还涉及了一个心理问题,那就是“破窗效应”。

何所谓“破窗效应”?

一个建筑物,很长时间都是整齐干净的。这时候实验人员将其中一扇窗户的玻璃给打碎了,然后发现,其他玻璃都逐渐开始被破坏。

孩子们但凡有一个开始攀比,逐渐的,也会形成这样的风气。

只是和成熟男人戴表不一样的是,成熟男人戴表,是社会地位、财富的象征,是为了生意、面子,是一笔投资,理性居多。对于很多男性而言,表,也并非是必需品。

而孩子之间的攀比,就只是为了攀比、超越、不落后而存在。

在这“破窗效应”的作用下,孩子们的专注力,很容易就转移了,本该注重学习的孩子,开始想着别的孩子的鞋多少钱、如何说服父母给自己也买双鞋、该怎样和朋友炫耀自己的鞋等等。

“攀比”这件事情,其实在学校发生的概率,真的是太大了。

比鞋子,只是其中一件最为寻常的事情,家长如果不重视,那么孩子还会比房子、比车子、比早恋对象等等。到了大学,就会比化妆品、包包、电子产品等等。

“攀比”之下的孩子,真的会很糟糕。孩子不只是心思不在学习上,而且,也容易出现自卑、三观不正、虚荣等问题,还容易加剧亲子、同学、师生之间的矛盾,这是一种“心理障碍”。

03 杜绝“攀比”,家长该如何做?

婶婶班上那个非要近2000多块钱运动鞋的男孩,后来,是被婶婶几句话给劝退的。

婶婶先肯定了男孩:“你是不是觉得,有了2千的鞋,你和其他男生距离就更近,女生就更青睐你?”

男孩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婶婶接着问:“你穿这个2千的鞋,我会不会在考试的时候,给你多加几分?”

男孩摇了摇头。

婶婶又问:“你以后上班了,是穿2千的鞋重要,还是穿得得体重要?”

男孩说:“得体。”

没等婶婶继续开口,男孩就说:“老师,我知道错了,我不会再问父母要2千的鞋了。”

要杜绝孩子“攀比”,这3步,要做到。

第一步:接纳孩子

家长想要了解孩子,为什么想要“攀比”。

孩子想要攀比,其实也是一种“竞争意识”,别人有的,孩子也想要有。良性的竞争意识,能让孩子健康发展,激发孩子上进,争取自己可获得的成就。

“攀比”也是一种模仿。有时候家长也会说“谁谁谁换了套大房子”、“谁谁谁的衣服真不错”等等。家长无意识的比较,很有可能也是孩子比较的开始。

孩子也可能为了“吸引”而攀比,比如吸引某个女孩子、男孩子的目光,比如为了让别人夸赞自己等等。

攀比这种情绪,其实家长也会有,所以在孩子开始攀比的那一刻,家长不要慌,很正常,家长首先得知道孩子是因为什么而攀比,然后去接纳孩子的情绪,再进行第二步。

第二步:与孩子辨析“攀比物”的价值

其实,最忌讳的,就是“盲目攀比”。

比如,女孩子看到别人家小姑娘的公主裙,自己也想要一件,这其实是一种合理需求,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这类型的裙子你没有、没穿过、学校也可以穿过去等等,这个要求合理。孩子便知道,什么是合理需求。

再比如,如果孩子看到别人的鞋子好,自己也非要一双贵的,这时候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这双鞋,值不值,性价比如何等等。让孩子明白,什么样的要求不合理,如何调整,才能成为合理要求。

让孩子学会辨析“价值”,其实也是在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让孩子学会理性消费,理性攀比。

第三步:攀比心理,要健康

果妈上高中的时候,有一个男生小溪,攀比的是成绩。

其实,攀比成绩,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家长也乐见其成。但是,小溪的攀比行为,却让人不耻。他的竞争对象,是我们班的第一名小胡。

小溪经常在小胡午睡的时候,弄出各种动静,让小胡休息不好;

小溪会在小胡课间做题的时候,不断地去打扰他;

小溪会在小胡上厕所的时候,故意将他的书都给推倒……

当攀比成为嫉妒,这真的很可怕。

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将攀比的心理,放在合理的竞争上,不要比物质,而是比精神与心灵的富足,不要用小人手段,而是大大方方的,不足就学习,超越也要谦虚。

话题讨论:你们家孩子在学校,最爱攀比的是什么?对鞋子的价格、牌子,会有要求吗?你又是如何处理孩子的攀比的呢?

0 阅读:171
评论列表
  • 2023-05-26 12:27

    有校服没有校鞋,正因为没有校鞋才使鞋子成了学生炫富攀比的唯一工具。据此,建议统一校鞋。

开心果妈妈育儿间

简介:我是开心果的妈妈,一起来聊育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