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我们需要拥有多少钱才能算有钱人?
我的答案是,600万RMB净资产。
注意!!我这里说的净资产,指的是一个家庭的房产、车辆、股票、基金、存款、保险等各类有价资产,在扣除贷款、信用卡等全部负债后的余额。
简单来说就是:
“净资产=总资产−总负债净资产=总资产−总负债”
其中,房产作为绝大多数家庭的主要资产来源之一,其价值波动对净资产水平有着直接影响。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大家理财意识的增强,股票、基金等金融资产在净资产中的占比也在持续上升。
因此,在评判一个人是否属于富裕人群时,净资产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600万RMB净资产
是“富裕家庭”的第一道门槛
当然,600万这是数字,绝不是我们一拍脑门,想当然定出来的,而是在综合参考多方信息、数据后,得出的结论。
其中,全球权威高净值人群研究机构——胡润研究院,就已连续多年将净资产达到600万RMB以上的家庭,界定为“富裕家庭”。
在最新发布的《2024胡润财富报告》中,2024年全国家庭总财富达到600万人民币以上的,共有512.8万户。
这是什么概念呢?
这意味着,如果你家拥有600万净资产,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超越了社会99%的家庭,成为前1%的富裕家庭(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家庭总数是将近5亿)。
根据家庭资产规模情况,胡润的这份财富榜单,将富人群体分成了四个档次:
富裕家庭(600万以上)、高净值家庭(千万人民币以上)、超高净值家庭(亿元人民币)和国际超高净值家庭(3000万美元以上,约2亿人民币以上)。
在此基础上,每个档次又划分了“净资产”和“可投资资产”。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有500万的房产和500万的现金,那么你会属于千万RMB资产一栏,但却无法跻身600万RMB可投资资产行列。
而根本原因就是,房子属于不动产,缺少灵活性,并不能直接用于投资,且高房价往往还伴随着高负债,因此我们从榜单中看到的“可投资资产家庭”数量,是要高于“千万资产家庭”的。

这也反映了一种社会现状,虽然生活中会有很多千万富翁,但他们中可能有超半数的资产是配置的房产,往往很难一下拿出600万的现金流。
不过,600万净资产作为“富裕家庭”门槛,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地域差异化的统计指标,其真实价值还取决于资金流动性、城市生活成本、宏观经济风险等。

财富总量收缩
中国的“顶级富豪”,越来越少了
有时候,我们会开玩笑的说:
“中国有钱人那么多,怎么就不能多我一个呢?”
2025年,我依旧没能如愿成为富人,但一些富人的财富版图,却还在不断缩水。
2024年,600万以上的中产富裕家庭数量降至512.8万户(-0.3%),千万资产家庭206.6万户(-0.8%),亿元超高净值家庭13万户(-1.7%),3000万美金的国际超高净值家庭仅剩8.6万户(-2.3%),是所有类别中缩水最严重的。

至于背后的原因,我认为也比较简单。
1.投资失败。
经济下行,不管是自身投资不顺,还是因股票、资本市场低迷而饱受震荡,富人资产规模都在遭遇缩水,最惨烈者,甚至直接一夜回到解放前。
2.成也萧何,败萧何。
前两年,房地产行业是个“香饽饽”,无论是中产还是高净值,亦或是超高净值人群,房产都是非常重要的家庭资产之一,早年也靠着房产大量增值积累财富。但近两年,随着楼市回调,二手降价,房东们的日子也是在是不太好过。
此外,移民、税务稽查(补税+各种滞纳金)以及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加剧(海外资产配置比例下降)等,也都在影响着富人们的资产规模。不过,最主要还是受困于市场环境。

富人职业大洗牌,炒房客不香了
在胡润的这份报告中,还统计了几个阶层群体的资产配置情况,人群画像情况如下。
高净值家庭:企业主占比54%、金领34%、职业股民7%、不动产投资者5%。
超高净值家庭:企业主占比80%、职业股民14%、不动产投资6%。


这两组数据,可以发现两个非常有意思的点:
一是炒房客真的该退场了。
职业股民占比高于炒房者,且二者的占比都在持续往下走,尤其是炒房客,直接遭遇腰斩。
二是,靠打工真的发不了大财。
在高净值群体中,企业高管金领人群的占比非常高,这也意味着普通人可以靠自己跻身千万俱乐部,但在超高净值家庭(净资产超过1亿)构成中,金领这个阶层就不存在了。
换言之,当代社会的顶级资本玩法,还是股权相关,其次才是房产和打工。
总体来看,《2024胡润财富报告》不仅仅是一张财富地图,更是一面折射经济转型的镜子。
在总量收缩与结构优化的悖论中,国内高净值家庭正在经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型,富人们,也面临着新时代下的机遇与挑战。
• END •
欢迎对房产感兴趣的朋友
加入「好好选房」购房交流群
群里会分享楼市资讯、最新政策、楼盘点评、学区讨论、优质房源分享等各类房产信息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讨论,一起交流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