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问我退休金多少,我说5500,第二天弟弟打电话:给3000赡养费

秋雅聊情感 2025-04-25 16:47:37

01

我叫林秀珍,今年57岁。

中师毕业,在我们那个年代,能读到中师已算是很不错的学历了。

我在我们小县城的一所小学当语文老师,教了一辈子的书,两年前退休了,现在每个月有5500的退休金,对于我们这种小地方的退休金来说,算是比较体面的。

我老伴早年去世,留下我一个人把两个孩子拉扯大。

女儿林悦今年35岁,在市里当护士,嫁人早,日子过得还算稳定;儿子林浩今年30岁,大学没读完就出来打工,现在和媳妇在外地做小生意。

我们家是典型的农村人家出身,虽然后来搬到了小县城,但骨子里那种“重男轻女”的思想始终没断根,尤其是我父亲——林老爷子,已经快80了,身体还算硬朗,但脾气倔得很,认死理,一辈子只认男丁。

我从小就知道自己在家里不重要,哪怕我成绩再好,做事再勤快,父亲眼里最值钱的,永远是我弟林建。

林建比我小四岁,小时候调皮捣蛋,学习不好,干活也不勤快,但我妈一直说:“男孩子嘛,将来是要传宗接代的。”我从没反驳过她们这些观念,只是默默认命。

可没想到,这种认命一直延续到我年过半百,退休之后还要继续面对。

02

那天是一个平常的下午,我正在阳台晒被子,接到我爸的电话。他嗓音一如既往地洪亮,听起来精神不错。

“秀珍啊,你退休了吧?一个月拿多少退休金啊?”他开门见山,问得也太直接了些。

我犹豫了一下,说:“5500。”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然后他笑了:“哎哟,那还挺多的嘛,比你弟弟挣得都多。”

我没答话,我知道这话后面肯定还有下文。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早,弟弟林建就给我打电话。

“姐,我爸最近身体不太好,你也知道,我这边日子不好过,小孩上学要钱,老婆又不挣钱,咱爸现在岁数大了,咱是不是该每月出点赡养费?”

我心里一紧:“你什么意思?”

“你一个月5500,给爸3000不过分吧?我这边实在出不了这么多。”

我气得手都在抖:“凭什么我一个人出3000?爸是我一个人的爸吗?”

他语气一变,有点不耐烦:“姐,你不也没啥负担?女儿嫁出去了,老伴也不在了,你一个人花不了多少钱,爸年纪大了,咱不能不管啊。再说了,爸以前最疼你了。”

我差点笑出声来:“爸最疼我?你信这话你自己都笑不出来吧?”

他挂了电话。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我回忆起小时候的种种,心中五味杂陈。

小时候家里穷,爸妈总说要供弟弟上学,我一边上学一边帮家里干农活,周末还要照顾弟弟。等弟弟考不上高中,他们又说“女孩子家读那么多书干嘛”,让我早早去师范学校,早点毕业挣钱贴补家里。

等我结了婚,生了女儿,爸妈来家里看了一眼就匆匆走了,连满月酒都没怎么帮忙。后来弟弟娶媳妇,他们却倾尽所有,把家里唯一的一套老房子送了出去。

我记得弟弟有段时间做生意赔了钱,爸妈把他们仅有的积蓄都给了他,还让我借了几万块钱给他周转。那笔钱我至今都没要回来,弟弟也从没提过。

我曾经试图与父亲沟通,问他:“爸,你对我和建子,有没有哪怕一点点公平?”

父亲皱着眉头:“你是姐姐,就该让着弟弟。再说了,你现在不是过得挺好吗?”

是,我是过得挺好,但那是我一辈子努力得来的呀。

我没告诉弟弟,我其实每个月要给女儿带点孙子孙女的生活费,虽然女儿从没开口让我帮,但我知道她一个人上早班晚班,太辛苦了。有时候我也会给自己买点好吃的,或者去跳广场舞、报个老年大学,总得让自己开心点。

可现在弟弟一句话,就要我每月拿出3000块赡养父亲,那他呢?他一个月挣多少钱,我不清楚,但他有车有房,孩子还在读私立学校,真就比我穷吗?

我没有立即答应他,而是去了父亲家。

父亲一个人在老屋里,屋子还是几十年前的老式结构,木地板吱吱呀呀响。他看到我来,眼睛一亮,但随即又恢复了惯常的严肃表情。

“秀珍啊,建子现在压力大,你得帮帮他。”

我看着他苍老的脸,心中一阵酸楚:“爸,我帮了他一辈子了。从小到大,哪一次你不是让我让着他?他现在有儿有女,有车有房,凭什么你还要我多出?”

父亲没说话,只是叹了口气。

我继续说:“我不是不孝,我愿意出赡养费,但咱得公平,每人一半,我和林建一人1500。”

父亲皱起眉头,声音大了几分:“你一个当姐的,还讲什么公平?”

我站起来,眼泪含在眼眶里:“爸,我是你女儿,不是你提款机。”

我转身走了。

几天后,弟弟又打来电话,说父亲在亲戚面前说我不孝,说我有钱不愿意出。我没解释,挂了电话。

我开始和女儿商量,是否要把父亲接来一起住。女儿沉默了一会,说:“妈,如果你想接,就接吧。但我怕你受委屈。”

我点点头:“我不想接。我不是不想尽孝,我只是,心里真的委屈。”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 亲情不是一方压榨另一方的理由。

03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我最终还是决定每月给父亲寄1500块生活费,弟弟那边愿意出多少是他的事。

我告诉自己,这是我尽的孝,不是对父亲的讨好。

有时候我会想,人生到了这个年纪,最怕的不是没有钱,而是没有被尊重。 即使是女儿,也该被公平对待。

我没有再跟弟弟计较太多,也不再去父亲家争论什么。我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我能掌控的生活上:去跳广场舞、学画画、帮女儿接孩子、和老姐妹们喝茶聊天。

我不再指望父亲看见我的好,也不再指望弟弟能真正承担起责任。但我知道, 我这一生,已经尽力了。

亲情也许永远不是对等的,但至少,我可以选择不再委屈自己。

每个月那1500块,是我对父亲的告别,也是对自己的成全。

0 阅读:10

秋雅聊情感

简介:生活的点点滴滴,全都是因为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