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难道它们是神仙?原来真有长生不老的生物!

万物灵 2025-01-03 18:57:39

一般来说,生物无非就是动物、植物、微生物三大类构成。

但就有这样的一些生物,跳出了我们的常识,三大类哪种也不是,哪一个的特征又都沾点边。其中最典型神秘的当属“太岁”。

太岁,一个不是神但又是神一般的存在

提到“太岁”,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民间所信仰的一种神,掌管当年人间的吉凶祸福。但这个“太岁”并不是我们所想的神,而是一种真正存在的物体,甚至可以说是像神一样的存在。

第一眼看到太岁的时候,或许很多人会被这个大肉团所震惊。只见这个物体呈白色,有的则呈现黄色。其质感类似肉类,表面有明显肉丝状纹理,组织内的片状生长痕迹就如同人的大脑一般。

在它的一侧还连带着一块外皮,外皮的颜色为褐色,质感非常粗糙。外加它的体型特别大,个别可以生长到10米左右,这就使得它远远看去非常怪异。

太岁还有一个名字,叫做“肉灵芝”。

这种物体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任何一个身份编码都无法对应它。因为它并非植物、动物或菌类中的任何一种,而是独立于这三者之外的第四种生命形态。

有专家研究过,它是由粘菌、细菌和真菌相互交织而成的复合体,而非单一的个体存在。

野生太岁或许隐匿于年岁已久的朽木之中,或深藏于饱经风霜的老树根之下,又或者隐匿于幽暗的溶洞之中。这些地方湿气充盈,土质丰饶,且微生物与矿物质种类繁多,是合适各种菌类生存的好地方。

虽然太岁看起来让人觉得好像是一种新型生物,但其实它们已经有很早的历史了。

而且,在古代,太岁是一种很好的药材。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到它:“肉芝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脂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

在《史记·秦本纪》一书中,太岁被描绘成长生不老的丹药。

据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追求长生不老,便亲赴山东琅琊,寻求名方士徐福助其寻找仙药。徐福先后两次,分别带领五百及三千童男童女出海,先是至蓬莱未果,后远赴日本列岛继续探寻,其中包括传说中的太岁仙药。此仙药指的就是太岁。

和别的菌类不同的是,太岁的成分包括细菌、酵母菌、霉菌、霉菌孢子等微小生物,以及纤维素、几丁素、甲壳素等物质。

此外,太岁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酸,这也是它特有的地方。它的细胞还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这也是普通菌类所不具备的功能。

但说它划为菌类,一些科研机构还发现太岁竟然还会呼吸,能够产生二氧化碳,甚至还会自我修复,这和动物的新陈代谢能力并无二异。

另外,将太岁置于水中浸泡约十天时间后,它会产生一些代谢物质,这些物质以微小的絮状形态漂浮在水中,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到,这正是证明了活体太岁具备了典型生命迹象。

由此来看,太岁就像是属于外来物种一样的生物,令人感到好奇。

太岁的价值如何

正因为太岁神秘的身份,让许多不了解它的平民百姓都对这个物种感到敬畏。甚至它一度被炒出了天价。

最早在2015年,东北辽宁有位农民大哥,在山上做农活时遇到了重达140斤的太岁,当时他并不了解这是什么物种,后来经过专家的观察分析,这才明白自己挖到了太岁。

而他挖到的太岁是黑色的,在古代的文献记载对太岁的描述有这样一段话:“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脂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说明他挖到的是太岁中珍贵的品种。

随后,这位农民大哥决定将太岁进行售卖。这个消息传出去后,当地有个富豪想要以50万的价格买下它。

但这位农民并没有被钱冲昏了头脑,而是选择以5000一斤的价格卖出去,结果买的人络绎不绝,价格也从原来的5000到10000再涨到10万一斤。

最后,这位农民大哥一口气赚到了几百万,要知道这在2015年可不是小数目,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太岁原来这么值钱。

除了这个案例以外,关于他人挖到太岁并卖出高价的案例也不少。

2011年,伊犁一位村民发现了一块重达9公斤的太岁,引起当地的注意。尽管有人出价1万元购买,但村民拒绝,表示只有出价100万元才愿出售。

2016年,河南一名居民在黄河边意外拾获一块疑似太岁的物品,重约3.5公斤。尽管有人当场提出以2万元的价格收购,但他并未同意出售。

从这些情况便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对太岁持着“望眼欲穿”的态度,那么太岁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愿意买,它的功效真的有这么神吗?

首先太岁能被炒得这么高是因为它的稀缺性,如上文所提到的,太岁形成过程复杂且环境要求苛刻,不易被发现和采集。

接着,太岁在古代就有着类似灵丹妙药的作用,它被认为具有延年益寿、甚至长生不老的功效。

除此之外,市场投机行为同样是促使太岁价格飙升的一个重要因素。网络上夸大其词的营销手段以及商贩的刻意炒作,导致了太岁价格被人为地推高至极高水平。

那么,太岁真正的功效是如何呢?

尽管有不少研究表明太岁具备一定的效益,但这些发现并不能证明其具有延年益寿的神奇功效。至今,科学家们仍在努力研究太岁的具体成分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但仍有不少人开始研究起如何养殖太岁。针对这一现象,可以确认的是家养的太岁和野生的太岁之间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由于户外自然的复杂性,野生的太岁肯定更为多样,质地也更为坚硬,其营养也更加丰富。而人工养殖的太岁,则可能因为生长条件的限制,而呈现出较为单一的形态和质地。

在用药上,肯定也是野生的太岁药用价值更高。

不过,有关太岁仍然有很多方面并没有被真正了解到,这也是需要我们去进一步挖掘的。

生长不老的还有这些物体

像太岁这样的例子并不是只有这一个,还有很多也是像太岁一样充满“长生不老”“自我修复”的特性。

其中有一个就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物种——龙虾。

准确地说,它并不是长生不老,而是具备不老基因。龙虾的细胞在分裂中,会产生活跃的端粒酶,这能够修复端粒,维持龙虾的细胞年轻态。

与人体细胞分裂大约50次后开始衰老,进而限制寿命上限约为150岁的情况不同,龙虾似乎能避开这一衰老规律。

按正常来说,龙虾应该是越长越大,最后成为不死之身。但又说龙虾其实还是会死,是因为它们的外壳限制了这一能力。

龙虾需要通过蜕壳来生长,而这一过程伴随极高风险。幼虾蜕壳频繁且相对安全,但随着体型增大,蜕壳变得愈发艰难,每一次都可能成为生死考验。

蜕壳后的龙虾处于无保护状态,很容易受到天敌攻击。

再不然,就是这些龙虾被人类打捞上来,成为我们的“盘中餐”了。

除了龙虾,还有灯塔水母也一样,仿佛有着神仙一般的寿命。

这是因为它们具备“返老还童”的能力,即等到它们成年,还可以重新回到水螅体的状态,并再次发育成水母体。而这样子的“重生”过程可以无限循环。

具体的说,是因为灯塔水母体内的细胞,能在特定条件下进行转分化。这意味着这些已经分化成特定功能或形态的细胞,能“回溯”到更原始的细胞状态,进而重新分化成其他类型的细胞。

虽然说,这种能力在水母身上是极为常见的,它们具备了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但在所有水母中,只有灯塔水母最厉害,它们将这种转分化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这是因为灯塔水母的转分化过程是作用于整个生物体层面的,而非仅限于细胞个体。

按我们人类的理解来说,这就是“永生”。

但在实际情况中,灯塔水母仍然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天敌的捕杀、人类捕捉、食物供应不足等,这些都可能导致它们的死亡。

目前,人类正在针对灯塔水母的细胞能力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或许有一天,人类能用上这种永生能力。

在自然界中,仍然有很多我们没有接触到的未解之谜,像太岁、灯塔水母、龙虾等等只是属于其中一些案例。

这些生物各自以独特的方式,揭示了宇宙深邃而复杂的生命机制,提醒着我们:在这个广袤的宇宙中,生命的奥秘与潜能远超我们的想象,等待着人类以更加敬畏与好奇的心态去探索、去发现、去珍惜。

0 阅读:21

万物灵

简介:一个非常喜欢动物的科普视频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