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不用细论,每一件都与吃相关。对普通人来说,吃饭,不是天大的事吗?老话说:“民以食为天”,皇帝老子不过是“天子”,比吃饭低了一倍。可见“吃”这件事有多重要。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市场上物质的丰富,令人到难以想象的程度。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只怕想不到,不怕买不到。可是对于吃,人们尤其年轻人的态度,却非常敷衍。细细论一下,还有多少年轻人愿意围着厨房转,为家人精心烹制三餐?
装修奢侈的厨房里,预制菜、外卖、速食产品等等,塞满了冰箱。从最便宜的方便食品到曾以为高档无比的参鲍刺,网上下单,一两天送到面前。至于味道吗?不重要。经常听到有人说,与其花那么多时间去选购食材,不过十几分钟被风卷残云般吃掉,不值当。
我的意见恰恰相反。即便年轻时上班繁忙,每天的一日三餐,从来没有搭浆过。为什么?在家庭生活总,做饭不仅有仪式感,还是一种最有成就感的工作。为自己亲爱的家人们做饭,本身是非常幸福的事儿。从食材挑选开始,每一步都沉浸在遐想之中:这种食材,必须搭配何种配菜最好?
中药里有君臣佐使相配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对中医来说,哪一道食材不是中药?现代人讲究养生,食补、食疗,荤素菌类的比例,找到相对健康的食材,可能是最好的养生吧。在厨房的小天地中,忙碌出来三五道美味,上桌后看着被饕餮们席卷,那一刻的得意与满足,不亲历,想象不出来。
做饭,不只是为了家人,更多是为了自己。逛菜场超市,有花钱的快乐。找到期待已久的高品质原材料,有小小惊喜。家人吃得开心,自己也胃口大开。虽然每天将“减肥”挂在嘴上,不是靠脸吃饭的人,不过说说而已。不辜负每一餐美食,方得始终。
退休前双休日的开心事之一,便是和家人一起去菜场,回家后一个人等待美味,一个人随心所欲地搭配组合做饭菜。“家”不就是这样吗?“我的厨房我做主”!即便是在单位没有一次机会做主,家里这方寸之间,大可完全说了算。 北方人喜欢包饺子。所谓“好吃不过饺子”。将各种食材搅和后包在一起,便如同两个个性、家庭背景与生活环境不同的人结为夫妻一样,包容是核心。像饺子馅那样紧密地抱成团,“家和万事兴”才有可能。
再说,对一个大家庭来说,吃一顿饺子,往往一个人很难完成,需要大家一起团团坐着,通力合作。包饺子的过程,是一家人谈天说地的好时机。好吃的饺子,蕴含了一家人共同劳动共同成就的五味调和。
任何一顿饭,倘若只为填饱肚子,大可不必如此忙碌。到大小饭店,十分钟八分钟解决问题。那里有上好的态度,可能比家里更可口的饭菜。可是,过年过节,千万里往家赶的游子,分明为的是一顿“妈妈味”的饭菜。
妈妈所做的哪怕是最简单的饭菜中,也添了爱心,加了亲情,还搭配进去了母亲满心的欢喜。这样的一顿饭菜,不但吃得舒心看得养心,做饭与吃饭的过程,皆是赏心乐事。
这些天在舟山,虽然做海鲜不是我的特长,但是公公婆婆依旧吃得很满足。他们年迈,自己很少做饭,由专供老年人的“幸福餐厅”每天配送现成的吃。我们都去实地看过调研过,菜品比自家做的丰富多了。我们也都实际吃过好几顿,味道也符合老年人的需求。可是,他们还是喜欢吃我做出来的并不地道的海鲜。
休息天,女儿女婿过来看望爷爷奶奶。借着机会去大菜场狠狠购买了一通。现在是吃海鲜最好的季节。为了让他们能品尝到更多品种,采取了“拼”的方法:拼一份盐水海螺,拼一份海鲜大蒸。
俩孩子加上侄子,连同老公婆一起,吃得开心极了。用最好的食材,最简单的方式,方能吃到最醇最正的味道。这是我做饭的原则。
人世间的烟火,在一日三餐中有最好的体现。这是再好的酒店饭店,也做不出来的亲情与爱。
只是,现在常常一个人过日子,挥洒厨艺的机会不多。手艺逐渐生疏了。
吃适合自己的就好。你痛风天天吃海鲜?你脂肪肝天天吃肥肉?你糖尿病天天吃甜食?所以没必要攀比,更有说服力点,高级厨师做个麻婆豆腐比你照片上的好吃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