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亭长白忙活了

扬州小兔子 2024-12-20 16:07:16

安徽和县的霸王祠,里面有一个乌江亭。这里,就是传说中那位备好小船,劝说项羽赶紧过江的乌江亭长。他对项羽依旧充满希望,希望他回到江东,重新召集兵马,以图东山再起。可惜,项羽没有听从他的劝说。他自认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他谢绝了乌江亭长的好意,将陪伴自己多年的宝马送给亭长后,返身投入到厮杀中,直到战死沙场。

如果项羽听从了亭长劝告,真的回到江东,再次召集江东弟子与刘邦战斗,历史的运行轨迹,会不会改变呢?如果成功了,亭长会因为劝谏有功,得一个大升迁。而汉或大汉这个名字,有没有可能叫了“楚”、“大楚”?

曾经的韩信,在功成名就后,富贵还乡。他赠送给提供过最简单饭菜的漂母“二千金”,报答一饭之恩。连那个辱他“胯下之耻”的小混混,也赏了个“警察局长”职位。项羽如果听劝并获得成功,乌江亭长虽不能混成泗水亭长后来的腾达,至少可以有泼天富贵。

换个角度来看,不止一次仓皇逃命的刘邦,有没有“无颜面对”的考量?大概率不会。他可以在逃亡路上,三番两次将一双儿女踹下马车,只为了自己能逃出生天。他的老父亲被项羽抓走,而项羽声言要“烹”。刘邦的反应是什么:两个人曾经“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若“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这样的话,项羽有可能说吗?不可能!项羽是一个最不善“忍”的人。他楚贵族的家世背景,顺风顺水的人生历程,“力拔山兮气盖世”豪杰气质,都注定了他起事后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悲剧性格。

他是奇男子,也是个重情的人。这是莽汉不具备的素质。他的悲情,早已经命中注定。“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等,今天的我们看到的不过是些寻常的成语,其实每一个都包含了血雨腥风的战争,包含了惊心动魄的生死。那场悲剧的“霸王别姬”,只有项羽会演,换了刘邦,绝对不会。

项羽失败后,四年的楚汉战争落下了帷幕。刘邦,成就了几百年的汉家帝业,史书中用“汉高祖”称呼他。可是在民间,人们给他另外的名字:“无赖”。元朝睢景臣有一首散曲,名叫“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这是一首套曲,其中有这样的描述:

“……你身须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杯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秆,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有甚糊突处……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只道刘三,谁肯把你揪扯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

套曲,扫描般描述了刘邦回乡时的仪仗、穿着、做态等方方面面。曲子虽然文辞朴实,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活脱脱地将一个暴发户的过往今来,做了毫不留情的揭露。

每一次阅读这首套曲,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文章历数的种种,哪还有什么“高祖”的威严,分明是个地痞无赖!然而,成王败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人们说起成功者的过去,于不屑中带了仰慕。刘邦是这样,韩信同样如此。

韩信,无疑是历史上著名的天才军事家。他做过齐王,最后被封淮阴侯。在他青年时,颇有生不逢时的无奈。发迹以前,每天无所事事,纵有满腹的军事才华,还是被迫“受辱胯下”!想象一下,腰间仗剑,却被混混压着钻“胯”,不要说是两千年前,就是现在,也是极大的侮辱。

如果韩信一怒之下拔出宝剑,后果难以设想。后来的淮阴侯肯定没了,刘邦能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也难说了。能忍常人之不可忍,才是高人。“忍是心上一把刀”。将这把刀放在心上,每天痛苦地活着,方是成就大事的人。能在痛苦中自嘲、大笑的人,少之又少。

乌江亭长,深谙大丈夫能屈能伸的道理,为项羽备好退路。那时的项羽,只有三十一岁,人生最好的年华。只要项羽愿意全身而退,何愁没有机会?但项羽不是刘邦。他只会伸不愿曲,“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选择了自己的人生结局。

乌江亭长的结局,不知道。他是不是还做着亭长养活一家老小?如果他活着,会郁闷吧。午夜梦回,会想起“不肯过江东”的项羽,想起投江追随项羽的宝马!一定!

0 阅读:0

扬州小兔子

简介:60后大妈,成功母亲。喜欢码字,尤喜旅游、健康等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