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美贸易博弈持续升温之际,一则来自美国的“软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美国商务部长通过媒体释放信息称,中美正在通过“中间人”就关税问题进行“柔软对话”。
【美国商务部长称中美已通过中间人展开对话】
与此同时,美国海关突然宣布暂缓对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加征“对等关税”,这一连串“主动让步”的动作,无疑说明了一个问题:中方的反制措施正在奏效,特朗普政府的强硬已经开始松动。
今年以来,特朗普政府一上台就端出了“关税大棒”,高调宣布恢复对华高额关税。尤其是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更是被他视作打压中国制造的“杀手锏”。
然而,这一招却像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中国早已不是十几年前的“世界加工厂”,如今的中国产业链已经深入到全球供应体系的最核心,美方一旦断供,损失最大的往往不是中国,而是美国本土企业、股市和投资者。
就拿“对等关税”中的智能手机类产品来说,美国市场上所销售的手机、电脑、消费电子产品中,超过70%的零部件产自中国,整机装配更是高度依赖中国工厂。一旦开征关税,不仅会引发美国国内物价飞涨,消费者苦不堪言,科技股暴跌更是难以避免。
据彭博社和福布斯联合统计,仅在特朗普新一轮关税政策落地后短短两天内,全球500大富豪合计损失超过53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2万亿),而在这些富豪中,大多数都是特朗普曾经的金主和盟友。
【特朗普的金主们似乎已经后悔选特朗普上台】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知名对冲基金大佬、潘兴广场资本的CEO阿克曼。他去年公开支持特朗普连任,但在本轮关税博弈后却“倒戈变脸”,痛批对等关税政策“就是经济核战”,称“这不是我们支持他的初衷”。可见,即使是特朗普的金主,也已经“后悔投票”。
更尴尬的是,就连特斯拉的CEO马斯克也站出来公开嘲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团队,说“纳瓦罗要么是自负,要么是脑子不正常”。数据显示,马斯克个人财富在4月初两天内暴跌310亿美元,今年累计损失已超1300亿美元,成了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的“直接受害者”。
当“最亲密的盟友”都开始反水,当华尔街一片哀鸣,特朗普方面哪怕再强硬,也不得不考虑“政策和金主的钱包”哪一个更重要。
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政府放出与中国谈判的消息,无异于是向中方递来的一个求和信号。对此,中方的反应显得异常冷静而克制。
在美国海关宣布对电子产品的关税暂缓后,中方商务部明确表示,美方此举只是“修正错误的一小步”,仍远远未触及中方所要求的“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基本立场。
耐人寻味的是,中方在回应中并未证实所谓的“中间人谈判”一事,这等于说,美方释放出的对话信号,很可能是为了缓解国内市场压力而自导自演的一场“公关秀”。
这一冷静处理展现的是中方在面对重大博弈时的战略定力。中方深知,过去特朗普的谈判风格“翻脸比翻书快”,如果贸然回话,不仅容易被美方带节奏,还可能陷入“再次妥协”的陷阱。与其被动回应,不如静观其变,等美方真正释放出诚意。
【外交部对特朗普暂缓关税行为做出回应】
换句话说:中方并不满足于“战术胜利”,而是在争取一次“战略主动”。
其实,回顾整个中美贸易摩擦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真正对全球市场构成最大杀伤力的,除了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本身,还包括特朗普式的“不可预测性”。
从突然宣布征税,到几天内又说“考虑豁免”;从指责中国操纵汇率,到转头就说“希望坐下来谈”;从四面树敌到自说自话“我们赢了”——这种朝令夕改、缺乏稳定逻辑的政治决策,才是让股市、企业、投资人最头疼的核心问题。
从目前状况来看,当前这轮关税博弈的态势已发生微妙变化:特朗普政府“高举高打”,却被中方稳稳接住反手一击;而当美国国内资本市场与民意开始反噬时,白宫又试图通过“中间人”给自己找台阶下。这种“先硬后软”的美国套路,中方显然也不是头一次见识了。
总而言之,贸易战没有赢家,但主动制造矛盾的一方,注定要为自己的冒进付出代价。中方此次展现的克制与冷静,不仅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更是向全球传递一个强烈信号:中国并不惧怕博弈,但绝不会在没有尊重与对等的前提下“被迫对话”。
真正的谈判,从来不是靠嘴说,而是要靠实力谈。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有战略定力、有反制手段、有全球话语权的大国。谁若妄图靠“极限施压”来逼中国低头,那他就必须准备好承受中国反制的全部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