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号早上8点59分,上海的早高峰刚过,金融圈里炸开了锅。一条来自大洋彼岸的消息正通过各大平台疯传——特朗普在公开场合亲口承认,美国对中国商品加的关税实在太高了,接下来很可能要大幅削减。
要说最耐人寻味的,还得看财政部长贝森特的表现。就在同一天下午,这位掌管美国钱袋子的官员出现在摩根大通举办的年度金融峰会上。当被问到中美贸易战会不会继续升级时,他端着咖啡杯的手突然顿了顿:"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关税战很快就会降温。"这话里的玄机,明眼人都听得出来。
现在特朗普突然改口,背后恐怕没那么简单。有分析人士指出,这可能是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的无奈之举。去年第四季度,美国GDP增速突然放缓到1.3%,通胀率却像脱缰野马似的往上涨。更要命的是,美国国债规模已经突破36万亿美元大关,每天光利息支出就够建两艘航母。这种情况下,继续打贸易战显然是自讨苦吃。
中国这边倒是显得从容得多。商务部发言人最近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打贸易战没有赢家。"这话听着客套,但仔细琢磨,字字都戳在要害上。毕竟中国可是连续多年稳坐美国最大贸易伙伴的位置,每年数千亿美元的贸易额,哪是说断就能断的?
眼下华尔街的交易员们已经闻风而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期货数据显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应声下跌,大宗商品市场更是掀起波澜。有经济学家预测,如果关税真的大幅削减,美国消费者每年能省下至少600亿美元的开支,这可不是笔小数目。
不过特朗普这番表态能兑现几成,现在谁也说不准。毕竟政客的话就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全球经济风雨飘摇的当下,中美这两个超级经济体要是能坐下来好好谈谈,对全世界都是件好事。就像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口那尊铜牛雕像,总得有人适时松松缰绳,才能让市场这头猛兽继续往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