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定均中原突围后名震华夏,周总理忍不住问:他到底带了多少人?

赤彦说历史 2025-04-07 09:36:31
01

1946年6月。

李先念和郑位三心里明白,蒋介石这次要把他们一锅端。30万兵马杀来。

“李司令,咱们怎么办?”郑位三有点急了。李先念一边抓着那把常年不离身的短刀,一边抽着烟:“别急,我们能跑就跑。”郑位三点了点头,心想事情都到了这个地步,也只能信他了。

然后,李先念和郑位三决定分头行动,瞒住敌人,两路兵马,各自走各自的路,搞得蒋介石那边一头雾水。

6月26日,时机一到,李先念和郑位三领着两队,跑了。蒋介石那边的指挥官得知后抓狂了:“想跑,没门!”

于是,就在那一瞬间,一纵一旅的王树声接到命令:“我们留下7000人,给主力争取时间。”

02

当时,皮定均站在山头上,眺望着即将到来的大雨,心里盘算着这几千人能不能撑过今天。他扭头看着身边的副官,眉头一挑:“兄弟,咱们今天能走多远,走得成不成,就看咱们运气了。”

副官苦笑:“指挥员,运气不好也得走,咱们可没其他选择。”

皮定均点了点头,心里明白,敌人可不是傻子。

那几天,白天大摇大摆地走,晚上悄悄摸走,敌人一时间根本分不清谁是谁,甚至怀疑自己的指挥系统是不是出问题了:“你们是不是搞错了?那些人怎么一直东奔西跑,我们是不是被戏弄了?” 结果,敌人紧张到手忙脚乱,开始派兵向东追击。皮定均和手下们在背后笑得合不拢嘴:“别急,别急,好戏还在后头。”

接着,敌人终于反应过来了,不得不兵分三路,“来者不善”。“哎哟,三路进攻,得了吧,兵分三路,你们真当我们是韭菜?”皮定均心里冷笑,眼见他们像活靶子一样从各个方向冲来,皮定均立马下达命令:“兄弟们,别愣着!分两路!把敌人给围了,包饺子!” 然后,他和副官对望了一眼:“咱们这突围算什么,根本没打过瘾。”

白天和敌人玩着“猫捉老鼠”,晚上皮定均带着疲惫的部队像是走夜路的鬼魂一般,在雨中摸索前行。这个时候,每个人的鞋子都湿了,脚底全是泥,战士们咒骂着:“指挥员,这也算休整?我看我们都快变成“泥巴”了!”

皮定均冷笑:“行了,你们自己看清楚,一会儿快进山,喝口水再走,不然你们得成‘湿人’。”

经过了3天的“高级修整”——也就是让大家摸摸身上的泥巴,休息一下,收拾一下被雨水冲掉的信心,一旅终于决定“开路”。皮定均站起身,拍拍大腿:“咱们出发,往吴家店进,听说那里有人种大蒜,可能有点补充!”副官翻了个白眼:“指挥员,种大蒜能有啥用?给咱们弄点水,咱就能活下来。”

“谁知道呢,反正咱们是准备满脑袋找点东西,实在不行咱就去蹭饭,真有那么难?”皮定均目光如刀,嘴角带着一丝冷笑。部队在泥泞的路上艰难行进,皮定均此刻已经不觉得疲惫了,反倒像是在指挥一支“负重训练队”,每一步都在“拼”命。

03

整顿休息后,皮定均站在地图前,眉头紧锁,他指着上面一条不合常理的路线,思考了一会儿,突然转向副官:“你说,咱们这一变两变,真能把敌人搞晕吗?”

副官皱了皱眉:“指挥员,敌人不傻,咱们这一变来变去,怕是快把自己都绕晕了。”

皮定均哼了一声:“谁说我傻了?咱们这叫‘敌人不迷,自己迷’。他们以为咱们还在东面冲,结果我们早就拐到东南去了!”

“可这次他们已经把东南方向的防线也给封了,咱们这是想闹哪样?”

“闹?咱们不是闹,咱们这是在给敌人上演‘云中漫步’!有时候他们看着咱们向东走,结果发现,啊,妈呀,怎么又往东南走了?我看他们也要吐血了。”皮定均轻描淡写地说,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笑。

敌人还真是“误入歧途”,他们跟着皮定均的一旅一路向东,结果皮定均一带跑了好几次方向,直接把敌人抛得老远。白雀园开始转东,易家铺和田铺都成了他们的“迷踪步”,搞得敌人都怀疑是不是自己拿错了地图,直觉得“这路咋看不明白了?”有的敌指挥官已经开始给自己下个结论:“这帮人是鬼,一变再变,躲得跟影子似的!”

皮定均也没心情跟敌人玩“消失术”,接下来,他带领部队从瓦西坪开始转战,前方就是整编72师的防线,地形狭窄,敌人看得清清楚楚。皮定均捏了捏拳头,想着:“老子要是不打出一条血路出来,所有的战略变动都白费了。”

于是,他决定派王诚汉团长带领最猛的一团去打这仗。王诚汉一听这话,简直想笑:“指挥员,你就差给我穿上‘超人’披风了!”不过,笑归笑,王团长还是一马当先,带着战士们冲了过去。这一场战斗,简直就是“浴火重生”。王诚汉不仅打得满身血迹,还拼得如猛虎下山,干得敌人心脏直跳:“咱们这是撞上了个怪兽?”

终于,经过一番生死搏斗,皮定均也成功带着全旅突破了瓦西坪,朝大别山方向继续进发。这时,他拍了拍王诚汉的肩膀,笑着说道:“好样的,兄弟,不愧是我皮旅的‘拼命三郎’。”

王诚汉擦了擦脸上的血水,带着几分倦意回应:“指挥员,您说我们这一阵子拼命是不是有点过头了?我还想再拼几次呢!”

皮定均笑得像个狼:“你真是个拼命三郎,往东打,往南打,东南、西南都能打,能活下去就是神仙。”

这次更改方向,也没能让敌人真正跟上皮定均的步伐。皮定均的突围,如同一场“东方魔术秀”,每一次改变方向,都让敌人哑口无言。皮定均知道,这种“戏法”不可能永远玩下去,接下来,他得趁着敌人还没反应过来,拼个“命运交响曲”——直到他们的“舞台”彻底脱离敌人的掌控。

04

整顿休息后,皮定均再一次站在地图前,摸着下巴,心里琢磨:“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跑不动了就改变方向,反正他们永远追不上我。”

副官不太理解:“指挥员,您这是打算直接玩‘捉迷藏’吗?往东跑跑,往南拐拐,接着再来个360度大转弯?”

皮定均满不在乎地挥挥手:“别说得那么恶心,咱这是‘迷雾战术’,把敌人搞得眼花撩乱。就让他们觉得,‘我们是真的准备进攻安庆了,不能错过机会’。你想,敌人会跑去东南,我就顺势跑个北!”

副官立刻鼓掌:“好家伙,这招真是高!我这脑袋里简直是浮现出了‘敌人追得紧,咱们跑得快’的画面。”说完,他恍若明悟:“对对对,咱们就得让敌人以为咱们跟孙子似的,不玩套路,玩心机。”

“差不多。”皮定均不置可否,拍了拍副官的肩膀:“你这人脑袋灵光,能学会这招,等回去给你升个职。”他顿了顿,眼睛一亮:“话说,敌人追得那么死,咱们不是吃亏了?”

副官呆了一下:“这……”

“你就放心好了。敌人一看咱们朝东南跑,嗷嗷叫着追过去,不知道他们要被我们‘戏弄’得有多惨。”皮定均脸上浮现出一抹“猥琐”的笑容:“他们在那边抱着脑袋‘这帮人傻得不行,竟然会去安庆’,然后我就带着队伍,向北溜,走得潇洒,敌人就得傻眼了。”

“您这招比啥‘孙子兵法’还管用,指挥员!不过他们要是真追来了咋办?”副官有点紧张。

“追?别逗了,他们要追,咱还得伺候他们一顿。”皮定均顿时语气一转,冷笑:“不过放心,咱们早就换个方向了,估计他们现在连大门都找不着,得追个几百公里,跑到老百姓家里喝口水才能追上我们。”他笑了笑:“来呀,再打一场‘迷雾战’,这才是最精彩的。”

正说着,皮定均派出一个骑兵队去假装向东南方向进攻,兵马一动,敌人如同吃了定心丸,纷纷从各个方向向东南集结。皮定均简直乐开了花,边走边哼:“敌人真是个傻孩子,换个方向就能绕他们一圈,差点打破世界纪录。”

“您觉得这一招能骗他们多久?”副官不太有信心地问。

“看得了?这才开始呢,”皮定均冷笑:“你不懂,敌人一看我们朝东南方向跑,赶紧上车,按着路线赶,赶得满头大汗,才发现这场戏才刚开场。”

敌人从整编48师到几个保安团,终于开始重兵围堵东南,这下皮定均知道,大戏要开始了——“我能把你们绕得晕头转向,让你们忙得团团转,最后站都站不稳。”他心中有了计较。

过了一会儿,皮定均突然下令急转弯:“向北!”

副官脸上瞬间变色:“指挥员,您疯了?这一转是不是把敌人都晃傻了?”

“你以为我疯了?你看他们的方向对不对?我跟你说,他们看我们的戏上了瘾,急着要追,最后一看,咱们跑了那么远,笑死他们。”皮定均满意地点点头:“这不就叫玩智力游戏吗。”

果不其然,敌人彻底掉进了皮定均的“调皮坑”。敌军各路大军猛地追上去,结果追得狼狈不堪,士兵们不满地问:“怎么咱们跑这儿去?都说要抓他们,咋最后跑这儿来了?”调头时,皮定均已经带着部队溜之大吉。

“打破敌人节奏,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这招够‘黄’吧?”皮定均终于露出笑容,甩了甩大衣,迈开步子:“敌人要追,咱就给他们追;咱们要跑,给他们跑得眼花缭乱。这才是战争的真正乐趣——他们追的不是我们,是他们自己。”

05

进入官亭后,皮定均瞅了一眼敌人把守的津浦铁路,然后又看了看自己那群士兵,心里已经做了决定:“让你们以为我会正面进攻?别傻了,咱这可是艺术战术。”

副官看了看地图,恍若没听见:“指挥员,咱们就从津浦铁路突破,直接干进去?”

“干进去?”皮定均轻轻哼了一声,“你还真觉得敌人那么傻,等着我们去送死?津浦铁路有个老祖宗,叫做日伪修的,不是咱轻松突破的。”他指着地图上的一片区域:“你看看,这块地方,敌人藏得还挺严密。碉堡,防御工事,那是一个个像老鼠窝,能不死掉几个吗?”

副官顿时笑了:“那您打算怎么做?朝东南走?”

“哎呀,你这人真聪明。”皮定均拍了拍副官的肩膀,“咱们不走正门,绕个路,走旁门,东南一拐,石门山一突破,保准让敌人摸不到头脑。”

“好,听您的。”副官虽然有点懵,但也被皮定均的信心打动了,“反正看您这招,估计敌人追着咱们的屁股跑,也不知道方向到底对不对。”

皮定均眼神闪烁:“你可说对了。让他们愣是追不着,老老实实看着咱们在敌人眼皮底下跳舞,最后我们笑傻了他们。”他语气变得越来越轻松,“这些敌人一看咱们跑去东南,肯定觉得‘他们又要绕路了’,那时咱们才给他们看看‘真跑’的样子。”

7月20日,皮定均果然带领部队向东南进发,兵分几路悄无声息地推进。敌人的暂编第5纵队的防线果然薄弱,完全没有预料到皮定均这一手翻转,根本没反应过来。皮定均悄悄观察,心里得意:“呵呵,敌人这回又被我戏弄了,‘愚人节’什么时候都可以过。”

“指挥员,敌人还没反应过来,我们就这么顺利过了石门山?”副官小心翼翼地问。

“嘿,你才知道?我告诉你,这就是‘老狐狸’的心机。”皮定均笑得有些得意,“东南这一绕,敌人早把我们的主力方向当做假目标,结果我们跑得毫无阻碍,前面路畅通无阻。”

这时,皮定均的得意并没有让部队变得懈怠。他命令大家迅速通过石门山,“别站在这等着敌人过来给咱拍照,继续向前走!咱这才是赢得漂亮。”

“明白了,指挥员!”士兵们答应得简直能震得山响,虽然他们都知道,一旦停下脚步,屁股上可能就被敌人追得火烧眉毛。但皮定均这招走得好,大家都觉得放心,甚至笑着跟上,士气极高。

三小时,皮定均带领一旅迅速穿越石门山,敌人甚至没来得及反应。直奔苏皖边区的盱眙县,甚至有些敌人直到皮定均已经带着人马突围成功,才开始感到“天哪,跑得比我们快”那种无力的羞耻。

“终于出了包围圈,啥都不说了,先给大家一块大西瓜!”皮定均松了口气,望着远处的解放区。

副官在旁边小声嘀咕:“这一战,好像不仅是给敌人打了个大‘心理战’,连我们自己都被戏弄了一圈。”

皮定均哈哈一笑:“这叫做‘战略性戏剧’,敌人扑空就算了,咱们也顺利脱身,玩得还挺开心,行了,大家继续向前,苏皖解放区在等我们!”

大家笑着继续行进,似乎这一次的“戏精”皮定均又给他们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大戏”。

06

就这样,皮定均带着七百个兄弟在十万敌军的包围圈里转了两圈。

“皮旅呀,皮旅……”某个军区的高级指挥官看着报告,捏着鼻子叹气,“这算哪门子战术,干脆叫做‘打草惊蛇’,敌人就这么给我们带着绕了半天,最后结果是他们屁也没捉到。”

但这回,皮定均可不再是“草惊蛇”的角色了。他带着一旅的兄弟们,硬是做到了“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壮举。真是那句话——“拿得起枪,放得下命”。结果,皮定均带着五千来人,光明正大地跑出了重围,所有人都傻了眼:“这怎么可能?”

这不,周总理听说了皮定均的“脱逃大戏”之后,眉头一挑,瞪大了眼睛,问:“他到底带了多少人?”周总理从总理椅子上滑下来,握着资料袋,嘴角带着微笑:“你们真以为他就七百人?大哥,这种‘自带套路’的奇迹,咱是得好好奖。”

得知皮旅终于成功以5000人的建制逃出重围,周总理也忍不住点了点头:“中央的判断就是,皮旅这突围,不仅是赢了战役,简直是‘灵魂出窍’的表现。中央肯定得让他们继续生生不息!”

这下,皮定均的名字几乎响彻大江南北,连那些没听过皮定均的人,都被问得连夜翻书找这个“皮旅传奇”。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