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35年12月1日,英格兰国王亨利一世(Henry I)在诺曼底狩猎后,突然宣布要举办一场“全鱼宴”。厨师端上一盆用葡萄酒和香料炖煮的七鳃鳗(lamprey,一种形似蛇的寄生鱼类),亨利不顾御医警告,狂炫一整盆。几小时后,他腹痛倒地,挣扎一周后去世,终年67岁。
硬核证据:
中世纪编年史家马姆斯伯里的威廉(William of Malmesbury)在《英国国王编年史》中明确记载:“他因过量食用七鳃鳗而患病死亡。”
现代医学推测:七鳃鳗血液含抗凝血剂,过量食用可能引发急性肠胃炎或内出血,而中世纪“重口味”烹饪(高油脂+酒精)加剧了风险。
这种长相克苏鲁的生物,为何让国王欲罢不能?
身份象征:七鳃鳗需从深海捕捞,运输成本极高,只有王室贵族吃得起。
奇葩食补:中世纪医生认为七鳃鳗能“壮阳”,《健康全书》(Regimen Sanitatis)甚至建议病人“每日食用一条”。
黑暗料理:王室菜谱显示,七鳃鳗常与肉桂、藏红花同煮,最后浇上白葡萄酒——堪称古代版“痛风套餐”。
3. 亨利一世:吃货国王的“翻车人生”亨利一世并非“傻吃”,他的死亡背后藏着政治与性格的致命结合:
权力焦虑:因长子威廉死于海难(1120年白船事件),他晚年疯狂培养女儿玛蒂尔达为继承人,压力山大下暴饮暴食。
叛逆人设:亨利以“铁腕改革”著称,曾为集权废除贵族特权,对御医的劝诫也嗤之以鼻:“老子吃过的盐比你们吃的饭还多!”
家族诅咒:其父威廉一世(征服者)同样死于“饮食翻车”——因马肚带断裂坠马重伤,死前狂吃疗伤药导致中毒。
现代学者对亨利死因提出质疑:
政治谋杀论:亨利死后爆发继承战争(安茹王朝崛起),有人推测食物被投毒,但无直接证据。
慢性病叠加:亨利晚年饱受痛风困扰,暴食七鳃鳗可能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世纪“背锅侠”:七鳃鳗、蘑菇、鲱鱼常被用来掩盖统治者真实死因(如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七世“吃圣餐噎死”)。
5. 饕客警示:古人作死,今人别学!亨利一世的教训被后世疯狂玩梗:
莎士比亚暗讽:在《亨利四世》中借福斯塔夫之口调侃:“小心七鳃鳗,它比法国人的剑更致命!”
现代医学认证:七鳃鳗体内含海洋源性毒素,欧盟规定每人每周食用不得超过200克。
文旅蹭热点:英国格洛斯特郡每年举办“七鳃鳗节”,招牌菜旁立牌:“亨利同款,后果自负!”
结语一块鱼肉终结一个王朝,一口任性改写历史进程。亨利一世用生命证明:管不住嘴的帝王,终成史书笑料。当代干饭人引以为戒——美食千万种,健康第一条,贪吃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估计是给"大胆想法"害死的。
这算毛个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