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曾舔狗般祈求母爱,可王夫人的自私,终让她和嫡母走向决裂

薇薇聊红学 2025-03-11 08:36:42

在小说《红楼梦》中,玫瑰花探春说过三句非常有名的话,这三句话分别是:

太太满心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几次寒心。

我细想我一个女孩儿家,自己还闹得没人疼,没人顾的,我那里还有好处去待人?

有叫人撵的,不如我先撵。亲戚们好,也不在必要死住着才好。

探春说的这三句名言,回目跨度20回,时间间隔一年。无论是从回目的话跨度,还是从时间间隔来看,都不算长,可为什么探春对王夫人的态度如此天差地别?

探春说第一句话时,就是一个庶女在如舔狗般卑微地祈求嫡母的疼爱。

探春说第二句话时,她对王夫人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改变,她说他没人疼、没人顾,这不就是在内涵王夫人对她不好吗。

探春说第三句话时,干脆直接将嫡母的亲外甥女薛宝钗从大观园中撵了出去。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探春和王夫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才导致了一个庶女居然敢叫板嫡母?

这就牵扯到了贾政房里复杂的家庭关系,这些人是贾政一房的家庭成员:

贾政娶了正妻王夫人,贾政夫妇育有三个子女:长子贾珠早逝(他娶了妻子李纨,生了个儿子是贾兰)、长女贾元春入宫,还有一个二儿子就是小说的男主角贾宝玉。

贾政还有两个妾室,分别是周姨娘和赵姨娘。

周姨娘是个背景板人物,对主线情节没有参与度暂时不提,咱们只说赵姨娘。

赵姨娘这个女人不简单,她是贾府唯一儿女双全的小妾:她为贾政生了女儿贾探春和儿子贾环。

探春还小的时候,王夫人的亲生女儿贾元春就进了宫,从此一入宫门深似海……

也就是说,王夫人完全有可能把对亲生女儿的那份爱,移情到贾探春身上。

很明显,探春也明白这一点,因此她卑微地渴求着王夫人的爱。

可话又说回来,王夫人有可能分给探春一些母爱,可这份感情会因为贾环的出生而变得微妙。

王夫人是个霸道又自私的女人,她对所谓的亲孙子贾兰母子都能做到不管不顾(我认为贾珠不是王夫人亲生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对于贾环这个明摆着的庶子,更是借亲侄女王熙凤的手时时打压、带节奏,恨不得越快将贾环撵出荣国府越好。

比不得环儿,实在令人难疼,要依我的性早撵出去了。

当然,赵姨娘也不是受欺负的主。

同时赵姨娘对贾宝玉,也在贾政面前极尽挑唆之能事,有时候挑唆不成,她居然能对宝玉用上魇魔法这种可笑的手段。

按照家庭伦理,贾宝玉和贾环可是亲兄弟,他们的母亲相煎何太急?

答案就藏在利字身上,利字当头足可以让一家人争得头破血流,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王夫人哪里能容得下:贾环和贾宝玉有一样的财产继承权。

那贾探春呢,三姑娘就得夹在王夫人和赵姨娘的宅斗中,艰难、甚至卑微的活着。

现在,我们就来聊聊探春和母亲的关系。

一.卑微祈求爱的小女孩舔狗

因为贾母喜欢孩子,贾府的正牌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个人,从小都是在贾母身边长大的。这也就意味着,年幼时期的贾探春对嫡庶之别是不大敏感的。

探春对身份的不敏感,到林黛玉进荣国府之后就戛然而止。林黛玉进荣国府之后,贾母只留宝黛二人在自己院里解闷,从那时候起,三春开始由王夫人来抚养。

也是从那时候起,探春开始明白了什么叫嫡庶有别。

探春的哥哥贾宝玉,可以随时围着王夫人撒娇,而探春不能,探春只能卑微的在王夫人面前守着一个庶女的本分;

探春的哥哥贾宝玉,常被家长带着应酬各种人际关系,而探春没有这种机会,探春只能守着家这个四角天空;

探春的哥哥贾宝玉,还有因为母亲的血缘关系而产生的豪门贵戚,而探春的外祖一家子都是荣国府的奴婢。

贾政的一半血缘,带给了探春豪门小姐的地位;

赵姨娘的一半血缘,带给了探春一家的底层亲戚。

而探春将如何选择自己的身份?

答案是,探春很想全心全意地做王夫人的女儿。

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那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

这是多年以后,探春自己当众说出的话,这句话的可信度极高!

我不做道德批判,在红楼时代,礼法造成了探春就应该认王夫人为母。至于探春的生母赵姨娘,这个女人只是荣国府半主半奴的存在,虽然她生下了探春,可以只能得到亲生女儿的一句姨娘的称呼。

可王夫人会认探春为女儿吗?

在表面上确实会的,王夫人会认可探春对她母亲的称呼;王夫人会给探春不低于惜春的衣食用度;王夫人更会给探春准备一份体面的陪嫁……

可探春并不想要一个对她公事公办的母亲,她想要的是王夫人这个身份高贵的女人,能给她几分娘的感情。

探春对王夫人的期待是:母亲有的时候,像对贾宝玉一样的对她。

当然,聪明的探春明白,她与王夫人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她们之间想要有母女之情,她就得用真心去维护。

为此,探春对王夫人恭着、敬着;她对亲哥哥贾宝玉,就像姐姐对弟弟那样照顾着、关爱着;她对王夫人的亲外甥女薛宝钗,也是捧着、让着从不敢与之起冲突。

现在有一个网络词语叫舔狗,从某个角度可以说:探春就是王夫人的舔狗。探春在卑微地讨好王夫人,以及与王夫人有关的所有人。

探春的舔狗行为,换来了王夫人的回报与真情吗?答案残酷,探春只换来了王夫人给她丢的几个骨头,她连真正的肉都没尝到。

到荣国府的豪门贵妇都要参加老太妃的丧仪时,那时候王夫人把探春抬举到临时管家三人组中。这三位临时的荣国府的管理者分别是:荣国府的正牌大奶奶李纨、荣国府的三姑娘贾探春和王夫人的外甥女薛宝钗。

当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甚至能感受到探春的激动,三姑娘是真地觉得这些年的付出,终于换来了王夫人对她信任和回报。

然而事实是残酷的,很快探春就发现了,王夫人表面上提拔她,其实不过是为了给亲外甥女薛宝钗进荣国府管理层抬轿子。

毕竟薛宝钗作为一个亲戚是外人,她没有任何理由在荣国府当家。

探春本人,还有探春精心提出的大观园承包制的策划案,在王夫人和薛宝钗的眼中都是可笑的……

二.被嫡母戏耍的探春

探春如舔狗般渴望着王夫人的爱,可她只能悲哀地发现,原来她只是一个被嫡母戏耍的可笑存在。

探春管家,王夫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用她去与赵姨娘宅斗。利用亲女儿斗生母,王夫人用的这招真是又阴又损。

赵姨娘的亲弟弟死了,按照荣国府的旧例,赵姨娘有向荣国府申请丧葬费的资格。

这件事情该怎么办?

这是一个大多数读者没有注意到的角度:

在赵姨娘向荣国府提出申请丧葬费的时间点,那时候王夫人还没离开荣国府呢:

这日王夫人正是往锦乡侯府去赴席,李纨与探春早已梳洗,伺候出门去后,回至厅上坐了。刚吃茶时,只见吴新登的媳妇进来回说:“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昨日死了。昨日回过太太,太太说知道了,叫回姑娘奶奶来。”说毕,便垂手旁侍,再不言语。

如果王夫人真的对探春有感情,她应该对这个女儿扶上马送一程,在这个时间点,正是她向女儿教导如何管理家务的绝佳时期。

王夫人如果出面教导探春该如何应对赵姨娘为弟弟申请丧葬费这件事,过程会非常简单:

王夫人只需向探春强调两点:

首先,探春才刚当家,这时候她要秉公办理、不能以权谋私,擅自替自己生母捞好处,她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在仆人间树立威望、让人信服。

其次,荣国府有旧例,家生子的丧葬费是20两银子,在没有特别情况的前提下是不能多给的。

至于袭人曾领过40两丧葬费,这是因为袭人是从外面买来的,外边买来的妾室可以领40两丧葬费,这也是荣国府的旧规矩。

整个处理过程用不了5分钟,不耽误什么事,在探春和李纨伺候王夫人梳洗的过程中,王夫人就可以帮助探春将这件事情完美解决。

只要王夫人有话,赵姨娘什么都不敢说。

可王夫人呢,人家王夫人就是不管且一声不吭,她这就是在冷眼旁观,她要亲眼看见探春和生母赵姨娘吵起来才解气……

此时,王夫人是在造孽,她就是念再多遍的佛经,也洗不清她挑唆别人母女翻脸的孽。

而探春能看清王夫人的宅斗手段吗,很明显她能,因为她能看出王夫人的猫腻,这朵娇艳的玫瑰花才少有地、可怜兮兮地说出了她没人疼、没人顾这种话。

等到探春真正开始执行试图让大观园盈利的策划案时,这个时候王夫人的亲外甥女薛宝钗时时掣肘。

探春试图让大观园在自己自足的基础上开始盈利,而薛宝钗则直接将这份盈利给分了出去,宝钗这么干图啥?

表面上看,宝钗做了一件损人不利己的事,往深里看,宝钗要帮王夫人看住权柄,王夫人不允许发生权柄下移这种事!

当王熙凤太过耀眼的时候,王夫人就玩宅斗,挑拨王夫人的婆婆邢夫人去斗凤姐;探春的光芒还没开始绽放呢,王夫人已经利用薛宝钗给三姑娘一个痛击了。

这叫探春情何以堪。

顺便再说一件事,这个时候能帮探春的,就只是探春的生母赵姨娘。

从王夫人准备挑拨赵姨娘和探春母女相斗的时候,赵姨娘就开始护着女儿了。

赵姨娘道:“你们请坐下,听我说。我这屋里熬油似的熬了这么大年纪,又有你和你兄弟,这会子连袭人都不如了,我还有什么脸?连你也没脸面,别说我了!”

当赵姨娘表面上杀到探春面前,要和探春大闹一场争利益的时候,这位母亲就选择了不要自己的名声,去护着女儿。

当然,如果读者认为赵姨娘这个人本来就没什么好名声,我也没意见。

管家时期的贾探春15岁左右,这足以意味着赵姨娘在贾政身边得宠,已经小20年了。

这小20年的时间,会吹枕头风的赵姨娘,早就利用贾政,为自家人得到很多肥差。

比如:

内中有一小伙名唤钱槐者,乃系赵姨娘之内侄。他父母现在库上管账,他本身又派跟贾环上学。

赵姨娘的兄嫂就在库上管账,这直接导致了,赵姨娘对有资格领多少丧葬费这件事情,早就心知肚明。

插一句嘴,还有赵姨娘的侄子为什么姓钱,这件事我也不知道,有知道的读者可以在评论区探讨一下……

说回正题,同时,如果赵姨娘真的想多要丧葬费,她就不应该把她的想法弄得众人皆知,因为公事公办的事情,谁也不好为她一个人破例。

赵姨娘应该换一个路数,卖惨走贾政路线,只要她梨花带雨在贾政面前吹吹这头风,她想要的东西直接就有了,哪用这么费劲找她女儿探春要。

这时的赵姨娘就是把自己豁出去的,帮助探春用她为自己立威。

赵姨娘是个无私且伟大的母亲吗,答案是否定的。赵姨娘愿意护住女儿,一半是出于亲情、一半是出于利益:她渴望着女儿出嫁之后额外照看赵家,这是她能言之于口的话。还有不能言之于口的话是,她希望女儿能罩着贾环。

像王夫人最在意贾宝玉的亲事一样,赵姨娘最在意的也是贾环的婚事。贾环虽娶不上高门贵女,可若是寻一个豪门庶女,却也可称门当户对匹配得上。

可贾环的婚事,实际上是掌握在贾政和王夫人手中的。

公子哥的婚事,像赵姨娘这种妾室是没资格插手的,为此,她只能在女儿身上打主意……

其实有关贾环的婚姻有一条暗线,我不知道读者是否看得出来:王夫人一直想拿贾环去配薛宝钗。

王夫人从来未拒绝过薛姨妈做金玉良姻这个广告,因为对于这个广告,王夫人同样有解释权。

金:薛宝钗要拣有玉的来配,玉:可不只是贾宝玉也可以是贾环,人家贾环同样是荣国府的玉字辈儿。

至于贾宝玉,在荣国府不倒的前提下,只要不盯着豪门的嫡长女,这个凤凰公子哥的择偶面其实挺宽的,用不着死盯在薛宝钗身上。

薛宝钗有一个大短板:她哥哥是个杀人在逃犯,真正的豪门嫡子,不可能主动求娶金陵一霸家的姑娘为妻的。

当然薛宝钗看不上贾环,可赵姨娘同样不敢娶薛宝钗进门。

贾环会不会喜欢薛宝钗这件事情不好评论,可赵姨娘得怕死了宝姑娘的。原因很简单,一个王熙凤都把赵姨娘母子挤兑够呛了,要是王夫人战队再添一个薛宝钗对赵姨娘左右夹击,赵姨娘人生的后半场会过得怎样凄惨……

再科普一下:贾环的妻子过门,赵姨娘可是没有资格摆婆婆婆谱的,贾环的妻子是少奶奶,赵姨娘依然是半主半奴的存在。

在荣国府,王夫人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如何争权夺利上了,以至于荣国府真正的兴衰无人管理。

荣国府的未来,要有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如果无人为此谋划,每个人都只守着祖宗挣下来的家业、只顾着自己争权夺利,贾氏一族的衰败就近在眼前!

这一切都看在探春的眼里,可她能怎么办?

三姑娘的嫡母和亲娘都只顾着争权夺利,才15岁的探春真的感觉无依无靠、没人疼,她不过是被家人耍着玩的存在。

三.敢与愚蠢女人决裂的担当

随着主线情节的推进,绣春囊事件进入了读者的眼帘。然后由绣春囊事件,引发了造成荣国府人心动荡和直接衰败的抄检大观园。

此时,咱们带入探春的眼光来展开这段情节。

绣春囊事件发生了,这件事情必须要处有一个处理结果。此事如果发生在一个正常的家庭,全家人该齐心协力商量着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有道是二人齐心,其利断金,有道是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可在这个时间点,王夫人和邢夫人只忙着争权夺利、忙着甩锅,大有借用这件事情把对方打垮的节奏。

绣春囊事件发生的大观园,而大观园是贵妃娘娘游幸过的地方意义非凡,谁在这里面弄出了污秽的行为必然受到严惩。

结果呢:王夫人首先甩锅到王熙凤身上,王熙凤是真聪明和王夫人也有切不断的直系血缘,这才能说动王夫人让王夫人放她一马。

毕竟王夫人和王熙凤是亲姑侄,王熙凤出了风化事件,丢脸的是整个王家……

而邢夫人呢,邢夫人则是直接带节奏问责王夫人,内涵绣春囊是贾宝玉的:毕竟贾宝玉可是大观园中住着的唯一的成年男子。

荣国府出现了内部矛盾,没人想着如何去解决,反而利用这件事情宅斗起内讧,这让有能力、愿意为家族担当的探春情何以堪!

参与宅斗的:有探春的嫡母王夫人和探春的大娘邢夫人,这两个女人都是长辈,三姑娘是真的说不得也管不了。

这时候探春整个人是绝望的,也许他还有一丝念想:就是管家三人组的另外两个人李纨和薛宝钗能帮她撑过这件事情。

可看李纨的态度,人家是一笑不说话全面自保。

再看薛宝钗的态度,人家准备搬出去的,又把另一个难题甩到了探春的头上。

绣春囊事件如果问责的话,该问责谁?

答案明确,应该是问责薛宝钗。

宝钗便一日在上房监察,至王夫人回方散。每于夜间针线暇时,临寝之先,坐了小轿带领园中上夜人等各处巡察一次。

负责上房监察和巡夜的是薛宝钗,而有人在大观园里谈自由的恋爱,互相传递东西,这种事情也发生在夜深人静时……

出了事,当然要由责任人薛宝钗来负责。

顺便科普一下,巡夜这种工作:要么是薛宝钗带着丫鬟婆子亲自去巡视,要么是薛宝钗安排手下得力的婆子去巡查,薛宝钗坐着小轿走一圈,那就是对工作疲于应付,什么也查不到。

王夫人和王夫人看上的儿媳妇的人选都不是能当重任之人,荣国府这个兴盛百年的豪门可能说败就败了。

这才有了探春那绝望般的怒吼:

探春冷笑道:“正是呢,有叫人撵的,不如我先撵。亲戚们好,也不在必要死住着才好。

探春是晚辈,她真的没有办法拿嫡母王夫人怎么办,她能做到的只是同薛宝钗这种人割袍断义,来表示出她对家从未来的担忧。

争其他的,探春真的是无计可施。

在抄检大观园事件后,探春打了大娘心腹陪房王善保家的一个耳光,又把嫡母的亲外甥女薛宝钗撵了出去,这基本上是孤注一掷,要同家庭决裂的节奏。

那时候探春也很无奈啊,她的嫡母、大娘、都像烂泥一样扶不上墙,她就是再有想法、再有能干、对家族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而以王夫人的性子,她对敢武逆她的贾探春,不再会手下留情,自然会持一种赶尽杀绝的态度。

探春的结局是最终远嫁,以和亲郡主的身份成为藩王妃。这对于探春来说,是最差的结局,恐怕也是最好的结局。

毕竟探春自己走出了荣国府的泥潭,也许远方的路会成就她的事业,也许他会成为第二个文成公主也说不定……

而她心中永远温暖的那个家,那让她惦记的爹娘,并不会因为她与家庭的决裂而出现真正的反思,什么是悲剧,这就是。

0 阅读:0

薇薇聊红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