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真诚的奢望,不是拥有多少时间,而是有时间,见一面。 成年人的世界,从来不缺思念,缺的,是兑现那句“有空见一面”。
人越长大,聚会越难约,电话越少打,连“你最近好吗?”都常常藏在一条朋友圈的点赞里。
钱钟书说:“约着见一面,就能使见面的前后几天,都沾着光变成好日子。”
见面,不止是一个动作,而是一种仪式感。像把日子点亮了的开关,像给日常生活加了糖。 如果说,见面是一场电影,那么片头是盼望,正片是相拥,片尾是余味未尽。
最幸福的时刻,从不是见面的瞬间,而是快要见面前那段,心开始发烫的等待。

就像临近下课前五分钟;
就像洗完草莓沾糖前的那一下;
就像爱丽丝掉进兔子洞前的一瞥目光。
我们总是在无限接近幸福的时刻,最幸福。 见面是什么? 是饭菜上的那双筷子终于不孤单;
是街角的咖啡杯里多了一段笑声;
是熟悉的眼神一碰,笑容就不由自主。 你会发现,和朋友见面,不只是社交,是一种心灵的回家。 你可以忘记伪装,释放积攒了一周的叹息;
你可以说很多没头没脑的废话,也可以什么都不说,就坐在那里,感到踏实。 朋友的意义,从不是“我在你身边”,而是“我见你一面,日子就亮了几分”。

就像有人说:“真正的朋友,不在热闹中喧嚣,而在沉默里陪伴。”
李雪琴说:“健在的人别离,是世界上第二浪漫的事;因为从此之后,每一次相遇,都是重逢。而重逢,是世界上第一浪漫的事。”
四季流转,人生起伏,惟愿这浮世浮生里,仍有人愿意绕过千山万水,只为和你坐一坐,聊一聊,笑一笑。 哪怕只是一顿简餐,一次并肩散步,一个沉默的拥抱,也足以抵过再多的语音与文字。
因为,想念是感情的回音,见面才是感情的本身。 如果人生是一张相册,那每一次见面,都是一张闪光灯下的合照,值得我们小心翼翼地保存。
愿你余生,常有朋友叩响门铃,常有见面落地为真实。
愿每一次拥抱,都不再被“下次一定”代替;
愿我们忙归忙,依然把朋友留在生活里,不只是心里。
每见一面,日子就好过一点;每一次重逢,生命就明亮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