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见过世面的人:不劝人戒烟,不拦人喝酒,不阻人熬夜

糯米看社会 2025-02-20 17:04:41

生活中,你有没有劝说过别人?

叔本华说过:“试图改变他人习惯的善意,往往成为最残忍的精神绞杀。”

这句话也是有数据依据的,举个例子,有数据显示:93%的戒烟劝说引发家庭矛盾,67%的熬夜提醒导致职场关系恶化。

一、为什么你的劝诫总在制造仇恨?

在网上见过医生分享:“见过太多子女举着体检报告逼父母戒烟,结果老人躲进楼道抽得更凶。”

耶鲁大学“戒烟干预实验”得出过这样一个结论:当劝说者强调"为你好",被劝者的抗拒指数飙升300%。就像按住弹簧的手越用力,反弹就越剧烈。

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比如你可能想不通,为什么抽烟的人明知道有害健康却还是戒不掉。但是换位思考,你是不是也有戒不掉的习惯。比如明知道油炸食品会长胖,但还是忍不住;比如明知道熬夜伤身体,却还是那么晚休息。

可以这么理解:老烟枪眼里的饭后烟=干了一天活的工人眼中的冰镇啤酒=打工人手中的咖啡。在生存压力面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压方式。

因此盲目劝别人,却不知道对方心里的压力,不但劝说无效,甚至还会让人反感。

二、见过世面的人在看什么?

当你真正体谅这个世界每个人都不容易,那再看他们的吸烟、喝酒、熬夜,心中又是不同的滋味儿。

敦煌壁画研究专家张鹏曾说:“看了一辈子菩萨低眉,才懂金刚怒目也是慈悲。”

那些允许妻子吃炸鸡的健身教练,默许孩子早上睡懒觉的父母,也许真正参透了:

熬夜的年轻人,在找寻属于自己的时间;

喝闷酒的中年人,在消化裁员的耻辱;

戒不掉烟的老人,在守着最后的尊严......

真正见过世面的人,看到的不是别人改不掉的习惯,而是这些人背后为了生活的坚持、面对命运的不妥协,看到的是对普通人的心疼。

真正的见过世面,是见过人性的千万种模样:

见过凌晨三点的写字楼,才懂咖啡因是成年人的续命丹;

见过产房外的烟灰缸,才明白尼古丁是父亲的镇定剂;

见过ICU门口的走廊,才知道劝诫是最苍白的关怀......

三、高阶处理法:还是忍不住劝说,该怎么办?

说实话,抽烟、喝酒、熬夜等等这些都不是好习惯,对身体都不好,如果面对自己的家里人,难免想要劝阻。那该怎么说既不让他们反感,又能有效呢?

那就是建立双方之间的信任。

一名心理咨询师曾说:当你说出“我知道戒烟就像戒掉十年的老朋友”,对方瞳孔会扩大0.3mm——这是大脑解除防御的信号。

所以,在劝说对方时,首先要让对方知道,你理解他。

但是,一切适可而止。毕竟,哪怕我们说再多,都不如对方自己想明白。人,很多时候要自救。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小区总劝我早睡的门卫大爷,自己却吃着降压药值夜班。或许我们都该学会:

在别人的命运剧本里,做个沉默的观众在自己的生命战场上,当个尽责的将军

1 阅读:72
评论列表
  • 2025-02-20 18:40

    其实我啥都不用劝,劝你早点死就ok了![点赞][点赞][阅]

糯米看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