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打到这个份上,普京曾承认犯下大错,事实证明中国是对的

历史海大富 2025-03-30 02:39:50

自2022年2月24日普京宣布在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俄乌之间互战已经打了三年有余,但却依然保持僵持状态,谁也没有能力快速夺取胜利。

特朗普上台后夸下海口,说能让俄乌和谈。还费尽周折让俄,乌两国同意有条件进行所谓的30天停火。但实际上,根本没有人遵守停火,俄罗斯依然在对乌克兰能源设施,军队进行打击,乌克兰野战继续使用导弹袭击俄罗斯后方的油气设施,甚至还在近期出兵攻入了俄别尔哥罗德州,并袭击了俄罗斯后方纵深的恩格斯机场。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已经很难指望能依靠特朗普上台后,美国高层的亲俄态度能够软化乌克兰的态度,从而体面停火。而俄罗斯国内的财政,经济民生压力也不小,普京面对这么一个麻烦的摊子,确实压力很大。

以至于,普京此前也不得不在去年12月承认犯了错误。他曾表示,“政治是妥协的艺术”,和平谈判最优先。他还承认,俄罗斯确实没有在特别军事行动前做好准备。

普京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但谈论的都是一些细枝末节,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源。而如果从中国的角度来审视俄罗斯的一系列动作,很容易就能从中发现两个中国已经克服,而俄罗斯却总是犯错的大问题。

1,埋头发展和坐吃山空

以中国的发展经验来看,俄罗斯犯下的最严重错误,就是解体以来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不好好发展经济,科技,而是一直啃老本和自然资源,从而导致国力始终没有大的提升。

俄罗斯独立之后,经济发展和苏联后期比起来,实质变化不大。俄罗斯的经济支柱,还是苏联晚期的能源出口。

因此,俄罗斯的经济高度依赖国际能源市场,油价高,俄罗斯财政就充盈,油价走低,就得过苦日子。而这些最赚钱的能源产业,又往往充斥着寡头,政客等复杂的势力吸取养分,俄罗斯民众能从中享受的好处是有限的。

俄罗斯曾在本世纪10年代提出打造信息技术产业,拓宽经济收入渠道,但后来都不了了之。

不仅是经济,连俄罗斯在国际上维持影响力的军事领域,俄也是在吃老本。

比如,俄罗斯陆军装备的坦克,装甲车,基本都是苏联遗产。俄罗斯海军满载排水量超过5000吨级的军舰都是苏联遗产,俄罗斯空军的大部分直升机,战机也都是苏联遗产。

而俄罗斯90年代以年来研制出的许多“新式武器”实际上也大多是在翻苏联的老计划。

比如,T-90坦克其实就是升级T-72,苏-30,苏-57图纸是捡的苏联的老计划。俄军工领域几乎全在吃老本,技术进步非常有限。这也导致了俄罗斯在与乌克兰开打后,多次出现武器装备性能不给力的情况,出现了“莫斯科”号巡洋舰不敌亚音速反舰导弹,“S-400”防空导弹防不住空袭的情况

相比之下,中国很清楚创新发展,改变发展思路的重要性。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积极融入全球市场,通过深度和经济全球化绑定,获得了经济腾飞的机遇,人均GDP也一路从1980年的195美元变成了2024年的1.31万美元,超过了俄罗斯。

而且,同样在军工领域,中国也依靠引进——仿制——自主研发,或者直接自主研发的路子,积累了大量技术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比如,中国以前没有航母,2012年服役了乌克兰引进的“瓦良格”号之后,很快就有了自己的第一艘国产航母,第一艘平直甲板航母,未来核动力航母也不是不可能。

又比如,中国以前没有四代机和五代机,后来中国通过引进俄罗斯的苏-27,以及自主研制的歼-20,也取得了技术突破。这些都是俄罗斯没办法的。

某种意义上说,炫耀武力,秀肌肉是没有手段的手段,是“穷横”。但凡手里有钱,有更多的选择,谁都不会落入动不动就要上底线,红线的地步。

俄乌大战中,为了反对西方国家向乌克兰提供军援,俄罗斯一开始在2022年4月就警告西方,援乌可能会引发核威慑和战争。

后来等到美国援助乌克兰陆射小直径炸弹,远程导弹的时候,俄又把核威慑搬了出来。然后,每当前线有了大问题,有了大压力,俄罗斯都会把核威慑搬出来。

而在这种地步就要开始嚷嚷着核威慑,可见俄罗斯手上能打的牌确实不多。

而正是国力始终提不上去,经济,科技裹足不前,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能打得牌不多,只能不断的通过炫耀军事实力和油气大棒解决问题。

而中国则因为综合国力更强,尤其是经济实力强大,完全可以通过外贸,外交,金融等多种手段进行博弈,攫取国际利益,根本用不了要先秀肌肉,更不会天天把核威慑挂在嘴边。军事手段向来都只是中国的最后选择,甚至很多时候都不会考虑。

2,博弈的关键不在战场

俄罗斯所犯的第二个大错误,就是依然抱着浓厚的冷战思维,误以为如今的国际形势下,和西方世界,和乌克兰博弈的关键在于战场上。

且不说苏联时代莫斯科方面依然通过阿富汗战争,干预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一系列事件宣扬自身的沙文主义观念。21世纪以来,即便俄罗斯的国力已经大不如苏联时代,俄罗斯也依然没有放弃追求更多土地,用军事手段攫取利益的国策。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面对2008年南奥塞梯冲突,俄罗斯选择了武力应对格鲁吉亚。

面对2014年乌克兰局势的变化,俄罗斯选择了武力开干,拿下了克里米亚,间接控制了乌东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个重要地带。

2015年,面对叙利亚局势风云突变,俄罗斯也是大军压上,压制了叙利亚反对派。

看起来,俄罗斯使用武力收获了不错的效果,反馈还行。但殊不知,俄罗斯每一次使用武力攫取了一定成果,他们的外部形势反而变得更加恶化了,俄罗斯四邻的国家对它的戒备心就更强了。

比如,2008年俄格之战后,格鲁吉亚很快就退出独联体,和俄罗斯关系极差。

2015年出兵叙利亚之后,俄虽然暂时压制了反对派武装,却始终无法将其全部消灭,更无法处理与当地库尔德武装,以及周边土耳其的利益交换,最终导致反对派武装多年后卷土重来,完成翻盘。

而在乌克兰,俄罗斯的确通过2014年初的一系列活动拿到了土地。但这种行为也直接导致乌克兰完全变成了一个亲西方国家,让乌克兰人对加入北约,欧盟的支持度大大提高,乌克兰境内的亲俄派几乎丧失了生存土壤。

而就在一年前,情况还不是这样,俄罗斯自身还遭到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某种意义上来说,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中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等到2022年,俄罗斯高层沉浸在以往火中取栗获胜的喜悦中,以为这一次,还能通过武力攫取好处。于是,特别军事行动发生了,但之后的战事烈度,时长,消耗的物力,人力却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想。

可以说,俄罗斯以往试图用武力解决问题的路径,这一次,不奏效了。

且不说俄罗斯在这场战事中消耗了多少资金,弹药,装备。光是损失的人口就得让俄罗斯伤筋动骨。即便按最保守的统计数据,俄罗斯三年下来也有14.5万人以上,而受伤的数量极有可能是它的三倍以上,这样算下来,俄罗斯有将近60万人的伤亡,而随着战事进一步拉长,损失的人数只会更多。

要知道,俄罗斯本身就是一个超老龄化国家,派到战场上的人,绝大多数都是青壮年男性,他们对于俄罗斯的就业市场,消费市场作用巨大。在如今的全球格局下,有人才能有市场,才能有潜力,青壮年人口实际才是一个国家最大的发展潜力所在。

俄罗斯如今一年也才出生120万人,一场俄乌战事,就把将近一半的年出生人口变成伤亡者,这对于俄罗斯来说无疑是极为严重的损失。即便俄罗斯日后在战场上赢了,损失了这么多青壮年人口也是对国家未来发展潜力的极大透支,其损失很难挽回。

换句话说,俄罗斯根本没有认识到,如今这个时代,人口是比土地更重要的财富。

而中国大陆早就放弃了这种不合时宜的思维观念,在处理对外争端时,一向强调以外交解决为先。在南海,台海问题上也尽量以和为贵,中国大陆的国防政策也是防御性的。

在和美国的博弈中,中美聚焦的主要领域,实际上也是经济,外交,科技领域,中美两国都不会傻到真的和对方兵戎相见。而俄罗斯,偏偏就玩不好这一套。

参考资料:

1,2024.4.17-经济日报-俄罗斯经济仍需化解结构难题

2,2024.6.6-人大国发院-人大国发院区域国别论坛(第二十四期):俄罗斯的经济与人口形势——日本的欧亚研究的视角

0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