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还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欧盟20%,日本24%,韩国25%,瑞士31%,越南46%...
巴拿马关税
巴拿马未在互惠高关税名单内,仅需 10% 关税。并凭借TPA协议,符合协定条件的巴拿马商品可免税或低税率入美,不受新基准关税影响 。
《美国巴拿马贸易促进协定》(TPA)由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与时任巴拿马总统马丁·托里霍斯签署,自 2012 年起生效,旨在消除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促进巴拿马和美国之间的经济增长和贸易。
巴拿马关税
巴拿马政府周五表示,正在寻求免受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本周早些时候宣布的 10% 关税的影响。“正在分析这一决定的范围和减轻其影响的方法,包括努力将巴拿马排除在外”。巴拿马工商部 (MICI) 正在分析美国征收的 10% 关税的影响,并将利用其说服力和 TPA 寻求将巴拿马排除在该措施之外。否则,巴拿马出口商将不得不因这 10% 的关税调整成本。
2024 年巴拿马对美国的出口总额为 2.646 亿美元。出口最多的产品是鱼类和贝类,总额为 7860 万美元,占出口额的 29.7%。糖和糖果产品位居第二,价值 5070 万美元(19.1%),其次是石材、石膏和水泥产品,价值 4500 万美元。
根据巴拿马出口商协会 (Apex) 主席比安卡·莫兰 (Bianca Morán) 的声明,95% 的巴拿马产品都受到巴拿马和美国之间的贸易促进协定 (TPA) 的保护。
巴拿马关税
巴拿马商品进入美国税率
1、汽车类商品
税率为25%。这个税率从 2025 年 4 月 3 日正式生效。这一政策是特朗普针对所有外国制造汽车的统一规定。要是巴拿马出口的汽车不符合 TPA 原产地规则,就得适用这个税率。
2、普遍基准关税
税率为10%,这个税率从 2025 年 4 月 5 日开始执行,适用于所有没被特别列出来的国家的进口商品。不如果商品符合 TPA 原产地规则,也就是能证明这个商品是在巴拿马或者美国生产或加工的,那就可以享受零关税的优惠。
3、部分农业和食品产品
税率为0%至5%,按照 TPA 分阶段实施,部分商品从 2012 年就开始逐步减免,到 2028 年完全变成 0%。适用的范围包括某些水果、蔬菜、肉类、乳制品等等。
4、大多数工业和消费品
税率为 0%,在 2012 年 10 月 31 日 TPA 生效后逐步实施。适用范围涵盖了大概 87% 的工业和消费品(像电子产品、机械、纺织品、服装等等)。要享受这个零关税优惠,商品就得符合 TPA 原产地规则,不然很可能就得适用 10% 的基准关税。
巴拿马凭借独特的税收政策,成为全球投资者竞相追逐的“财富乐园”。这里不全球征税、离岸业务免税、个人离岸收入免税、居住其他国家还免税,更有世界知名的科隆自由贸易区,进出口货物均无税负压力!
1、企业所得税:属地征收,离岸业务0税负
巴拿马实行属地原则,即仅对本国境内产生的收入征税,海外收入完全免税!
企业所得税标准税率为 25%,但仅适用于巴拿马境内的收入来源。如果你的公司在巴拿马注册,但业务在海外进行,那就意味着——零企业所得税!
2、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低税率,全球收入无忧
巴拿马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
年收入1.1万美元以下,免税;1.1万 - 5万美元部分,税率 15%;5万美元以上部分,税率 25%;非居民(即在巴拿马停留不超过183天者)只需按 15% 税率缴纳本地收入个税。
如何利用巴拿马税收政策,实现财富优化?
企业主:注册巴拿马公司,享受离岸业务0税负,全球贸易自由化;高净值人士:利用个人税收政策,进行资产优化配置;国际贸易商:入驻科隆自由区,节约税务成本,提高盈利空间;跨国企业:设立巴拿马总部,合理利用税收优惠,优化集团运营结构。
如何快速获得巴拿马身份?
具备原国籍或居住国的无犯罪记录、三个月内由合格专业医疗人员出具的健康状况证明,且通过以下四种办法之一在巴拿马进行投资:
成屋
预售屋
证券投资
存款(定存)
投资标的
巴拿马现有房地产
巴拿马预售房地产
透过巴拿马持牌证券商进行证券交易
在巴拿马有营业执照的银行进行定存
投资金额
至少US$30万美金
至少US$30万美金
至少US$50万美金
至少US$75万美金
投资年限
5年
5年
5年
5年
在30天内获得永久居留权。5年后,您有资格申请入籍。
巴拿马合格投资者签证计划为基于经济原因的永久居留权提供了一条途径。申请人可以通过在巴拿马进行合格投资来获得永久居留权,例如房地产、预售项目、股票市场或在合格巴拿马银行的定期存款。
该计划的流程大约需要30天时间,申请人必须每年提供投资有效性的证明文件,以保持他们的永久居留身份。
巴拿马关税
以上就是关于【巴拿马关税 “对等关税”下的例外】的全部内容,收藏关注不迷路;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巴拿马移民的信息,欢迎互动探讨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