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会发光的暹罗
编辑丨会发光的暹罗
前言
重大情报失误?
近日,多家权威媒体报道,特朗普最重要的内阁成员之一,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尔·华尔兹竟然将一名记者拉入群聊,泄露了对也门的军事打击行动方案细节。
很难想象,如此机密的军事行动竟在几天前就被泄露,堪称“奇闻”……
一场草率的军事决策“直播”
一切都从一个名为“迈克尔·华尔兹”的Signal好友请求开始,老记者戈德堡出于职业本能或好奇心,同意了这位名字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相同的陌生人的请求。
接着,他被加入了一个名为“胡塞PC小组”的群聊。令人惊讶的是,群聊成员列表中竟然出现了美国副总统JD·万斯、国务卿马克·鲁比奥、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等一连串重量级人物的名字。
戈德堡一开始觉得这只是个玩笑,或者谁在搞恶作剧。但群聊里的信息越来越多,他慢慢发现事情不对劲,比他想象的严重得多。
在这个看似平常的聊天群里,美国的一些高级官员竟然在毫无顾忌地讨论打击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计划,好像完全忘了保密的重要性,让人震惊。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泄密,而是直接暴露军事机密,后果不堪设想。 3月13日,戈德堡刚加入群聊,大家就开始热烈讨论,主要内容是是否应该动用航母打击胡塞武装。
3月14日,讨论更加激烈,具体的军事打击计划也被详细地列了出来。戈德堡就像一个默默观察的旁观者,关注着所有细节。
副总统万斯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认为军事行动可能会推高油价,进而对全球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他还特别指出,这样的军事行动与特朗普总统对欧洲的整体战略是不相符的。
反恐情报中心主任乔·肯特也表达了对行动时机的担忧,他认为胡塞武装的问题复杂且长期存在,美国不应匆忙采取军事行动。
这些来自内部的不同声音,全部清晰地摆在了戈德堡面前。这些分歧让戈德堡对这次军事行动的决策过程产生了强烈的质疑,他开始怀疑这项决策是否足够周全。
3月15日,事件发展到最关键的时刻。国防部长赫格塞斯直接在群里公开了详细的空袭计划,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这份计划包含了武器清单、目标位置、具体攻击时间,甚至还有发给盟国的通知名单,明确指出打击行动“将在当天下午13:45开始”。
这些本该是最高级别的机密信息,就这样毫无保留地暴露在一个非相关人员面前。戈德堡如同亲身观看一场军事决策的实况直播,见证了美国政府的决策过程,同时也意识到这件事既荒谬又危险。
他迅速靠边停车,屏住呼吸,耐心等着。正如他预料的那样,空袭的消息几乎准时发布。
戈德堡感到难以置信的震撼,这件事带给他的冲击远远超出了言语能够描述的范围。这种感觉就像是世界在他眼前崩塌一样。
美国政府的信息安全“黑洞”
这件事不是个例,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美国政府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长期存在的问题。
想起2016年的“邮件门”,希拉里·克林顿因为用私人邮箱处理公务邮件被批评,这件事严重影响了她后来的总统竞选,也让美国政府的信誉受损。
现在,类似的情况又发生了,这次换成了特朗普团队,泄露信息的途径也从邮件变成了更方便的即时通讯软件Signal。这让人怀疑,美国政府的信息安全管理是不是存在根本性的问题?为什么类似的事情总是发生?
1978年,卡特总统签署了《总统记录法》,目标是保护政府信息的完整性,提高运作透明度,避免重蹈“水门事件”中销毁证据的覆辙。
然而,从里根时代的“伊朗门”事件,到希拉里的“邮件门”事件,再到特朗普的“海湖庄园文件风波”,直到现在的“Signal泄密门”事件,违反《总统记录法》的行为屡次发生,如同一个阴影,始终笼罩着美国政坛。
特朗普团队选择使用Signal,就是因为看重它阅后即焚的功能,可以自动删除信息。这样能绕开法律约束,掩盖决策过程,不留下痕迹。
打着“自由”的旗号,却损害了国家安全,这种行为就是不把法律当回事,随意乱用权力。
他们口中的“自由”,实际上是对法律的践踏,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这种行为已经越过了底线,对国家和人民都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这种做法无视规则,任性妄为,最终会损害每个人的利益。 这次泄密事件更让人深思,它不是Signal软件的问题,而是“人为失误”造成的。这不仅仅是操作失误,更显示出美国高官的安全意识薄弱,不重视保密规定。
难以想象,国家安全顾问居然会把记者误拉进高度机密的群聊,群里讨论敏感信息时,其他人也没发现异常。
这并非偶然,而是美国政府内部信息安全管理混乱,对信息安全风险重视不足的表现。这提醒我们,信息安全必须得到高度重视,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信息安全背后的政治博弈
特朗普团队解释说,他们使用私人渠道沟通是为了不被监视,想更“自由”地说话。但是,这种所谓的“自由”是真自由,还是不想被管的托词呢?
权力一旦没了约束,就容易出问题,信息安全恰恰是防止权力乱来的重要手段。现在是信息时代,政府信息公开透明,才能有效防止权力被滥用,确保公平公正。
这次泄密事件严重打击了美国政府的公信力,美国民众对此表示怀疑。同时,美国的盟友也开始担心美国情报的保密程度。
德国外交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员表示,他们非常担忧美国情报的保密性,甚至怀疑美国是否有能力保障共同分享的情报安全。
美国前中情局局长莱昂·帕内塔认为,这件事可能会让盟友重新考虑与美国的情报合作,甚至可能减少与美国的情报交流,进而影响国际合作和全球安全。
这无疑是对美国国际形象和外交关系的又一次沉重打击,不慎流出的群聊记录还揭示了美国政府内部在也门问题上的意见不统一。万斯担心军事行动会推高油价,并且质疑欧洲国家不承担应有的责任,这些都表明美国政府在对外政策上存在不同看法。
这些内部矛盾的公开,降低了美国政府的信任度,让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处境更加困难和被动。不同意见的显现也让美国的国际形象受到影响,进一步加剧了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孤立感。
这件事也给了俄罗斯、伊朗等国家一个攻击美国的理由。他们公开嘲笑美国,说美国“连简单的网络沟通都无法有效管理”,进一步扩大了泄密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
这种嘲讽使得美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受损,并且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批评美国的材料,使得事件的负面效应更加明显。
美国国家安全正面临挑战,可以用两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草台班子和信息孤岛。这反映了系统可能存在不完善和协作不足的问题。
结语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国家安全和信息公开之间的界限应该划在哪里?我们怎样才能既保护国家安全,又让老百姓有了解真相和监督政府的权利?
信息源:美媒公布“泄密群聊”内打击胡塞武装的具体作战计划,界面新闻2025-03-26。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