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曾是苏轼的学生,家中藏书非常多。李清照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饱读诗书,加之她天资聪明,少年时期就有过人的才华,受到当时许多文人的赏识。
李清照六岁时,跟随父亲生活在汴州,京都繁华的文化非常有利于李清照发挥自己的才学,她开始作词作诗,逐渐在词坛上展露头角。十六岁时就作出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为世人所流传,这首词一经写出,受到京城文人的震惊,李清照的名号也逐渐传播出去。
元符三年,十七岁的李清照又作诗一首,与往常不同,这首诗没有写繁华的京都生活,转而且“安史之乱”唐朝的兴衰,借着对唐明皇的讽刺,鞭策宋朝统治者。众人皆惊叹,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女,竟对国家战事有如此别具一格的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明代陈宏绪的《寒夜录》评价说:“奇气横溢,尝鼎一脔,已知为驼峰、麟脯矣。”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十八岁的李清照与太学士赵明诚完婚,婚后两人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后来,赵明诚进入仕途,两人有了经济来源,但生活依旧非常简朴。
所幸的是,赵明诚和李清照都喜欢珍藏书籍,他们经常想办法把朝廷收藏的珍品书拿来阅读研究,虽然两个人的生活不富裕,但他们志趣相投,和谐相处,道也不失为一段美好时光。
后来许多年,夫妻两人琴瑟和鸣,生活倒也美满,他们一起研究过许多书籍和文化作品。
宋钦宗靖康二年,发生了有名的靖康之变,北宋朝廷崩溃,开始了南宋时期。为了防止数千书籍及文学作品落入金人的手中,李清照押送15车书籍器物,前往避难。
建炎三年,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在逃往避难的路上,路过乌江,回想起项羽当年在此地自刎身亡,不仅心中发出感慨,写下新作《夏日绝句》。其中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后人所传唱。
后来赵明诚在路途中不幸得重病身亡,李清照带着赵明诚遗留下来的典籍器物,寻找赵明诚的妹夫,请求避难,一路坎坷曲折,又遗失了许多书籍。
绍兴二年,李清照到达杭州,大批书籍丢失给李清照造成不良的影响,还因为丈夫的离世,李清照的心境愈发悲凉,整日郁郁寡欢,颠沛流离的生活给她的心理带来无尽的折磨。
经历了种种磨难,李清照的意志并未消沉,她化悲愤为力量,开始把积压心里的苦闷发挥为笔下的文章,以国家大事为主,这一时期作出了许多恢宏大气的、关乎国家大局的作品。
李清照晚年欲将自己的才学传播出去,最终于七十余岁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