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瑞卿的腿伤成了他心头的一块大石头。有了中央的支持,他二话不说,直接坐上了去德国的飞机。
可谁也没能预料到,罗瑞卿在联邦德国的医院刚做完手术没多久,竟然就撒手人寰了。
从那以后,邓小平从罗瑞卿的事情里学到了教训,他给中央的领导们定了个新规矩。
罗瑞卿到底碰到了啥事儿?邓小平他又定下了啥新规矩呢?
【罗瑞卿的艰苦命运】
罗瑞卿是那种就连阎王点名,他也不会乖乖去报到的人。
这是毛主席跟罗瑞卿开的一句玩笑,不过话里也能透出罗瑞卿经历的不容易。
罗瑞卿的妈妈姓鲜,是个特别体贴、温柔又能干的家庭主妇。受妈妈的影响,罗瑞卿从小就懂得了礼貌,特别看重情义,这种性格一直伴随着他到老。
罗瑞卿出生时,他妈妈碰到了难产,不过最后还是顺利过关了。在罗瑞卿小的时候,他妈妈真的是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他身上。
1926年那会儿,我妈因为干活儿太累走了,罗瑞卿听到这事儿心里头特别难过。他一咬牙,决定离开家去参加革命,要给大伙儿出口气,讨个公道。
罗瑞卿的战斗经历那叫一个惊心动魄。1931年的时候,才24岁的他,就已经是红十一师的政委了。记得在那次第二次反“围剿”的观音崖战役里,他不幸受了重伤。
战场上,罗瑞卿勇往直前,毫不畏惧,但子弹无情,一颗飞来的子弹嗖的一下打中了他的脸颊。他左边的颞颌关节瞬间被打破,鲜血直流,场面看着特别吓人,情况紧急得不得了。
做完手术后,罗瑞卿的状况挺糟糕的,他得上了大叶性肺炎,连着高烧了好几天,啥办法都用了就是退不了烧。而且,他一直昏迷不醒。
术后康复那会儿,碰上个挺逗的事儿。因为那时候医疗技术有限,颞颌关节复位时没能顺利抬起来,这可真让人头疼。不光吃东西咀嚼费劲,整张脸还显得特别板,说话都像在咬牙切齿,不知情的人见了,准得吓一跳。
“有罗长子在我身边,就算天塌了,他也能给我扛住。”
罗长子往我身边一靠,我心里立马就踏实了。
罗瑞卿遇到的第三个大难关是在1966年开始的那个特别时期。那时候,有人硬给他扣上罪名,害得他吃了不少苦头。
罗瑞卿这人自尊心特别重,他咽不下这口气,决定用生命来反抗。于是,他满心悲愤地从三楼跳了下去,虽然命是保住了,但腿却摔得不轻。
可那时候,特殊时期才刚刚开始。罗瑞卿在治疗期间,还得忍受批斗,他们硬逼着他承认一堆莫名其妙的罪名,要是不从,就不准他继续治病了。
那段时间,罗瑞卿使劲憋着心里的难受,可最后还是没能躲掉灾难。他的小腿骨被锯掉了,大腿骨也没了,从此以后,他就得一直拄着拐杖走路了。
我确实是受了林彪的误导,这才犯了错。邓小平曾说,在上海的时候,我们对罗瑞卿来了个突然袭击,他对此感到不满。我支持他的观点。也是因为听了林彪的话,我们整了罗瑞卿。有时候,只听一面之词确实不妥,这里头的问题不少,向同志们做个自我批评也是应该的。
【罗瑞卿的晚年生活】
1974年年底,罗瑞卿和老婆郝治平一块儿去了福建。为啥呢?因为之前他们的老战友张爱萍提到,福建那边有个民间土方子,治骨伤挺管用的。所以,他俩这次福建之旅,主要就是为了治罗瑞卿的腿伤。
皮定均,那时候是福州军区的司令员,还有廖志高,他是福建省委书记,他们俩顶着江青等人的重重压力,给罗瑞卿夫妇找了一个很安逸的地方养病。他们还专门请了福建那边医术最高明、最有名望的大夫来给罗瑞卿看病。皮定均他们这么贴心周到的安排,让罗瑞卿夫妇心里头特别感激。
罗瑞卿住的地方可真是个养眼的好地方,那儿不光有参天大树遮荫,还有个小巧的池塘添景。住在这儿,心情自然而然就舒畅多了,对骨头伤的疗养和恢复也是大有裨益呢。
罗瑞卿为了让腿病好起来,真的下了不少功夫。以前他老是熬夜工作,一觉睡到大中午,但在福建那会儿,他每天早早就醒了,成了起得最早的人,然后就拄着拐杖,开始练习走路。
有一天,雨过天晴,罗瑞卿和平常一样,又迈步走到院子里练起走路来,郝治平在一旁细心地扶着他。
走着走着,罗瑞卿猛地停下了脚步,兴奋地对郝治平讲:“今儿个,我想亲自来试试。”
说完后,罗瑞卿随手把拐杖递给了旁边的郝治平。郝治平压根儿没料到这一出,还本能地想去扶他。可罗瑞卿这时已经能自个儿走了。那一天,他整个人都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
看着自己身体一点点康复,罗瑞卿的心情也日益好转。平日里,他爱捧起书本读读报纸,还热衷写信给亲朋好友。而且,他对国家大事也格外上心。
罗瑞卿给当时的总政宣传部顾问魏传统写了封信,里面聊了不少国家的大事儿。没过多久,魏传统就回了封信,不过这次他用的是诗的形式,主要就是告诉罗瑞卿,让他好好养病,别老惦记着那么多事儿。
罗瑞卿实在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动,又回了一首诗过去:
希望你懂我的心思,别怕那满天乌云。太阳总会出来,照常照亮走路的人。
罗瑞卿刚开始做军委秘书那会儿,中央就琢磨着得给他找个顶尖的医生,好好治治他的腿伤。为此,有关部门特意从联邦德国请来了两位专家帮忙。
德国专家在治疗残肢方面相当老到,这多亏了二战时期,那时候因为战争导致大量士兵受伤,德国人在不断的治疗过程中慢慢积累出了丰富的经验。
“装条质量上乘的假肢,以后工作生活都会顺畅许多。”德国专家是这样建议的。
罗瑞卿那晚看到了曙光,他便向卢世璧医生打听了一下。说实话,罗瑞卿心里头还是更想在国内把病治好。
首长,我知道您的身体情况,现在看,最好的治疗方式是换个人工的股关节。像您这样的年纪,做这个手术确实有点挑战。说实在的,在国内,我们虽然做过这类手术,但真的不算多。
卢医生的说法挺直接的,就是说,虽然咱们国家以前也做过换关节的手术,但在给罗瑞卿治病这事儿上,咱们经验还是不够,心里没底。
罗瑞卿看病那会儿,联邦德国那边可上心了,仔仔细细地查看了他的腿伤,连带着资料和X光片都给送过去了。人家那边回复得也快,说治愈的希望很大。
有了西德那边的保证,罗瑞卿心里更踏实了,决定出国治病。
中央对这事儿特别上心,既然德国那边能治好罗瑞卿的腿伤,那中央二话不说,很快就点头同意了。
罗瑞卿出院以后,他就赶紧跟郝治平说了这事儿。郝治平一听,整个人都愣了,惊讶得不行。罗瑞卿见状,连忙安慰她:
这事儿是组织点头同意的,而且还有咱们自家的医学专家一块儿去,德国那边也给了个痛快话,我觉得应该不会出啥岔子。
出国前,罗瑞卿专门给老朋友张爱萍打了个电话,心里头那个激动啊,对这次手术也是特别有信心。他说道:
“虽说我现在还得靠轮椅行动,但等我康复归来,拐杖就可以丢一边啦。”
罗瑞卿被送到了德国海德堡大学的骨科专科医院。德国的大夫们给他做了个全面的身体检查,然后商量出了一个手术计划,最后决定在8月2号动手术。
手术那天一大早,郝治平就赶到了手术室外面等着。快到中午12点的时候,医生过来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手术已经顺利完成了。
郝治平心里头一热,眼泪都掉下来了,他真想立马去病房瞅瞅罗瑞卿,可医生愣是没让,说是怕手术后感染了,得小心为上。
郝治平在医院一直守到半夜12点,后来在别人的劝说下才回了住处。但没过多大会儿,她就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劲,于是又急匆匆地跑回医院。可惜,罗瑞卿已经因为心肌梗塞去世了。
到底发生了啥?说白了,罗瑞卿的心脏本来就不好,这次手术又让心脏更吃力了。但是吧,要是德国医生能快点出手相救,说不定还有机会救回来呢。
可如今说啥都迟了,罗瑞卿已经永远地走了。
1978年8月10号,罗瑞卿的遗体被运回了祖国。在举行的追悼会上,邓小平心情特别沉重,亲自发表了悼念讲话。
后来,在一次中央的会议上,邓小平讲了下面这些话:
以后啊,除非有特别的事儿,中央的领导们都不能去国外看病了。罗瑞卿同志那事儿,咱们得牢记教训,绝对不能让它再发生。
罗瑞卿是咱们全党全军都敬仰的榜样,他留下的功绩永远不会被人忘记,他身上的那股劲儿,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