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梁山义气排行榜的“榜一大哥”,鲁智深把平生大部分的温情与义气,都给了在东京相识的好兄弟林冲。
林冲这个人,近些年在网络上风评不是太好,《水浒》为数不多的几个好女人之一,给他做了老婆,他却为了讨好高俅而休妻,实在是不像是好汉行径。
然而,这件事情并没有影响鲁智深对他两肋插刀,刺配沧州府的过程中,如果不是因为鲁智深一路尾随、暗中保护,并且在最关键的时候出手相救,林冲早已经做了冤死鬼。
对于林冲来说,鲁智深可以说是他最大的恩人,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那救命之恩不管怎么报答都是不为过的。
自从沧州分别以后,林冲九死一生,鲁智深也是历经波折,直到梁山兼并了二龙山,曾经的好兄弟才再次相逢。
在东京之时,林冲曾与鲁智深结拜为兄弟。按照一般的常理,以他们两个人的交情,见面之后应该格外亲切、格外高兴才是,可两人见面之后,鲁智深表现得却非常生疏,之前称呼林冲为“阿哥”、“兄弟”,此时见面却称呼他为“教头”。
自此以后,两个人就很少有交集,就更不用说叙兄弟之情了。很明显,以鲁智深直率的性格,这说明他对林冲的态度有了本质的变化, 虽然称不上“反目成仇”,但也从生死之交变成了点头之交。
之所以会变成这样,因为人两个人分别之后,林冲做了三件事,让鲁智深看清了他的为人,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才与他划清了界限。
第一件事,沧州卖友鲁智深救林冲,冒着天大的风险,他本来就是在逃杀人犯,如果野猪林的事情泄露出去,他必然是死罪无疑。
鲁智深虽然鲁莽,但是粗中有细,他之所以一路上没有出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想暴露身份,他只想保证林冲一路上平安。直到董超、薛霸露出凶相,他才不得已而出手。
在这种情况之下,鲁智深最好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杀掉董超、薛霸灭口,然后自己再悄悄的回相国寺当和尚。
但是这样一来,林冲就必须沦落江湖,因为董超、薛霸一死,刺配沧州府的事情就泡汤了,他就不得不背负起杀害公差的罪责。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之下,只能保全一个人。
很显然,按照鲁智深的计划,他并没有再次沦落江湖的打算,所以董超、薛霸在问他来历的时候,他才要遮掩过去。
更何况,既然高俅想要害死林冲,如果林冲没有死,高俅是不会放弃的,林冲沦落江湖也是最好的选择。
可林冲的做法就很不仗义,他坚持不愿意杀害董超、薛霸,自己不肯放弃当一个良民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只能将鲁智深置于凶险之地。
要知道,鲁智深的辨识度是很高的,而且在东京的时候,他与林冲往来密切,想要查到他的来历并不是什么难事。
试想一下,如果鲁智深回到了大相国寺,而高俅悄悄的查明了他的身份,派出几百人将他秘密抓捕,那鲁智深可以说是必死无疑。
然而,鲁智深还是抱有侥幸心理,所以他对董超、薛霸隐藏自己的身份,希望官府可以查不到他。
可鲁智深前脚刚走,董超、薛霸都没有问,林冲就把鲁智深的身份给暴露,他说:“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起来”,一下子就将鲁智深定位到大相国寺。
林冲本是个心思很缜密的人,从在柴进庄上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他难道想不到鲁智深的处境吗?很显然,他为了自保,为了能继续做良民,根本没有考虑到鲁智深的生死,可以说是典型的恩将仇报。
鲁智深回到相国寺以后,如果不是一帮泼皮通风报信,大概率上就被高俅抓住了,可以说是侥幸捡了一条命。说句不好听的话,若论仗义和知恩图报,林冲连大相国寺的一帮泼皮都比不上。
第二件事,火并王伦火并王伦,是林冲一生最大的污点。
江湖虽然是弱肉强食的世界,火并的事情并不少见,鲁智深就曾火并二龙山的初代掌门人邓龙。但行走江湖义气为先,邓龙对鲁智深没有恩义可言,所以火并他并不妨碍江湖义气。
但林冲就不一样了,林冲有两个不能杀王伦的理由。
第一,王伦是林冲的救命恩人,在林冲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王伦给了他安身立命的地方。
林冲这个人其实很不仗义,杨志丢失了生辰纲以后,遇到了林冲的徒弟曹正,曹正就说起王伦“心胸狭窄”。
这个事情就很奇怪,要知道,这个时候晁盖等人还没有上梁山,梁山除了王伦等四人以外,只有林冲一个后入伙的“外人”。很明显,曹正听到的王伦的坏话,就是由林冲传出来的。
端人家的碗,砸人家的锅,这就是林冲做的事。
王伦防备林冲,是出于权衡利弊的考虑,其实一点错都没有,事实证明他的担心最后也变成了现实。从理性上来说,王伦是不愿意接纳林冲的,但是从义气的角度上来说,因为林冲是柴进推荐的,他还是冒着风险接纳了林冲。
而林冲呢?仅仅是因为憋屈,不但私底下传播王伦的坏话,最后还恩将仇报杀了他。这种事情,鲁智深是绝对做不出来的,他宁可选择离开,也不会做这种忘恩负义的事情。
第二,俗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王伦是柴进的朋友,林冲受柴进的厚恩,最后又是由柴进举荐上山的,即便是看在柴进的面子上,林冲也不应该杀他。
王伦为了柴进的面子,可以冒着风险收留林冲;林冲为了自己的情绪,却丝毫不顾及柴进的面子,火并了王伦,反而将柴进也置于不义之地。相比较而言,林冲连王伦都比不上。
第三件事,坐视不理林冲上梁山之后,明明已经安顿下来,却从来没有和鲁智深联系过。后来二龙山遇到危险,鲁智深派人到梁山求救,宋江带了二十员头领下山,其中竟然没有林冲。
如果林冲真的仗义,自己的义兄和恩人遇到危险,他应该主动请缨下山才是,可是他却沉默不言,没有任何的表现。
相比之下,鲁智深与史进的交情并不深,仅仅是匆忙的见过两次面而已。鲁智深到梁山入伙以后,第一时间就到少华山邀请史进入伙。得知史进陷在了少华山以后,鲁智深不顾危险,只身一人到华州城营救。
林冲与鲁智深的为人,可以说是高下立判。
通过这样三件事,可以明显的看出林冲的为人,林冲虽然武艺高强,平时也将“义气”两个字挂在嘴边上,但本质上只是一个利己主义者,对于江湖恩情十分的淡漠,与鲁智深根本就不是一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