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春天,湖北省宜昌县的山野间弥漫着硝烟与血腥的气息。日军第39师团第232联队的铁蹄踏碎了这片土地的宁静,他们所到之处,村庄化为焦土,无辜的村民倒在血泊中。

3月20日这天,滨田中队长带领着他的机枪中队,像一群饥饿的野兽冲进了天宝山下的一个小村子。村民们惊恐地躲进了岩洞,可是军犬嗅到了他们身上的气味,20多个无辜的村民被从岩洞里拖了出来。
村民们的脸上写满了恐惧和绝望,孩子的哭声在人群中响起。滨田中队长冷冷地扫视着这些手无寸铁的村民,嘴角露出一丝残忍的笑意。滨田认为这些人都是累赘,最好的办法是都杀掉。

日本兵将村民们赶进了一座废弃的碉堡,用铁丝将大门牢牢死死地扭住,孩子的哭泣声和大人的哀求声从碉堡里传来,那种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令人动容,可是滨田残忍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的眼神冷峻而凶狠。
日本兵点燃火把和秸秆,往碉堡的通风口里塞进去,浓烟和火舌瞬间吞没了碉堡,咳嗽声和哭喊声交织成一片,年迈的老人跪在碉堡门口,双手敲打着厚重的铁门,哀求日军饶了孩子一命。

滨田没有恻隐之心,老人的哀求反而惹怒了他,挥刀催促日军赶紧加大火力,为了确保“处理”得彻底,他又命令士兵往碉堡里扔了几颗手榴弹。爆炸声震耳欲聋,碉堡内的声音渐渐消失,只剩下死一般的寂静。
大约半个多钟头后,日本兵打开了碉堡的铁门,眼前的景象连凶残成性的日本兵都感到窒息:20多个村民都被炸死了,尸体被大火烧成了焦黑状,卷曲成了一团,两个年幼的孩子紧紧地抱着母亲,仿佛在寻找最后的庇护。

两天后的傍晚,中国守军第75军第6师第16团来到了这片被血染的土地。团长朱元琮站在碉堡前,他的拳头紧紧攥着,指甲深深嵌入掌心。眼前的惨状让他心如刀绞,尤其是那两个死在母亲怀里的孩子,仿佛在无声地控诉着日军的暴行。
“团长,我们找到日军的踪迹了!”一名侦察兵匆匆跑来,低声报告。
朱元琮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他转身对身边的士兵们说道:“兄弟们,这些无辜的百姓不能白死!我们要为他们讨回公道!”

3月23日凌晨,第16团悄然行动,终于在一条山沟中发现了日军第232联队的踪迹。滨田中队刚刚归队,正沿着山沟前进。朱元琮立即下令全团跑步前进,抢占有利地形,准备伏击。
战斗在黎明前打响。中国军队的子弹像雨点般倾泻而下,日军被打得措手不及。经过一夜的激战,日军死伤500余人,第16团伤亡167人,滨田中队长在混战中受伤被俘。

滨田中队长被押到了朱元琮的面前,这个曾经嚣张的刽子手此刻却显得狼狈不堪。
“能否给口饭团吃?饿了一整夜了。吃口饱饭,魂能回乡。”滨田低声哀求,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朱元琮冷冷地看着他,眼中的怒火几乎要喷涌而出。他猛地一拍桌子,厉声喝道:“杀中国的百姓还想吃中国的饭?你就只配吃大刀面!”

滨田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知道自己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执刑的队长一声怒吼,刀光闪过,滨田的脑袋滚落在地。这个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终于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了代价。
滨田的首级被带回团部示众,斩首滨田的地方从此被村民们称之为“鬼头坳”。每当人们路过这里,都要驻足观看那块白色的大石头,当初滨田就是跪在那里被斩首的。
几十年过去了,这段历史依然让人心潮澎湃。朱元琮团长的怒吼,仿佛还在耳边回响。那个春天的夜晚,中国军人用热血和牺牲,为无辜的村民报了血仇。那些惨死在碉堡中的百姓,终于可以安息了。

杀敌的大刀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这段血与火的故事,永远不会被遗忘。朱元琮团长给日本军官吃大刀面的做法令人解气,第16团的兄弟都是有骨气的中国人,他们的事迹值得后人永远铭记……
大刀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