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印度首富,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穆克什·安巴尼。他老爸迪鲁巴伊·安巴尼本身就是印度商界的传奇,创办了信实工业,从纺织做起,一路扩张到石化、能源、电信等大领域。
穆克什年轻时去斯坦福读书,结果中途回国帮家里打理企业,上世纪80年代他就帮忙推动石化、炼油等大项目,硬是把家族事业“做大做强”。
之后几十年,印度经济快速发展,再加上他经营有道,穆克什的身家一路飙升。各种富豪榜显示,他多次坐稳“印度甚至亚洲首富”的宝座。有段时间,他的财富据说一度突破1000亿美元。
不过,撇开钱不说,穆克什在印度人心里,不仅仅是那个“身家千亿”的大富豪,也是一个“家庭至上”的典型。他常常在媒体面前把家人挂在嘴边,强调“家人才是最大财富”。
“灰姑娘”还是“完美女神”?妮塔·安巴尼的故事
穆克什的妻子妮塔来自一个比较普通的家庭,但小时候就对舞蹈、艺术感兴趣。传闻是穆克什的老爸去看了一场舞蹈表演,一眼就注意到这位姑娘,随后就“牵线搭桥”,让儿子和她相识。
当然,后续俩人是自己互相看对眼,最终结了婚。结婚后,妮塔一边相夫教子,一边也参与慈善、教育和体育事业,什么国际学校、印度板球联赛都有她的身影。
不过,她也曾遭遇过不孕的困扰,这对夫妻俩打击挺大。好在后来通过医学手段,他们有了三名子女:1991年出生的一对龙凤胎阿卡什和伊莎,以及随后出生的小儿子阿南特。经历过这段坎坷,穆克什和妮塔都对家庭生活格外珍惜。
“儿女们都成家了,可我们还是一个家”
如今,安巴尼家的三个孩子都成家。阿卡什在2019年和Shloka Mehta结婚;伊莎嫁给了商人阿南德·皮拉马尔;小儿子阿南特则订婚于Radhika Merchant。这些人可都不是“小门小户”,清一色家境显赫,属于典型的“强强联合”。
印度传统喜欢多代同堂,而像安巴尼这样的大富豪家族,更在意家族的凝聚力。对他们来说,孩子们结婚不等于搬出去单过,反而是家人变得更多、关系更紧密。
儿媳进门,也被当作“自家闺女”那样疼爱。这就是他们常说的“家文化”。
“亲昵过头”吗?其实是印度式的“家常温情”
外界最感兴趣的,除了他们住的超级豪宅“安缇拉”,就是安巴尼家一些特别“亲昵”的画面。比如,有媒体拍到穆克什在家庭聚会上当众喂大儿媳Shloka吃东西,或者抱着小儿媳Radhika合影。有人说,这是不是有点“过度亲密”了?
可在印度文化里,长辈给晚辈喂食,或是轻轻搂着对方,往往是一种日常的情感表达,并不会被视为“逾矩”。再加上穆克什一直自诩“把儿媳当女儿”,所以难免在家里或亲友圈的聚会中,更随意、更亲近。
或许很多人觉得意外,但这其实是印度家庭的常见场景,只不过安巴尼家是亿万富翁,所以被媒体放大关注而已。
儿媳们的超豪礼遇:不仅是钱,也是心意
除了肢体上的亲近,安巴尼家也很舍得给儿媳们花钱。什么顶级珠宝、定制礼服,都没少给安排。
据印度媒体报道,新婚儿媳嫁进安巴尼家,婆家会请顶尖设计师来打造她们的服装,或者专门定制高档首饰,让儿媳在公开场合风光无限。
当然,这看起来很“壕”,但从传统角度看,这也是印度婚姻文化里的一部分。婆家给新娘准备丰厚礼物,不仅是表示欢迎,也是一种家族的面子和态度:我们安巴尼家就是要让你感受到,“进了我家,就是我的人。”
事业太忙,想对孩子补偿点“陪伴”
要说穆克什和妮塔年轻时真是忙得不可开交,信实工业那摊子事够他们折腾。虽然请得起家教和保姆,但对孩子们来说,父母也算常年“缺席”在他们日常生活中。
如今,企业发展进入更稳定的阶段,孩子们也已经成家立业,穆克什更愿意花时间陪伴家人。接受采访时,他多次提到自己想弥补那些因为忙碌而错失的家庭时光。对儿子儿媳的亲昵,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补偿心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这在任何社会都很常见——父母在事业晚期或退休后,倾向于加倍关心子女,表达更多情感。安巴尼家只是有钱有势,但这份父母对孩子的“弥补”心情是普遍而朴素的。
从古吉拉特邦到世界:安巴尼家族的文化底色
安巴尼家族原本出自印度的古吉拉特邦,那儿的人普遍非常注重家族生意和家庭关系。再加上他们是印度顶尖富豪,各种镜头都对准他们,常常把一些家庭聚会的小细节无限放大。
不过,对印度人来说,家人之间的拥抱、给晚辈喂食都挺寻常,尤其在自己家里或熟悉的场合,不会觉得尴尬。
我们平时只看到媒体报道,只能透过零星照片和视频去猜测他们家庭的氛围。可或许对他们自己来说,这些都是最平常不过的“家常便饭”。
“台前华丽,幕后自然”:豪门家事永远不全透明
再亲昵的瞬间,外人也只是看见一个剪影。豪门的真实日常,究竟有多少甜苦交织、多少代际冲突,外界很难彻底了解。
不过,从过往报道可以拼凑出一些画面:比如妮塔总是帮儿媳挑选礼服、陪她们出席活动;孩子的婚事大操大办,却也体现出印度那种热热闹闹的“喜庆”风格。
妮塔也在节目中提到过,自己和穆克什都经历过生育难题、事业瓶颈,在那些阶段里,更能体会到家人的支持多么重要。也许正是因此,他们如今很愿意跟晚辈互动得更亲密,哪怕有时表现得“甜到发腻”。
透过财富,看见普通人的“家常心”
安巴尼家族在外人看来是“富可敌国”,但他们对家庭的感情却显得很“寻常”:渴望陪伴、珍惜子女、爱护晚辈。穆克什在社交场合当众给儿媳喂食,有人说是“越界”,也有人说是“有点暖”。也许在他们的价值观里,这不过是理所应当的长辈关爱。
印度文化本就注重多代同堂和血缘纽带。安巴尼一家不仅有钱,更将“家庭是根基”这一点贯彻到生活里,借此赢得不少好感。毕竟,金钱或许能买到很多东西,但买不来踏实的亲情。
所以,当我们看到一张张奢华派对或豪宅的照片,或者看到“穆克什给儿媳喂食”这样的花絮,不妨多想一层:他们也许只是用自己习惯的方式在表达“你是我真正的一家人”,而这一份亲昵,恰恰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