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辅张居正的六个儿子

慕梅谈历史 2025-03-28 19:08:53

在明朝,内阁是皇帝的一个咨政机构,内阁里的成员起初只具有顾问的作用,很少参与到最终的决策,到了后来内阁权力逐渐增大,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首席内阁大学士又被称为内阁首辅,虽然没有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在明朝的数百年间,担任过内阁首辅的只有几十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三杨、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不过如果要是论权势和功绩的话,张居正当属明朝首辅中的第一人。

张居正画像

张居正是湖北江陵人,嘉靖年间考中进士,隆庆年间官至内阁次辅,明神宗万历皇帝即位后内阁首辅高拱被逐离朝,张居正取代其担任了内阁首辅。当时因为万历皇帝年幼,一切军政大事皆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在担任首辅的十年间,张居正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称“张居正改革”,这些措施使明朝一度有了中兴的景象,不过在张居正死后他的改革措施被破坏,就连张居正本人也遭到了万历皇帝的清算,被削官抄家,还险些被开棺鞭尸,他的家人也受到波及,或饿死或流放。

张同敞,张敬修之孙

张敬修,张居正长子,万历八年考中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派司礼监太监张诚、刑部右侍郎邱橓等查抄其家产,张敬修遭到了严刑拷打,最终愤慨自杀,并留下绝命书痛斥抄家的官员。张敬修死后,其妻高氏自杀未成,遂毁容抚养其孤子张重辉长大,崇祯十三年追复张敬修礼部主事原官,并授其孙张同敞为中书舍人。

汤显祖画像

张嗣修,张居正次子,万历五年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张居正去世后张嗣修被发配广东徐闻,此后下落不明。张嗣修曾与著名的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同场会考,在流放途中二人曾短暂相遇,在《汤显祖集》中记载了两人相见的场景。

《万历八年进士登科录》中的张懋修

张懋修,张居正第三子,万历八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张居正去世后张敬修自杀、张嗣修被发配边疆,愤怒至极的张懋修投井未死后绝食数日仍未死,最终被削籍流放,后来致力于将张居正散佚的文章搜集整理,编出了《张居正全集》,自己也著有《墨卿谈乘》十四卷传世,该书内容涉及历史、文学、艺术、民俗等多个领域,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崇祯十二年张懋修去世,终年八十一岁,次年崇祯皇帝下诏恢复了张懋修的官职。

明神宗万历皇帝

张简修,张居正第四子,万历六年被任命为锦衣千户指挥佥事,万历九间晋升为同知,张居正死后张简修被免官,贬为庶民,明光宗泰昌元年去世,崇祯三年恢复了张简修的官职。

张居正雕像

张允修,张居正第五子,少时补为府学生,万历九年以父功恩荫为尚宝司丞,张居正去世后被革职为民,崇祯二年礼部右侍郎罗喻义上疏陈述张居正的功劳,请荫赠张居正后代,次年张允修被授为中书舍人,后来农民起义蜂起,张允修四处避祸,崇祯十七年被张献忠的部队所抓,张允修宁死不从,被下狱,同年纵火自焚而死。后张允修从孙张同敞将其事迹上奏给了崇祯皇帝,赐谥为忠烈。

张居正故居

张静修,张居正第六子,张居正去世时张静修年纪尚幼,未及入仕,张家被抄后据说张静修逃至湖北隐居,之后事迹不详。

0 阅读:282
评论列表
  • 2025-03-29 11:37

    王掞,大明首辅王锡爵的孙子,康熙太子胤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