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部分地区构建智慧预防接种门诊体系

大河健康报 2025-04-23 19:11:29

记者 梁露露 实习生 陈俐颖

4月25日是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主题为“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4月21日,记者从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近年来,河南省适龄儿童22剂次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超过97%,位居全国前列。

疫苗是预防、控制疾病和保护健康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从疫苗接种率的显著提升,到覆盖全流程的疫苗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从针对特殊群体的精准服务,到智慧化接种门诊的创新实践,河南正以全方位、多维度的举措,为儿童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免疫防线。

河南省儿童疫苗接种工作成果显著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张延炀介绍,疫苗是遏制疫情、维护公众健康的有力武器。自1978年河南省实施计划免疫以来,疫苗接种工作不断推进。2008年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疫苗针对的传染病发病率大幅下降,达到了历史较低水平。

●2000年河南省成功实现了无脊灰目标

●2012年消除了新生儿破伤风

●连续27年无白喉病例报告

●流脑发病率连续19年控制在0.1/10万以下

●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0.28%

●麻疹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连续32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

“预防接种工作不仅为推动全省人均期望寿命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更为未来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张延炀强调。

据介绍,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每月编制预防接种预警,定期对全省疫苗接种情况评价分析;深入基层,及时发现接种率覆盖薄弱地区,对其基层乡镇接种单位直接现场督导;要求市级疾控部门加强培训,切实做好查漏补种;针对特殊漏种人群采取主动、多次预约、讲解、引导等方式,提高受种者对预防接种重要性的认识,最大限度提高接种率。

构建管理系统 解决流动儿童的疫苗接种问题

针对流动儿童的疫苗接种问题,张延炀表示,河南省已构建起一套覆盖全省各类接种单位的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借助这一系统,儿童在河南省内能够享受到“一地建档,全省信息共享”的一体化便捷管理服务。

“无论流动儿童前往省内哪一个接种门诊,只需出示接种证和监护人身份证,即可即时调取其预防接种档案。接种门诊将依据疫苗接种程序、儿童的历史接种记录以及儿童家长的接种意愿,为儿童合理安排本次接种的疫苗。”张延炀介绍,河南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年均能够为600万人次受种者提供跨接种单位的流动预防接种服务,有力保障了疫苗接种的连续性。

多学科会诊 特殊状态儿童有“医”靠

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是指处于某种疾病状态或处于某种特殊健康状态儿童,这种状态导致其对预防接种有特殊要求:一方面由于患儿的特殊健康状态,更容易遭受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的侵袭,需要疫苗的保护;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其特殊健康状态,接种疫苗能否产生抵抗力或者是否会对疾病产生其他影响,需要儿科医师专业指导。

河南省儿童医院在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成立了特殊状态儿童预防接种评估门诊系统,采取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疫苗评估门诊、疫苗评估联合门诊、疫苗评估多学科会诊等多形式,为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探索出一条有效路径。

乐乐(化名)出生时伴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肾上腺占位,多次因重症肺炎在河南省儿童医院呼吸科、心血管内科、胸心外科、重症监护室等科室住院。从出生到2岁,乐乐仅接种4剂次疫苗。疫苗接种问题一直困扰着家长,时时担心他会不会感染流脑、麻疹等传染病。

该院疾病预防控制科科长甄兴刚接诊后,仔细了解并评估乐乐病情,发现患儿病情复杂,需要多学科会诊、综合评估,才能制订适宜的接种方案。

按照该院多学科会诊诊疗程序,他启动了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疫苗接种咨询多学科会诊机制,邀请血液肿瘤科、肿瘤外科、心血管内科等相关科室的十余位专家进行会诊。在听取患儿患病情况及疫苗接种需求的汇报后,各位专家从不同专业角度针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从各自专业角度给出合理化疫苗接种建议,最终为乐乐安全接种了多种疫苗,为他的健康撑起了科学、安全的免疫保护伞。

智慧接种门诊上线 实现“一人一苗”精准对接

张延炀指出,河南部分地区已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智慧预防接种门诊体系,为疫苗接种提供了智能解决方案。该门诊由自动补苗、冷链存储、自动出苗、智能发苗四大模块组成,实现了疫苗管理全流程智能化升级。

在疫苗入库环节,通过“物联网+视觉识别”技术,工作人员可任意摆放整批疫苗至冷链室,智能机器人将自动完成精准抓取、定位存放和动态补苗。系统同步更新电子标签信息,并实时盘点。

接种疫苗时,AI系统智能识别疫苗编码后,机器人精准抓取目标疫苗,经专用冷链通道传送至接种台,出苗口自动弹开,实现“一人一苗”精准对接。这种闭环管理有效消除传统流程中的温度断点,同时全程电子追溯让受种者可通过智慧屏实时查看疫苗生产厂家、有效期等核心信息。

“免疫接种是防控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手段,确保每位儿童及时获得规范免疫服务,是我们工作的首要目标。”张延炀表示,未来河南省疾控中心将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预防接种服务体系,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使疫苗接种服务网络更高效、便捷、智能。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疫苗库存管理系统,确保疫苗供应和质量安全,为儿童接种构建可及、安全和便捷的接种服务。

全面实行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 筑牢校园免疫墙

张延炀介绍,河南省已全面实行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该制度通过核验幼儿园新入托、小学一年级(新入学)儿童以及开学后接收的转学、插班儿童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记录,保障了教学秩序稳定,筑牢了校园免疫屏障。

家长可通过“河南健康”公众号查询接种记录,自动生成查验报告。

若显示“全程免疫”,系统出具《预防接种完成证明》;如果未完成(漏种),系统会自动生成《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情况评价单(未完成)》,并列出相应的补种疫苗的种类和时间,入托、入学后,家长需要按预约时间继续带孩子去完成补种。

此外,还可通过“小豆苗”App完成查验,需确保显示“经查验,该儿童当前月龄已按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完成接种”方可生成查验报告。

部分异地接种,信息不符或者重卡的儿童,无法在网上打印查验评价单,家长需持接种本到附近的接种门诊开具查验评价单。

张延炀表示,未来将通过多渠道,如社区宣传、网络平台、学校教育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疫苗接种知识普及活动。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家长和监护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内容,提高他们对疫苗接种重要性的认知度和参与度。针对因身体状况特殊原因超期未接种的特殊儿童群体,还将提供个性化接种方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