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依
1987年5月2日,由陈晓旭、张莉等人主演的《红楼梦》横空出世。
这部经典一直是历久弥新,全剧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为主线,写出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由盛转衰的哀叹,揭开了封建家族的矛盾与斗争。
这部剧在豆瓣打出了9.7的高分,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哪怕后续翻拍,也再难达到这样的水准和高度。
小时候打开电视机,永远有一台在放《红楼梦》、《西游记》或者《封神榜》,填满了我们贫瘠的文化生活。
最关键是,这部剧的服道化,尤其是园林布景这方面,还原度高,逼真且经典;
相比现如今,古装剧直接在横滨影视城一条龙服务,场景高度相似,几乎毫无新意的情况而言,简直高了好几个level。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还在于它的内涵不同,人在不同阶段,总能品出不同的味道。
少年时看到的是爱情,深陷于林黛玉葬花的那种悲怆,感慨于贾宝玉的深情,甚至觉得薛宝钗很讨厌,为什么要夺人所爱?
人到中年,我反而看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家族的兴衰。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温经典,品读一下。
(1)场景布置贴切自然,精美服道化堪称一绝87版的《红楼梦》有强大的专家团队,还有雄厚严谨的导演。
早在正式筹拍之前,王扶林就将自己关在家里长达一年之久来创造剧本。
以诗词、戏曲、饮食、服饰、建筑等外部形式,传达中国文化基因,增强品牌辨识度和传播影响力,以此来传递出改编作品的权威性及历史厚重感,传承中国历史的文化。
演员通过集训培养气质,教习表演、演绎,他们个个形神兼备,令人过目难忘,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精神成长,有力地推动了《红楼梦》的当代传播,焕发出时代的生机与活力。
87版的《红楼梦》注重打造和小说中一样的情节和场景,从饭桌上的菜肴、衣着设计等方面,都体现了导演组的独具匠心和良苦用心。
在园林造景方面,大观园的设计有着自己的独特个性与特色,一山一水都显为其雄伟宏大。
如大观园里的“潇湘馆、”“怡红院”、“稻香村”的打造符合人物特点,鲜明而有力量,有着独特的理念;
再比如大观园里的大门,追求的是水磨群墙,其做工复杂,包括桥梁的修建都是精雕细琢的,令人心向往之。
到后期,大观园也发生转变,荒芜破败,到处布满蜘蛛丝,昔日的欢声笑语早已不见踪影,在破败萧条中游荡。
在植物造林方面,花卉装点小说人物。
如林黛玉居住的潇湘馆里,潇湘妃竹一排排,竹子潇洒多姿,四季常见,令人感到孤冷清寒之意,但又不失风骨,是一种完美的阴气,显出林黛玉孤傲清冷的性格。
比如探春她关心家国大事,有经世致用之才,曾奉王夫人之命代凤姐理家,并主持大观园改革,像一朵带刺的玫瑰,有才华,能够改革实干。
(2)王熙凤反倒成为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前后反差让人唏嘘87版《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服饰还是比较考究的,她的初次亮相是在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时,一出场就显得光彩夺目。
她的头饰、身饰,都经过细心雕琢,腰间的玉佩,身上的大红袍,从头至脚的装扮无不雍容华贵,还有她淡定自信地笑,向人们诉说着家族的底气与实力。
纵观《红楼梦》的人物、丫鬟都打扮得雍容华贵,惹人欣赏,更何况是其他人呢。
然而沧桑巨变,物转星移,家族荣耀不可能一直都在。
后来嫡亲王子腾早逝,贾府的经济一路衰败,后继无人。
到最后去世的一场戏,她一身素衣,头发蓬乱,心里有很多记挂,却最终无力回天,前后的反差让人感叹。
(3)贾家的社会地位与权利不符,贾宝玉与环境格格不入贾宝玉,作为剧中的男一号,重情重义,整日与女人混在一起。
少年的他也是无忧无虑的,有着对未来美好的向往和憧憬。
他出生于贵族,但是身上却有着一种叛逆精神,对封建社会的种种,经常表现出不满,也在不断抗争。
比如在剧中,他对比地位小很多的丫鬟关爱有加,在怡红院中,丫鬟们不需要遵守那么多的繁文缛节,可以自由自在的唠家常,偶尔闹些小脾气,宝玉还会哄她们。
有一次的端午节上,宝玉心情郁闷,偏生晴雯上来换衣服时,把扇子撞跌在了地上,他顿时火冒三丈,把晴雯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晴雯也不甘示弱,后来宝玉赴宴回来,听说她喜欢听撕扇子的声音,就让她撕扇,哄她开心。
由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宝玉是一点儿没有男尊女卑的观点,没有封建等级之说。
然而在那个时代,男子走仕途之路才能被别人尊重,家族兴旺才能得以延续。
可惜,宝玉十分执着地不愿意走这条路,这样一来,贾家恰恰就缺少了主心骨,所谓的香火不过是浮云。
特别是在古代,男儿当自强,而宝玉最终也以出家的举动告终。
(4)薛家后继无人的悲哀,薛宝钗配贾宝玉,其实委屈了金陵薛家祖上曾为天子宠臣,执掌大权,地位十分显赫,其产业遍布天下各省各地,家财万贯,成为了四大家族中最富贵的一家。
薛家为紫薇舍人薛公之后, 指天文帝星之紫微星,象征帝王。
不仅家财万贯,而且是书香世家。
薛宝钗就是红楼梦中的一个缩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经史子集不在话下。
她“脸若银盆,眼若水杏,唇不点而丹,眉不画而翠”,87版的薛宝钗形象造型、风格设计华丽大方,显得高贵大气、艳丽夺目。
张莉将薛宝钗这个角色展现得淋漓尽致,她的气质温柔大气,做事落落大方,符合世俗的特征,也赢得大观园家长的喜爱。
在怡红群芳开夜宴的时候,宝钗抽到了一支牡丹花,题做岩观群芳,附着的诗句是“任是无情也动人”。
后来薛家的大势趋于没落,薛宝钗也并未与贾宝玉白头到老。
论权势,薛家在贾家之上。
论才华,薛宝钗也远在贾宝玉之上。
论情商,她也远远好于林黛玉。
说实话,贾宝玉也并非她的最好选择,更何况对方并不中意她。
所以她最后的结局,也是挺可惜的。
(5)史家没有逃过盛极必衰的规律史家也属于四大家族之一,只是与其他家族比起来,没有那么富贵罢了。
史家也是“树大根深,其家族雄厚”,剧中描写最多的,就是史湘云。
这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令人喜爱的人物,她生性豪放,心胸开阔,有着超逸的才情和敏捷的心思。
比如,剧中有段话是这样描写的,早 晨,宝玉走进潇湘馆,只见姊妹两个尚卧在裳内。
林黛玉严严密密裹着一幅红绩被,安稳合 目而睡,那史湘云却一把青丝拖于枕畔,被子齐胸一弯雪白的膀,搁于背上,又带着两个金镯子。
湘云那种痴憨的豪睡之态,宛然若现生动地表现出她的狂放性格特征;
更为可贵的是,她胸无城府,心中容不下任何污浊,心直口快,敢说敢为,不管世俗的褒贬,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性格,简单两句就跃然纸上。
史湘云虽然也是《红楼梦》的十二钗之一,但她却非千金小姐,入贾府的时候就已经家道中落,所以最后史湘云的命运很是坎坷,挫折不断,令人心疼。
这些人物其实就是四大家族的缩影,暗示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家族命运。
《红楼梦》之所以是四大名著,就在于,年轻时看,以为是爱情故事,时过境迁,再看,却是那个时代背景下,家族的荣辱与衰败。
总结87版的《红楼梦》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
这几个家族奢靡浪费的作风,是整个封建社会衰落的一个写照,间接反映了盛极必衰的无奈。
红学之所以盛行,想必也是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