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公子,不顾世俗娶妹妹为妻,却生下一个儿子家喻户晓

一木说史 2022-07-05 16:40:53

近亲结婚导致畸形儿出生,这项研究自从被发现之后近亲结婚就不被法律允许,但是在古代,为了家族之间的联络,近亲结婚的例子却很多。堂兄妹和表兄妹结为夫妻,已经成为古代常态化的婚姻。但是自家兄妹结婚的做法自古以来都受到世人唾弃。

同胞兄妹结婚后生出畸形孩子

十多年前有一则报道,在偏远的山村有一家父母生了六个孩子,其中三个女儿三个儿子。孩子们长大后家里依然很穷,面对给儿子娶媳妇的问题,一家人一筹莫展。饭都吃不饱哪有钱拿出来娶媳妇。

六个孩子年龄相差不大,哥哥妹妹都是交错出生。有一天,哥哥想出了一个办法,于是召集弟妹们一起商议。

原来哥哥想出的办法就是,自家兄妹结为夫妻。哥哥说,三个妹妹分别都比三个哥哥小一岁,这就是上天给他们安排的缘分,要让他们一家人永远在一起。

兄妹六个的文化层次都很低,听到哥哥的提议,弟妹们都觉得哥哥说得没错。这样一来,哥哥们不用发愁攒钱找媳妇,妹妹们也不用担心以后找不到好人家,一家人永远在一起,相亲相爱不分离。

兄妹们把这个提议说给父母亲时,父亲勃然大怒,这样的事情有悖伦理,作为父亲他必须制止。

但是,六个孩子们心中却很高兴,自认为大哥说得没错。于是,他们不顾父母亲的反对离家出走,到山上找了一个地方安居。

山里面人烟稀少,尽管知道这件事的村民们在背后对兄妹们指指点点,但六兄妹外出都避开他们,不愿意与他们接触,他们在山里自得其乐,过的挺开心。

但是后来的事就让兄妹几个痛苦不堪。六个兄妹组成的三个家庭都生了孩子,但他们的孩子不是畸形就是智障,没有一个正常的,这时候六兄妹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但为时已晚。

不顾社会舆论与妹妹成亲,原来兄妹二人没有血缘关系

不顾家人反对,承受着社会舆论的压力,和自己妹妹成亲的事,在清朝也有一例,而且被传得沸沸扬扬,因为这对父母后来的孩子功名显赫世人尽知。这个孩子就是清朝大臣李鸿章。他的父亲是富商之子李文安。

李文安家里有弟兄四个,他是父亲最小的儿子。因为天资迟钝,长到四岁还不会说话,父亲对他并不重视。

但是李文安学习很用功,虽然学习效率低,别人很早就学会的东西他要好久才能学完,但他能做到坚持不懈。俗话说勤能补拙,李文安相信这一点,他从来不放弃自己。

李文安有三个哥哥,没有妹妹。他的父亲外出时在半路遇到了一个被人遗弃的小女。当时小女孩感染了天花病毒奄奄一息,李文安的父亲心生怜悯,请了大夫给她治病并把她带回家中。

小女孩身体很好,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就好了起来。那时候天花病毒很难治愈,许多人都因此丧命。

这个小女孩大难不死,李家人觉得她是有福之人,于是李文安的父亲将小女孩子收为义女留在家里。

从那以后李文安就有了一个妹妹,也有了一个玩伴。反应迟钝的李文安和其他小孩玩不到一起,只有这个妹妹愿意陪着他,他很喜欢妹妹。

随着年龄长大,青年男女情窦初开,两个孩子之间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

李文安的父亲发现后开始并不同意两人在一起,后来经过父母商议答应了此事,二人虽是兄妹但毕竟没有血缘关系。

妹妹很小就来到了李家,外界并不知道李文安和妹妹没有血缘关系,很多人认为李文安太愚笨没有前途,找不到优秀的女子做媳妇,所以不顾伦理让自己的妹妹当媳妇。

而李文安却却不管这么多,他喜欢这个妹妹,两人之间又没有血缘关系,而且也得到了父母的允许,外人怎么说都无所谓。

兄妹二人成亲生下清朝重臣李鸿章

李文安和妹妹成亲后夫妻二人琴瑟和鸣非常恩爱,他们生了六个儿子两个女儿。李鸿章是二儿子。

李鸿章后来成为清朝重臣,是家喻户晓的大人物,他的成就离不开父亲李文安的培养。

李文安虽然天资比别人差,但他肯用功,勤学习,属于厚积薄发的人。成亲后在妻子的帮助下,他坚持苦读诗书,终于在37岁时考中了进士。

本来是李家最不被看好的儿子,反而成为李家唯一进入官场的人,李文安成了李家的骄傲。

初露才华之后李文安的运势一发不可抵挡,他以前三甲的成绩和曾国藩、林汝舟一同入朝为官,初入官场就被安排到刑部任职。

为官三年后,李文安被提拔为考官,开始监考会试。后来他又分别任职主事,外郎等职位。他的官位不断升级,最后成为朝廷御史。

李鸿章因为自身优秀而出名,但他的成名离不开父亲的培养和教导。为官后的李文安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他对自己的孩子更加强了教育,对李鸿章,不仅在学问上给他指导,还经常和他探讨为人之道,传授做人的道理。

李文安和曾国藩同时入朝为官,二人关系一直相处很好,李鸿章也拜了曾国藩为师跟他学习。

李文安中年以后才进入官场为官,但他教子有方,几个孩子都各有所成,尤其李鸿章最出色。

与李文安不同的是,李鸿章自幼天资聪明,学习效率非常高,他小小年纪就可以作诗对句,在跟随父亲前往北京时一路做了十多首诗被流传后世。

有父亲在朝为官,又有曾国藩这样的朝廷重臣为师,才华横溢的李鸿章少年时期心高气傲,十分傲慢。

曾国藩一是因为和李文安关系要好,另一方面也很看重李鸿章这个有才华的学生,对他很上心。在曾国藩的教导下,李鸿章的性格发生了改变,他的见识也更为广阔。

从组建团练开始逐渐名声显赫

太平天国运动开始后,清朝政府对农民起义军进行了大规模的镇压,曾国藩作为首席指挥官,负责军队调度。曾国藩让李鸿章参与军务,并将自己在编练军队时的经验和心得都教给了李鸿章。他对李鸿章期望很高。

太平天国起义军声势浩大,朝廷与起义军的对决如火如荼,曾国藩和李鸿章都回到家乡去做团练,在当地组建军事力量。

李鸿章接受了曾国藩的教导,在军事上也有天赋才能,他组建的团队训练有素,战斗力很强,成为抗击太平军的主要力量之一。

李鸿章和父亲一起回乡组建团练,因为父亲李文安在朝中也是文官,李鸿章参加科考后是在翰林院任职,所以父子二人都是被称为书生。

当时朝中有人嘲讽书生打仗“专以浪战为能“,“翰林变作绿林“。

而李鸿章对那些话视若罔闻,知错善改并能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在多年的训练之后,积累了经验,懂得了如何带兵,学会了用兵之道。

在与太平天国军队的多次较量中,李鸿章都获得全胜,并得到了朝廷的嘉奖。

功名显赫被排挤出局

但是,朝廷官员很多,李鸿章的官位升高就遭到了嫉妒,于是有人在皇帝面前弹劾,李鸿章被逼无奈只能选择隐退。

那年李文安逝世,李鸿章以为父亲守制为理由,隐居了五年没有参与政务。

太平天国打过来的时候,李鸿章不得不携带家眷逃亡,他到朋友家里寄居过,最后还是又找到了曾国藩。

曾国藩有心培养李鸿章,先让他在自己府中做了幕僚。他对待李鸿章如同师傅又如同父亲,改变他的心性、生活习惯,小事情也不放过,力图要把他培养成有力的接班人。

史书记载说,李鸿章心高气傲总是自以为是,曾国藩就故意让府中其他有才能的幕僚和他辩论,挫败他的锐气。

李鸿章爱睡懒觉,曾国藩每天早上起来用餐就规定必须所有幕僚都到齐之后才开始用餐,逼迫李鸿章不得不早起。

曾国藩发现李鸿章爱说大话哗众取宠,就对他谆谆教导,每次李鸿章遇到了挫折,又对他进行鼓励。

这样的良苦用心李鸿章都记在心里也非常感激,他说:我从师多矣,毋若此老翁之善教者,其随时、随地、随事,均有所指示,并说“获益匪浅”

曾国藩对李鸿章的教导是随时随地的,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就是亲生父亲也未必能做到如此用心细心。

尽管曾国藩在不断地磨砺李鸿章的棱角,让他成熟稳重,但李鸿章骨子里的行事果决也被曾国藩认为是优点。每次曾国藩有重要的事情犹豫不决时,李鸿章就在旁边分析利弊,几句话就给出结论。

代替恩师权倾朝野,签下不平等条约被世人唾骂

曾国藩死后,李鸿章在朝廷中的影响力代替了曾国藩,甚至超过了曾国藩。李鸿章是中国洋务运动的创始者,他用先进的理念,招商引进外国家的先进技术,在中国成立大量的工厂,促进了国内工业农业,信息交通等各方面的发展。

作为清朝的重臣,李鸿章根据慈禧太后的旨意与英法俄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被世人唾骂,留下了千古骂名。

从历史来看李鸿章功过参半。我们不去讨论他究竟是功臣还是罪臣,他的一生是轰轰烈烈的,我们在了解他的时候,也了解了他的身世,了解到他的父亲和母亲这段不平常的婚姻。

1 阅读:991
评论列表
  • 2022-07-25 23:14

    是能臣,可惜生错了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