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视察重庆,看到一剃头匠,激动大喊:司令,你怎么在这?

风云人物馆 2024-08-27 11:52:17

有这么一个开国上将,他的人生可谓传奇非常,跟彭德怀、毛泽东都有很深的渊源。、

他不仅是我国首任石油部长,还差点没有得到授勋。

甚至还沦为过乞丐,如此传奇的一个人,他的人生到底有哪些际遇呢?

重庆街头再相遇

重庆街头有一个白发苍苍的剃头匠,整天笑嘻嘻的,谁来都能聊两句,有人说他以前是大将军,但总是被老人否认,只说自己当过两年兵罢了。

这天重庆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一名从上级来视察的大官,大家都严阵以待,希望让这次视察完美无缺。

但让人奇怪的是,这名大官不想去重庆最繁华的地方,反而想去看看百姓们生活的街头巷尾。

“街头巷尾才是百姓真正的生活,那里繁荣才是真的百姓安居乐业。”重庆的领导也只能陪着他来到重庆的街头,没成想居然上演了一出旧人重逢。

“司令!你怎么在这!”只见他盯着一个街边的剃头匠久久不能回神,突然上前去喊对方司令,把在场的人都吓的不轻。

剃头匠看到他也很吃惊,两人的双手紧紧的相握,眼里沁着泪水,“我总算找到你了!”

谁能想到这名剃头匠就是曾经八路军129师青年抗日游击纵队的队长段海洲,这名来视察的官员更不得了,他就是李聚奎,是著名的开国上将。

李聚奎曾在八路军129师青年抗日游击纵队担任过政委书记,现在见到段海洲也是很激动,但更激动的是段海洲,他一直都默默的关注李聚奎,李聚奎的革命精神让他敬佩至今。

从段海洲的嘴里,大家才知道这个来视察的李聚奎是多么厉害的人物。

李聚奎是湖南安化人,虽然出生农民家庭,但从小父母对他的教育还是很重视的,用尽积蓄供他读了几年私塾,也让他成为了回来军中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

读了几年私塾后,李家的财力实在供不起李聚奎读书了,他就下来帮助父母务农,闲暇时候也去打打零工。

1926年,是改变李聚奎一生的一年,在镇上务工的无意间看见一则告示,上面写着:“当兵吃响,吃穿不愁。”

这时年轻的李聚奎正有一颗出门打拼的心,看了这则告示他立刻决定要参军入伍,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就回家和父母商量。

但李聚奎的父母并不同意,非常决绝的不同意他参军,但是李聚奎是个很有主见的人,其实他本名叫李进喜,是为了偷偷当兵自己改成了李聚奎。

他和村里的几个年轻人一拍即合,瞒着父母偷偷参军去了,等父母反应过来,已经不知道他到哪里去当兵了。

从此以后安化县少了个李进喜,但部队里多了个李聚奎,李聚奎也开始了他辉煌的一生。

军事奇才展锋芒

刚进部队的李聚奎被分配到独立第五师,李聚奎的营长就是大名鼎鼎的彭德怀,李聚奎生来要强,训练从不偷懒,还经常向其他战友请教技巧。

后来彭德怀升为团长,李聚奎凭借自己的表现也被提拔为班长,他自己都没想到会得到彭德怀的赏识。

其实彭德怀早就注意到这个默默努力的士兵,因为在当时那个年代,很多人参军只是为了混一口饱饭,真正有毅力,有抱负投身革命事业并不多。

李聚奎的表现让彭德怀很好奇,有一天把他召到身边询问他是为什么而参军,李聚奎的话让这个出生入死的大将都不禁红了眼眶。

原来李聚奎在私塾读书的时候,就已经明白现在的社会需要真正为民的人站出来,解救中国的老百姓,也需要有人站出来为这项事业献身。

“我的父母不同意我参军,觉得这不关我们老百姓的事情,但是我觉得,保家卫国每个人都有责任,大家都不站出来,那这个国家怎么办?”

彭德怀拍了拍李聚奎的肩膀,转身擦去了眼角的泪,他没想到军中有思想如此先进的士兵,当即决定把李聚奎放在身边教导。

可以说彭德怀对李聚奎的影响很大,但是如果不是李聚奎,说不定中国会损失彭德怀这员大将。

1928年7月中旬,彭德怀领导平江起义,由于军中一些士兵是刚刚参加革命,思想还不坚定,所以彭德怀经常开会演讲,希望能安抚人心。

但又一次开会,彭德怀正演讲的热烈,下面的士兵也聚精会神的听,突然有一个士兵站了起来,用手中的手枪对着彭德怀,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聚奎义无反顾的冲过去扑倒了彭德怀,让他逃过了一劫。

平江起义后,彭德怀的部队被改编为红五军,彭德怀担任军长,李聚奎也被提拔为排长,后来李聚奎也屡立战功,入伍仅仅四年就升任了团长一职。

1930年反围剿战争期间,李聚奎又凭借出色的表现赢得了毛主席的赏识。

当时毛主席带着部队去接应其他部队,彭德怀带着李聚奎驻守井冈山,但敌人趁着主力部队不在对井冈山发起进攻。

这次敌众我寡的战役十分的危险,在这次战斗中李聚奎非常勇猛,甚至带着人包围了对方的司令部,但还是不小心腿上受伤,被抬下战场的李聚奎不甘心,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要求。

“给我一个预备队,我保证能抓住对方的指挥官。”这可不是李聚奎说大话,他躺在担架上指挥战斗,仅靠一个预备队就抓住了国军师长张辉瓒。

毛主席知道后也不禁夸赞:“我这名湖南小同乡,是个铁骨铮铮的汉子。”

这次战役让李聚奎一站成名,1931年,李聚奎已经是红八师的师长了,在第四次围剿战争中,李聚奎又指挥部队活捉了对方的师长李明,也应次获得了一枚奖章。

1934年,李聚奎又担任红一师的师长,为红军长征开路,李聚奎率领队伍突破乌江、攻占遵义城、四渡赤水河、强渡大渡河,为掩护中央机关屡建奇功,没有辜负毛主席对他的期望。

但李聚奎也不是一路上都一帆风顺的,可就是他强大的心里和坚定的信念,才让他一路走到今天。

陷入低谷,信仰不变

1936年10月,李聚奎接到上级指派的建立河西根据地和打通远方的任务,这次任务非常艰难,驻守在甘肃的西北三马是响马出身,抵抗非常顽强,李聚奎也不得不谨慎行事。

所以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李聚奎指挥军队打了两场胜仗,但人数的差距还是让红军举步维艰。

敌人早已知道李聚奎是个心腹大患,下定决心要除掉他,在对方的进攻下,李聚奎率领的西路军几乎全军覆没,他自己也只能逃到大山里。

深陷祁连山的李聚奎并没有就此消沉,他心里想的都是未完成的革命事业,李聚奎下定决心要找到党,找到红军,到需要他的地方去。

就这样他带着一点干粮,一个指北针和一根拐杖开始了自己的流亡路,他一路向东,一边要饭一边留意红军的消息。

再次见到毛主席的时候,这个昔日的大将已经变成了乞丐模样,身上穿的破破烂烂。瘦的不成样子,但那双眼睛还是熠熠生辉,燃烧着革命的火焰。

再次见到毛主席,他没有喜悦,第一句话就是向党组织请罪,希望责罚他全军覆没之责,但大家都知道,那次战役不管是谁都无力回天。

党组织没有责罚李聚奎,但他自己对不住这么多死去的兄弟,接下来的日子他加倍投入精力到革命事业,绝不辜负死去的兄弟。

之后的李聚奎没有局限在前线作战,而是搞起了后勤工作,培养了一大批后勤骨干,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他被分配到第四野战区司令部担任副参谋长,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他借鉴红军时候的口粮,做出了炒面口粮,为抗美援朝的后勤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聚奎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1955年7月,毛主席决定大力发展重工业,石油开发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想来想去这个重任落到了李聚奎的身上。

李聚奎带着毛主席的期盼和一批骨干深入了大西北,决心发展好中国的石油事业,也是因为这件事,他错过了授勋大典。

因为他离开了部队,联系不上参加不了授勋大典,在这次授勋仪式上,连他的部下杨得志都被授予上将军衔。

杨得志的抱负能得到施展,这里面多亏了李聚奎,在第五次围剿战争中,李聚奎带着他远赴战场,又给了他率领红一团的机会,才让杨得志脱颖而出。

杨得志向上面反映自己的老首长没有得到授勋,但却得到联系不上的消息,后来李聚奎知道后连忙表示只要为党和人民做贡献,军衔不重要。

不过我们的党和国家并没有忘记这位老同志,在后面的补授大典上李聚奎成为我国五十七名开国上将中最后一名被授予上将军衔的。

李聚奎是一名舍己为人的好同志,不仅如此,他还给家人定下规矩,不允许打着他的名义做生意,牢记三项纪律八大注意,成为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他一直牢记着党对他的叮嘱,八十五的高龄还能默写出入党誓言,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就是这些舍己为人,信仰坚定的老前辈们一枪一枪打出来的,所以我们要加倍珍惜现在的生活。

0 阅读:58

风云人物馆

简介: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