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仪的创造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成地震仪的国家。早在公元132年(阳嘉元年)我国的伟大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测量地震的仪器,名叫候风地动仪。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东汉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他自幼勤奋好学,十六七岁时,曾游历三辅(现陕西中部)以后到京师洛阳,入太学读书,研究文学和科学。张衡不追求个人名利刻苦钻研创造了候风地动仪。
在东汉时期,我国境内经常发生地震。张衡纪录了各地地震的实际需要,并经过研究,终于发明了能测出千里之外地震的地动仪——候风地动仪。
候风地动仪是由精铜铸成的,外形像个大酒樽,顶上有凸起的盖子,周围有八条龙分别盘踞八个方位,龙头与下面八个铜蛤蟆相对。龙口各含有一个铜球,如果什么地方发生了地震,仪器受到震动,铜球就落在某方的蛤蟆嘴里,并发出激扬的响声,人们听到响声就知道地震了。并根据铜球落在某方的位置,查出地震所在的地方。
这架地动仪,经实际验证非常准确。当时它安装在京师洛阳一带,几次地震,地动仪龙口铜球都落了下来。如在公元138年,有一天候风地动仪的一条龙口的铜球落入朝西面的蛤蟆嘴里,发出了响声,但京都大地并没觉察振动,京师洛阳的学者都感到奇怪,引起了人们的怀疑。过了几天,有使者到京师洛阳报告,果然在离京师千里之外的陇西(今甘肃省东南部)发生了地震。于是大家非常赞佩张衡的候风地动仪的准确性。
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是科学史上的一项伟大的发明,比欧洲创造的地震仪要早17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