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前没有棉被,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明月松间照哦 2024-11-28 22:05:01

寒气渐浓,冬季已悄然袭来,在低温的摧残下,棉被、羽绒服等可是我们过冬的必备法宝。不管多么冷的天儿,只要往暖和的棉被中一钻,便就全身暖洋洋的,舒服的很,真的很难去想象,没有棉被的冬天将会是多么的无助。

可是,棉被在宋朝才第一次出现,那宋朝以前的古人,又是凭借着什么熬过零下几十度的寒冬?他们的御寒“法宝”又是何物呢?

新石器时代的火塘

对于原始部落的人来说,唯一的御寒方法就是火种。寻找大小合适的干燥木柴架成三角堆的形状,采用钻木取火又或是打火石等方式,点燃火星,引燃火堆,随后就得到了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我们的祖先就围在火堆四周,守着这团希望之火度过漫长寒夜。

有些时候,原始部落的族群还会挑选出形状大小合适的石块,仔仔细细地在火堆外围上一圈,从而更好的保护火堆,防止其熄灭。

时间来到新石器时期,这时先祖们已经有了新的生火形式。他们会在定居的屋子旁边挖上一个土坑,并在土坑的四周整整齐齐垒上一圈砖石。在坑里生火,不仅能有效防风,让火焰不易熄灭,还能将锅架在垒起的石块上烧饭,一举两得,极大的便利了先祖的生活。

后来,火塘也有了升级版本。人们会在火塘周围再挖个一土坑,埋一只陶罐进去,将炭灰和其他火种装入其中,需要生火时,直接取出来就能使用。

直到现在,仍有部分地区沿用着火塘,但已经和最初的火塘有了极大的区别。这些改变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我国悠久绵长的历史,它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取暖、烧饭的工具,更是时代桑沧变迁的见证。

火焰取暖的发展

春秋时期,小型火盆出现,将炭火置于铁制的火盆之中,就能达到取暖的效果,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挪动转移,十分灵活方便。

可是,这种小火盆的取暖效果并不显著,稍微离远一点便感受不到任何暖意,哪怕屋中放置了火盆,却仍旧冷如冰窖,显然并不能满足人们对取暖的需求。

于是,“烧地卧土”的取暖模式应运而生。人们先将地面烧热,然后直接坐在地面之上,热量就源源不断地从身子底下涌上来,十分舒适。就是,不太雅观,不怎么符合古人的追求。

烧土卧地这一形式也是后来“地暖”、“火炕”等的前身,不过那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由于对这一取暖模式的不满,秦朝时,匠人们研究出了新的取暖设施:壁炉。

最早的壁炉高与深皆为1米左右,宽1.2米,由泥土砌成,炉腔被设计成不规则的球形,炉口还有专门用来盛放灰烬的土坑。

取暖之时,将柴火从炉口填入,火焰就会在炉子中充分燃烧,取暖效果卓绝。

此时的取暖设施已经较为完善了,可古人对取暖的追求可远不止于此。

花椒涂墙

经常看古装电视剧的人,应该都听说过“椒房殿”的名字,它在《美人心计》、《芈月传》等电视剧中都多次出现过,这可是皇后才能居住的寝宫,历史上,吕雉、窦漪房、陈阿娇等都曾居住过椒房殿。

椒房殿的名字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写实”的。

西汉时期,人们发现花椒性温,将其捣碎后与泥土混合在一起,涂抹至墙壁上,不仅有良好的保温效果,还能令整间屋子都充斥着花椒的清香。

皇后身份尊贵,她所居住的寝殿当然也要极好才是,于是便用花椒树的花朵制成粉末,粉刷在殿内的墙壁之上,椒房殿也因此得名。

要说起使用花椒涂抹墙壁取暖最典型的建筑,那当属西汉未央宫里的“温室殿”,其奢华程度着实令人瞠目结舌。

只可惜此法成本甚高,一般的大户人家都用不起,必须要那些百年大族或是皇亲国戚才有如此底蕴,大多数人都是与之无缘的,只能靠想象才能享受一下传说中暖和又香气扑鼻的椒房。

便携式取暖装备

木炭的出现令古人的取暖方式更加多样化,于是,他们又有了新的追求:在屋子里烧起壁炉取暖固然绝佳,可若是要外出,还是要受冻,能不能发明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供暖工具呢?

唐代时期,卧褥香炉横空出世。这种香炉呈小巧的球形,中间镂空,雕饰着复杂绝美的图案花纹,中间有能存放木炭的容器。

这么看来,似乎也平平无奇,可它妙就妙在无论如何旋转,盛放木炭的容器都会始终处于水平状态,让木炭没有丝毫逃脱的可能。

这神迹的背后,是古代工匠的大智慧。这香炉由几个轴心线相互垂直的金属环构成,无论外面的那圈怎么旋转,位于中心区域的圆环都会由于重力原因,保持着水平的位置。现在市面上一些号称“怎么甩也不会撒”的宝宝饭碗就是采用了这种构造。

手炉的出现深受大家闺秀们的喜爱,一度成为她们的心头至宝,有此“神器”,哪怕是深冬出游也不怕冷了。

既然手炉有了,那脚炉也必不可少。宋代时,工匠们做出了可以放在脚下取暖的脚炉,它也有“汤婆子”等有趣的名称。

脚炉一改传统用火取暖的方式,它通体由铜制成,导热性极好,晚上入睡时,向其中灌入热水,就能达到取暖的效果。

宋代的黄庭坚曾有一首描写脚炉的诗:“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天明。”除了脚炉的好用,诗句还透露了另一个信息:脚炉价格昂贵。

没错,无论是前文提到的椒房,又或者是这里出现的手炉、脚炉,都不是普通老百姓能负担起的。那买不起“取暖神器”的平民百姓,又该怎样熬过寒冬呢?答案是:纸裘。

楮树皮坚硬厚实,普通老百姓将它煮熟后加入胡桃和乳香使其变得柔顺,再将其

压实,裁剪成衣服穿在身上,这就是纸裘。虽不及达官贵人的宝物好用,却是古代平民冬日出行的必备良品,不仅结实耐穿,还有极好的防风效果。

结语

宋代以前的人们虽然没有棉衣,却有着大智慧,依靠这些稀奇古怪的取暖方法,他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冬。

明清时期,取暖工具再次进化,建筑师们根据烧地卧土发明了火地取暖法,也是如今被广泛使用的地暖和火炕的前身。

他们会事先在紫禁城下面铺设密密麻麻的火道,寒冬来临之时,就在灶口处点燃炭火,这样一来,煤炭燃烧所产生的热气就会顺着火道源源不断涌入宫殿地面。

更有造型奇特的“暖椅”,要在普通椅子的基础上加装一个抽屉,就安在座位下面,其中塞入炭火,据说坐在上面全身都暖洋洋的,就是不知道屁股烫不烫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取暖工具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无论材质、供暖方式如何改变,核心的灵感却是从没变过,现如今的供暖工具大多数都以古时的工具为原型,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文化传承呢?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