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组装麻烦,靠近前线打击危险,可能会被其他无人机取代

坚果甜瓜 2024-07-30 07:02:52

刚看了一段视频,俄军“柳叶刀”小组在前线某个树林执行任务,操作人员搬出了一箱配件,一个个部件进行组装,经过数分钟努力,一架完整的“柳叶刀”从零件变成了整装待发的巡飞弹。在输入ZALA侦察无人机确定的乌军坐标数据后,马上发起攻击,毫无疑问的准确命中目标。

(树林组装“柳叶刀”巡飞弹)

关注俄乌危机的网友就知道,从2022年俄乌危机初投入作战,“柳叶刀”攻击M777榴弹炮三不沾,到2022年秋季赫尔松右岸保卫战,“柳叶刀”不断地摧毁乌军反击各种装备,到了巴赫穆特战役,乌军2023年夏秋反击战,如入无人之境杀伤大量乌军装备,各种欧美电子干扰系统用处不大。

到6月底,俄罗斯国防部公布,“柳叶刀”已完成第2000次可记录的视频打击过程。这么辉煌的打击纪录,看起来了不起,但是呢,却出现了很多隐忧。

(树林组装“柳叶刀”巡飞弹)

“柳叶刀”巡飞弹在前线需要面包车拉着,在树林组装,至少需要10分钟以上,之后还要操作打击。“柳叶刀”初始版航程45公里,现在加强版是70公里以上,用得不多,还是常规版最多。如果俄军要在交火线后方10公里操作,就可以打击35公里以上的乌军目标。为了增加远距离打击效果,往往更靠前打击。

现在乌军各种无人机产量和质量上来了,无人侦察机往后飞的更远,FPV距离可以达到15-20公里。虽然俄军防空系统可以打击很多侦察无人机,一旦无人侦察机有漏网之鱼,“柳叶刀”和ZALA操作小组被锁定,火炮,或者FPV 击中的案例现在在增加。

(树林组装“柳叶刀”巡飞弹)

所以,跟火炮的使用一样,前线需要更快的无人机打击方式。战争开始初,俄乌双方都是炮兵排,甚至炮兵连作战,一大排火炮狂轰滥炸,非把目标周围打成火星表面一样。后面随着制导炮弹的大量出现,双方的火炮基本上是单打独斗,在无人机确定坐标后,马上进入射击阵地,打了就跑。

乌军现在模仿“柳叶刀”也造出了自己的“柳叶刀”巡飞弹,各种反制措施增加,俄军的“柳叶刀”需要组装几分钟,加上操作,危险系数提高,势必会减少“柳叶刀”的使用,至少会减少在前线后方距离比较近的地方使用。

(双方侦察无人机无处不在)

而侦察无人机ZALA航程达到了120公里以上,这点是不必担心的。

在无人机打击方面,从目前情况看我觉得有三个发展方向,是俄军在着手解决的。

(FPV的电池比以前要打不小)

第一,提高FPV的航程,取代部分“柳叶刀”打击近距离目标的工作。FPV用一个手提箱就可以携带,组装迅速,电池从以前的一块100克的包装黄油大,变成比很多手机包装盒大了。

研发的“食人鱼13”FPV,可以携带15公斤弹药,飞行15公里进行猎杀,在前线几乎可以摧毁一切装备和掩体。取代“柳叶刀”的近距离打击,理所当然,“柳叶刀”最大带弹量现在5-8公斤。

(这种电池就已经达到可怕的级别)

第二,研发了小号“天竺葵”巡飞弹。从2022年底开始,这种“小摩托”巡飞弹航程达到了1000公里以上,现在可以在俄本土发射,直接打击乌克兰西部多瑙河沿岸的伊兹梅尔河港。这种武器的先进性,让大多数乌克兰的能源电力设施被摧毁。

现在,俄军前线出现了小型“天竺葵”巡飞弹,外形跟“小摩托”一模一样,只是比例更小,航程短,专门用于前线攻击。这种射程比起“柳叶刀”最新型号都高很多的,意味着可以更远的距离发起攻击,而且可以通过卡车连续发射。

(小型“小摩托”)

第三,“柳叶刀”开发出了攻击模块。有点类似“海马斯”模块,可以迅速发射多枚“柳叶刀”,不需要组装,打了就跑。

战场讯息万变,各方不断推陈出新,各方的应对之策有有待观察。

2 阅读:391
评论列表
  • 2024-07-30 22:26

    结合人工智能,自主识别坦克,装甲车,火箭炮等攻击。 大多数情况下就不需要远程通讯了。

  • 2024-07-31 01:04

    柳叶刀的芯片是美国民用芯片吗?

坚果甜瓜

简介:爱好是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