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台积电创立纯晶圆代工模式,可以说改变了芯片行业,毕竟不是谁都有实力采用IDM模式,就是设计、制造、封测和销售一体化,因此催生出不少芯片巨头。
华为海思、高通、英伟达、苹果等都依赖台积电、三星代工,但后来美方实施芯片禁令,台积电停止代工,海思份额一度归零。如今,海思归来,国产芯也爆发了!

先不说芯片制造,单单突破手机SoC芯片设计已非常不易,毕竟其集成度太高,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就集成了上百亿颗晶体管,制造出来不容易,设计出来也很不容易。
因此,全球手机SoC芯片厂商并不多,手机厂商中只有华为、苹果、三星,专门的供应商也主要是高通和联发科,中企紫光展锐后来也可以了,还有谷歌也开始入局。
其中,华为海思算是进步非常快的一家,尽管麒麟自用,但国内份额一度超过高通。

海思设计的麒麟系列芯片,其性能水平可跟苹果A系列、高通骁龙媲美,某些方面甚至实现超越,就比如率先集成5G基带,高通晚上了一年半,苹果至今未能实现。
华为手机能够冲进高端市场,也得益于麒麟芯片性能领先。后来因为美方制裁无处代工了,麒麟9000成为绝唱,但依很能打,华为凭借库存芯片继续维持手机业务。
不过终不长久,海思市场份额逐渐归零,后来因为芯片短缺,还不得不将荣耀剥离。

虽然华为面临芯片严重短缺,海思份额归零也没了收入,但并没有因此妥协,反而静下心来思考如何解决,余承东曾表示,之前过于相信全球化,没有布局芯片制造。
近几年,海思几乎音讯全无,但华为也一直在支持其研发。用任正非的话来讲,让海思团队去攀登珠穆朗玛峰,我们在山下要保障供给,要把粮食源源不断地送上去。
结果海思不负众望,仅用了3年多时间就实现自研麒麟芯片回归,开始王者归来了。

去年8月底,华为Mate60系列带来了麒麟9000S,近期推出的Pura70系列,又带来了麒麟9010。另外,据说还有多个型号的麒麟,不仅手机,平板、电脑都用上了。
随着麒麟芯片回归,海思的出货量迅速增长,全球手机SoC芯片市场格局面临洗牌。
近日,知名机构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处理器市场报告,海思重新进入排名,按销量的话,以800万颗排名第六,按销售额的话,以60亿美元排名第五。

不仅海思,另一家中企SoC芯片厂商紫光展锐的表现也非常好,这一季度出货量达到2600万颗,同比增长高达64%,这可是除海思外,SoC厂商中增长速度最快的。
其实,海思、紫光展锐只是代表,背后的大陆供应链进步才是重点。据媒体消息,今年第一季度我们大陆芯片总产量达到981亿颗,同比增长约40%,创下历史新高。
由此可见,大陆芯片产能增长,进口陆续减少,出口不断增加,国产芯开始爆发了。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芯片进口金额4397亿美元,2023年降到了3494亿美元。减少了近1000亿美元,美企恐怕要承受损失,毕竟出货量占全球一半左右。
近期,美方又撤销了高通、英特尔的4G芯片出货许可,损失变得越来越大,美企有点坐不住了!英特尔本来就承受了不少损失,对此直接表示,其销售额将受到影响。
另外,在麒麟回归后,苹果销量持续下滑,近日宣布iPhone 15系列史上最大降价。

要知道,苹果手机之前根本不屑于参与促销活动,因为人家定位于高端,向来不愁销售,如今却因为销售压力,开始放下身段了,之前可从未进行过如此大力度降价。
如今,海思重新回归,虽然现在排名还不靠前,但被制裁前,海思的销售额曾进入前三,仅次于联发科、高通,还排在苹果前面。因此,华为海思的上升空间还很大。
随着华为手机出货量的提升,海思很快会超过三星、紫光展锐,超过苹果也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