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场上,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前两名台积电、三星,第二梯队是三至五名中芯国际、联电、格芯,第三梯队是华虹集团等第六至第十名。
多来年,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企业的排名整体变化不大,仅是小范围调整。但近两年的变化就有些大了,三星也没有料到,下滑如此严重,竟然会被中芯给集体超越了。

近日,知名机构TrendForce公布了最新报告 ,关于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企业的营收排名。毫无意外的是,台积电依然以较大优势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还升到了67.1%。
其实,全球芯片形势尚未完全恢复,台积电之所以能够实现大幅增长,主要还是受益于先进制程,因为技术领先、工艺稳定,获得了英伟达、苹果、高通等的大量订单。
最重要的还是AI产业高速增长,英伟达AI芯片需求大增加,助推了高阶晶圆增长。

最惨的就是三星了,如今第一梯队的地位快要不保了。之所以能够排到第一梯队,还是因为之前的实力,前些年台积电的市场份额占比在50%左右,三星还能占到18%。
当时,中芯国际还排名全球第五,和联电、格芯差不了多少,市场份额都在6%左右。
也就是说,台积电和三星是唯二两家市场份额在10%以上的企业,所以把他们称为第一梯队。但如今三星份额下滑到10%以下,仅剩下8.1%,跟台积电差距越来越大。

要知道,之前仅三星一家的市场份额,就足以顶得上我们大陆所有晶圆厂。之前,尽管在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企业中,我们有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合肥晶合三家入围。
但三家合计的市场份额不到8%,根本没法跟三星相比。随着形势不断变化,这个情况就突然反转了,我们晶圆代工产能不能提升,三家合计的市场份额一度超过10%。
这次统计结果,三家合计的市场份额虽然只有9%,但已经超过了三星8.1%的份额。

之所以会出现这个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大陆芯片进步明显。由于美方近几年发起芯片限制,彻底激起了大陆芯片突围的决心,于是重点加速扩建成熟制程芯片产能。
仅中芯国际一家,就连续投资了1700亿元,在京深沪津四地建了4个成熟晶圆厂。
结果芯片产能大幅提升,众多中企开始转向国内晶圆厂,中芯国际营收不断增长,连续多个季度超过联电、格芯成为全球第三,如今份额5.5%,跟三星差距仅为2.6了。

另一方面就是三星的先进制程不太给力。近几年,看似三星在晶圆制造技术上面跟上台积电了,7nm和5nm制程实现同步量产,3nm制程还领先台积电半年实现量产。
但问题是,三星的先进制程良率却上不来,即使良率提上来了,还会出现发热严重等问题,这就导致了大客户高通、英伟达的出走,纷纷放弃三星,转单到台积电代工。
结果导致三星的先进制程产能不足,前段时间就有消息显示,吹掉了30%先进产能。

在这种情况上,三星在先进制程方面竞争不过台积电,在成熟制程方面又竞争不过我们大陆晶圆厂,即使提前降价抢订单也不行,因为三星的成本根本没法跟我们相比。
这就导致三星芯片代工的订单严重不足,市场份额也就越来越少,未来情况更严重。
之前三星代工非常厉害,能够和台积电一争高下,甚至一度超越,还是因为有梁孟松博士在,但如今这位技术大拿已经加入中芯国际,我们代工技术水平自然成长很快。

对此,有外媒直接表示,晶圆代工情况反转了!恐怕三星也没有料到,如今竟然沦落到这个境地,第一梯队的地位都难保了,从占台积电份额三分之一到现在八分之一了。
值得一提的是,美方芯片限制不仅没有阻挠了大陆芯片发展,反而加速了大陆芯片产业的突围。如今我们成熟制程实现主导,先进制程也开始突围,产业链也越来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