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断解放军“下饺子”,美国从三大领域阻击中国,不料下一秒就尴尬了!中国反制早已就位!
日前,美国宣布决定对中国的造船、海事和物流等领域实施“严厉制裁”,目前处在征求公众意见的阶段。
这可以说是一个难得的拜登政府对华打压战略的延续。
美媒透露,这次美国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打断”中国海军的“下饺子”进度。
具体措施包括对所有中国船只征收额外港口费以及对中国建造的船只加征关税。
白宫的算盘是,通过这些手段让中国造船业的成本大幅上升,使得它在全球市场上接不到订单,从而逐步缩小整个行业的规模。
简单来说,美国希望通过提高中国造船业的成本,让它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最终影响到中国海军的发展。
这当然是为了迎合某种保护主义情绪,因为众所周知,美国的造船业早已失去了竞争优势。

根据彭博社的报道,美国每年建造的船只不到5艘,而中日韩三国几乎垄断了全球的造船市场。
但是,说实话,这种措施更像是一场“碰瓷表演”。
特别是只针对中国造的商船收取额外费用,显然是一种歧视性的行为。美国如果以为这样就能复兴本国造船业,那真的是找错了方向。
更何况,这样的政策对全球海运供应链都是一种打击,导致的物流成本上涨最后还是会由美国消费者买单。
按照美媒的说法,基本就是在这一措施被公布的下一秒,美方就直接被打脸了。
中国直接甩出了一份数据详实的声明,这份声明指出,中美之间的海运中超过六成是由中国船只提供的,而剩下的部分基本上没有美国自己的船队。
令人意外的是,这里面反而有不少是由中国船企参与的。
这就意味着,如果美国坚持收取港口费,那么最终这费用将会转移到美国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影响的其实是美国消费者自己。
《华尔街日报》和其他一些美媒对此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发现这种政策对中国造船业的影响其实微乎其微,但美方的航运、港口以及码头运营商和工人的利益却可能遭受重大打击。
因此,美国国内相关利益群体正酝酿前所未有的反对行动。

与此同时,《防务新闻》等军事媒体看到了白宫的另一个失误:为了应对美国的制裁,中国可能会增加对军舰建造的投入,以平衡民用和军用船只建造的产能损失。
比如,中国本来计划在第二批055型驱逐舰中建造8艘,但为了减少因美方施压导致的损失,这个数字可能增加到16艘。
根据华盛顿情报人士的最新消息,055型驱逐舰的建造数量可能至少增加到12艘,而052D型驱逐舰的新批次计划将使总数达到惊人的40艘。
这一切都让白宫显得更加尴尬,因为他们的政策不仅没有削弱中国的造船能力,反而可能刺激其军事发展。
实际上,美国的单边政策的合法性早已备受诟病。
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美国频频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进行调查。
我商务部表示,自去年3月以来,中美间已经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多轮沟通。在这些谈判中,中方反复强调对于301调查的明确立场,并提供中方立场非文件,敦促美方理性客观地处理相关问题,而不是将自身产业发展困难归咎于中国。
然而,美方似乎执意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从全球范围看,美国这种行为也遭到了众多世贸组织成员的反对。

世界贸易组织(WTO)早已裁定美国对华301关税违反多边规则。近年来,美国常常以“去风险”为理由,实际上却是在推行一种包装好的保护主义策略,试图通过“友岸外包”来重构全球供应链,符合其自身狭隘的利益诉求。
美国国内政治压力让其政府滥用301调查手段,对多边贸易体系造成进一步破坏。这些政策制定所引发的反对声浪不仅在国际上存在,美国国内也有很多批评。
历史一再证明,“小院高墙”、封闭和对抗并不能遏制中国的发展,反而促使中国修补其供应链,激励中国增强产业韧性。
美国媒体报道称,某些华盛顿决策者似乎希望看到的是美国制造的商船充斥港口的“美丽风景线”。
然而,他们忽略了全球海运的稳定与繁荣有赖于多元化的渠道和运营商。
因此,美国相关部门在开展公众意见征询时,希望这不仅仅是走过场,而是真正听取不同声音,为制定更加合理的政策提供参考。
美国政府开放一个月征集公众意见,希望这个过程不要成为华盛顿政治运作的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