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历史连载205-曙光-中科曙光(603019)的历史-1993年成立

我是通信人时游 2024-06-06 06:08:26
IT历史连载205-曙光-中科曙光(603019)的历史-1993年成立

曙光,1993年-至今

1990年3月: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中心成立,主任是曙光公司额创始人-中科院计算所李国杰。

1993年10月:投资少(直接研制经费200万元)、研制周期短(正式开发到成果鉴定一年半)、产品化程度高的曙光1号通过国家863技术鉴定,达到90年代初的国际先进水平。峰值定点速度每秒6.4亿,主存容量最大768MB。

曙光成立的故事:

1993年:北京市曙光计算机公司成立,注册资金1000万元。1994年1月:国家科委决定:将曙光一号推广列为重大科技产业工程。曙光产业工程的第一步目标是积极融资成立对发展我国高性能计算机有举足轻重影响的曙光。曙光一号被评估知识产权价值2309.3万元,开展融资成立公司事宜。1994年8月:曙光一号的融资活动进行高峰期。智能中心的领导决定成立基于原曙光一号组人员的曙光计算机部,开始人员招聘、后续产品开发(基于PowerPC芯片的曙光天演)以及曙光一号生产与销售的支持工作等。当时陆续开展的研发工作包括基于曙光一号的Internet 服务器、曙光机的智能网 SCP 平台、PowerPC SMP升级服务器、双机HA高可用系统等。电子部领导的意见,做为以振兴民族计算机工业为己任的曙光最好先办成国内合资企业,北京市曙光计算机公司以曙光一号2000万元无形资产入股,吸引5500万元现金入股(其中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2000万元、广州白云山企业集团2000万元、国家科委通过深圳桑夏公司投资1000万元、中国科拓高技术公司500万元),以7500万元注册资金,成立公司。1995年6月:深圳市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在深圳市注册成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李国杰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

1995年:北京无线电仪器厂应用技术部工作的历军调入中科院计算所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研发部,主要从事"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计算计"的开发和系统调试工作。

1995年5月11日:峰值运算速度15亿次/秒的曙光1000通过国家鉴定。

1995年:李国杰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5年:曙光做了康柏PC代理,当年销售额4000多万元,成为当时主营收入。

1996年:国家863计划设立“国产服务器推广和应用”专项,曙光承担RISC架构服务器的研发。

1996年8月27日:北京曙光天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开始走产业化道路。李国杰要求曙光“断掉”对中科院计算所心理上的依赖,曙光团队搬到中关村水磨西街安静的四合院里,专注研发高性能计算机和服务器。

1996年:曙光总裁历军视为曙光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重大转折:国家科委和天津市领导的支持,曙光拿到天津信息港的第一份大订单-几百台曙光天演UNIX小型机,使曙光迈出了从科研到市场的第一步。曙光机用户群发生本质变化:从科研、教学领域开始转向商用关键任务领域。

1996年:曙光销售额2000万。

华为和联想进入又退出曙光的故事:

1997年华为2000万元入股曙光,最后由于原股东的反对又撤了回去。联想随即进入曙光,随后也因同样原因退出。

1997年:曙光天潮1000A落户辽河油田。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首次独立进入市场,实现了国产高性能服务器商品化的零的突破。

1997年5月:曙光推出基于Intel、AMD处理器X86架构的“天阔”PC服务器。

1997年:以曙光一号技术为源头,智能中心与曙光逐步发展出两个系列的产品曙光天演UNIX 服务器系列及曙光天阔PC 服务器系列,已达20多个品种。

1998年:曙光成功中标铁道部TMIS铁路管理信息系统项目,负责向10个大型货运站和3个编组站改造项目提供天演UNIX小型机,成为国产小型机在铁路行业货运系统成功应用的第一例,结束国际性招标“中国人搭台,外国人唱戏”的尴尬境地,打破外国品牌机长期以来在我国铁路行业中一统天下的局面。

1998年底、2000年初和2001年初:相继推出曙光2000-I、曙光2000-II和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美国计算机权威学者参观峰值速度超过 1100亿次的曙光2000-II后,给美国政府的报告指出,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研制已从落后走到非常接近西方的水平。曙光3000 超级服务器的峰值速度每秒4032亿次。

1999年12月:曙光董事长和总经理李国杰担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辞去曙光总裁职务,中科院计算所专家龙芯联盟秘书长田大庆接任。

2000年11月:曙光推出天阔I220S,成为天阔系列发展历程中的第一道分水岭-走出OEM、自主研发。

2000年:曙光销售额突破1亿,销售40多套曙光2000服务器,占20%市场份额。

1997~2000年:曙光利润分别为350万元、500多万元、700多万元和1700万元。

2001年:曙光推出2万元的服务器,并从多年的直销模式改成分销。

2001年3月:曙光形成天阔、天演、天潮三个系列二十多种型号服务器,净资产超1亿美元。曙光超级服务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20%,两年内还将投入3亿元以上,用来推广曙光服务器。

2001年:曙光发布天潮1700机架式集群服务器,获得巨大商业成功。2003年4月,第1000套天潮1700下线并交付用户使用。

2001年10月:曙光推出的中国第一个服务器行业标准SUMA(可扩展性Scalability、易使用性Usability、易管理性Manageability和可用性Availability)

2000-2001年初: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相继给曙光派来两任总裁,曙光业绩剧烈下滑,费用却大幅上升,公司一度濒临崩盘。

2001年3月:历军被曙光董事会任命为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总裁。

2001年:曙光内部分歧严重(历军认为曙光必须以大型计算机和服务器两条腿走路;副总裁田大庆为首的销售团队主张走务器系统集成路径),人员流失,连丢五标,总价值超2000万元。希望走系统集成路径的团队从曙光剥离,曙光创新科技公司成立,一年后倒闭。

2001年11月27日: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在北京市注册成立,历军担任总裁。

深科技重组曙光、香港上市的故事:

2000年:深圳市政府下文重组曙光。2000年9月:深圳市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下属的深科技通过配售新股筹得2亿港元,正式宣布欲收购曙光。2000年: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国杰院士的文章《曙光之路----曙光计算机研制与产业化十年总结》表示:国家财政部和证监会批准同意曙光在香港主板市场借壳上市。上市后,公司净资金将超过一亿美元。2001年3月8日:深科技2.15亿元收购曙光信息全部权益完毕。名义是深科技收购曙光,实际是曙光信息借壳上市。原持股36%的北京曙光在深科技的股份变成7%;深科技(加上深国际)股份达到20%,成为第一大股东。2001年6月13日:深科技成功以曙光项目配股2亿港元。李国杰说“这对于曙光发展信息产业有极大帮助。”深科技称:“今后集团会积极物色优质高科技投资项目,而以曙光全系列服务器为本集团核心业务。”2001年6月上旬:曙光召开董事会,决定撤销曙光信息公司工商登记和全体董事会成员。曙光信息将不复存在,原曙光董事会成员变成深科技的董事。深科技的董事长仍为深圳市国资办主任李黑虎,总裁为龚汉斌(身兼深科技和曙光的总裁)。股金7500万元的曙光信息由变身为拥资10亿的深科技。2002年10月:5家股东全部退出深圳市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公司更名为曙光信息产业(深圳)有限公司,中国曙光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2002年春节:曙光向中科院计算所借钱为员工发工资。“那时真是勒紧裤腰带。” 历军说。

2002年:曙光推出基于国产处理器“龙腾”的服务器,填补我国空白,当年销售额跃升为5亿。

2003年8月:曙光与AMD结成战略联盟,推出AMD Opteron处理器的天阔A系列64位服务器,开启曙光与英特尔和AMD“开放式合作”新模式,成为曙光天阔PC服务器发展史的第二道分水岭。

2003年:曙光第1000套超级计算机交付用户。

2004年6月:每秒运算11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曙光4000A研制成功,落户上海超算中心,进入全球超级计算机前十名,从而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第三个能研制10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

曙光夺回控制权的故事:

2001年到2005年:曙光只获得母公司深圳科技2亿并购费用中的5000万元,此后便沦为提款机。“他们融资10亿港元,但从2001年到2005年,他们每年只管从这边将利润拿回母公司,基本没有钱投入。”李国杰说。2004年前后:深控股将曙光股份转卖给一家香港私人企业,曙光由此沦为“孙子公司”,而无资格享受资本市场红利。李国杰回忆,这家香港企业已就转卖曙光公司进行实质性谈判,标价2亿元左右。但由于买方仅出资1.8亿元,双方一度陷入僵持。李国杰找到历军等人,并秘密通知各事业部平台的员工,一旦大股东宣布改组公司,那么所有人都集体跳槽。2005年7月:中科院计算所与天津高新区宣布共建曙光系列高性能计算机产业基地,实现曙光4000A和曙光4000H的产业化,总投资6.6亿元。2006年3月7日:天津曙光计算机产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李国杰担任法人和董事长,历军担任总经理。李国杰飞至深圳与香港企业展开谈判。“赎回”底线9000万元,对方咬死2亿元。“我最后直接摊牌。”李国杰向对方表示如果后者不同意,那么就以剩下的库存冲抵,至于员工愿不愿意继续留任,他自然也无能无力。2006年:曙光最终以9500万元夺回控制权。在天津基地,曙光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历军宣布对公司进行股改,即实行骨干员工持股的新政策-这是影响曙光未来十年发展的重大决策。

2005年:历军力排众议成立刀片产品部,开展对“第二生命线”的攻坚。

2006年7月:占地面积60余亩的曙光天津产业基地落成投产。第2000套曙光高性能计算机成功下线。

2008年:推出中国首款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曙光5000。

2009年6月15日:我国首款超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曙光5000A启用开通。

2009年9月:李国杰在下文中说:2000年8月以前,曙光一直在7500万元(包括2000万元无形资产)注册资金范围内运作,没有大手笔地进行资本运作,也就没有财力进行必要的公司和产品品牌宣传,也不敢做先亏损两三年再大发展的高技术公司发展计划。

2009年:全国首创了“城市云”概念并注册商标。

2009年12月:曙光在成都建立了国内第一个云计算中心

2009年:首次占据中国高性能计算机TOP100排行榜市场份额第一。

2010年:推出中国第一台、世界第三台性能超过千万亿次的“星云”超级计算机。

2010年12月31日:天津曙光计算机产业有限公司完成股改,更名为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4月1日:曙光正式换标,迈向国际化的路程。

2012年3月28日:中科曙光正式入驻中关村软件园。

2012年6月:北京曙光天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更名为曙光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2013年12月19日: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和曙光公司联合举办“曙光一号”高性能计算机诞生20周年纪念活动。

2014年4月:在“863”计划和“核高基”的专项支持下,曙光成功研制出基于国产龙芯处理器的最小体积全自主知识产权计算机-曙光龙腾L200:龙芯3A四核/3B六核处理器、中标麒麟、中科方德等国产桌面操作系统。

2014年10月22日:曙光正式推出基于龙芯芯LoongSon3B处理器+国产操作系统的L620-G15、 L640-G15、TC4600L三款服务器产品和一款L300-G10桌面办公终端产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划时代的服务器产品。

2014年10月24日:曙光做为大股东投资的天津海光先进技术投资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金3亿元。随后跟AMD成立合资公司海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AMD授权x86技术。

2014年11月6日:经过三年的努力,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中科曙光、603019),A股中第一只HPC(高性能计算)股。

上市后的中科曙光在A股迎来了连续22个交易日的“一”字涨停,一个月时间,股价较发行价上涨十倍,瞬间跻身2014十大牛股之列。

2015年5月25日:创始人李国杰卸任法人,继续担任董事长,总裁历军担任曙光信息的法人。

2015年:中科曙光数据中国暨"百城百行"全国巡展。

2015年10月30日:中科曙光与VMware宣布成立合资公司。

2016年4月13日:中科曙光与VMware宣布成立合资公司中科睿光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并发布两款产品,包括虚拟化软件及云操作系统。

2016年:国内首批液冷服务器-曙光TC4600E-LP完成量产投入使用。

2016年:曙光总裁历军获得CCF颁发的计算机企业家奖。

2016年CCF理事长高文为历军颁发计算机企业家奖

2016年7月4日:宣布正式启动E级高性能计算机原型系统研制项目。

2016年:推出全球首款亿级并发云服务器“星河”。

2017年4月:曙光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前身为北京曙光天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更名为曙光云计算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中科曙光通过竞拍加码持有海光信息,持股比例从26.46%上升为 36.44%,稳居第一大股东。

2018年10月:曙光E级原型机系统完成交付。

2018年11月:全球超级计算大会SC18,中科曙光预发布集多项最新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硅立方高性能计算机-全球首款采用浸没式液体相变冷却技术刀片服务器的HPC系统。

2009-2018年:共计9度获得中国高性能计算机TOP100排行榜市场份额第一。

2019年6月:中科曙光被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纳入“实体名单”

中科曙光2019年的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2.07%、6.70%,较上年的18.30%、5.16%上升3.77、1.54个百分点。

2019年7月:中科曙光的股权结构

2019年9月14日:中科曙光举行中国首套商用浸没式液冷服务器交付仪式,顺利将I620-M20浸式液冷服务器交付予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1-2019年:中科曙光的业务发展

2020年7月6日:曙光发布新Slogan“曙光很近,理想不远”

2020年8月:中科曙光发布第五代云计算操作系统Cloudview 5.0。

2020年12月15日:中科曙光发布行业内首个“全国产云”

2015-2020年:中科曙光高端计算机销量从12.57万台增至24.36万台,五年增长93.79%。存储销量从9570台增至15296台,五年增长59.83%。

2021年4月:曙光发布2020年报

2020年中科曙光销售24.36万台高端计算机,相比五年前销量上涨超1倍营收增长达到101亿,创下历史新高

2014年-2021年:中科曙光的业绩

2014年-2018年:中科曙光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34.1%,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38.8%。2019年-2020年:收入增速为5.18%、6.66%,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7.9%、38.5%。2016年-2020年:研发人员数量从548人增长到2039人,研发人员占比从44%增长到61%,4年间研发费用总支出超过9.4亿。2014-2021年:中科曙光的营收

2015-2021年:产品销售量和价格

2022年4月15日:中科曙光《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营收112亿元,同比增10.23%;净利润11.58亿元,同比增40.78%。

2022年8月12日:中科曙光作为大股东的海光信息登陆科创板,市值1200亿元。(2018年,曙光节能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上市;2020年,中科曙光参股子公司中科星图正式登陆科创板。)2022年11月9日:业界首款液冷存储-曙光 ParaStor 液冷存储系统。

2023年2月4日:天眼查,中科曙光的股权结构和主要人员。

第一大股东:北京中科算源,中科院子公司。第二大股东:思科智控,临沂中科智能100%控股,实控人是“曙光之父”、公司董事长李国杰院士。

2023年:中科曙光2022年度的研发信息:

研发投入24.72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重约为19.01%。2022年底,研发人员的数量3187人,占员工总数64.63%。

2023年:

2024年4月17日:中科曙光发布2023年年报:

营收143.53亿,同比增长10.34%;净利润18.36亿,同比增长18.88%。1 个客户贡献76亿;总裁薪资498万元。

2014年-2024年:中科曙光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实现连续11年增长。

0 阅读:31

我是通信人时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