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了,分数出来了,确实出现了几家欢乐几家愁。有考得不错的,就有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年年如此。
原因在于教育资源再怎么分配,始终还是不能保证每个高中生都能上大学。
不管是从那个角度看,高三毕业都上了大学未必是一件好事。
也许有人说,考上了大学不就实现了鲤鱼跃龙门吗?那是想当然了,并且也是20年前的事。
今年大学毕业生有1179万人的规模数字,真会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状态。
但为什么我们不能去喷高考选拔模式呢?
因为对于普通家庭的学子来说,没有比参加高考进入大学学习更好逆袭途径了。
大学毕业就失业的人有没有?
有,但绝大多数人都需要从自身找原因,大学里面到底学到什么内容没有?多少学到一点本事没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c597c844d366f3d5ba181490a958491.jpg)
大学图书馆
大学四年,到底收获了什么?
是打游戏看小说还是成天吊儿郎当荒废学业?
假如是工科专业毕业,到底掌握了什么技术?
假如是学计算机、外语、法学类专业,到底大学四年下来捞到了什么证书?
大学毕业,你有没有变成一个有点含金量的应届毕业生,就决定了你的毕业走向。
最近网上有一种说法,点赞量很多,值得警惕。就是说“大学扩招让富二代富三代更有机会了,让穷二代穷三代毫无机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ffd4a55d9825148e452f00e08f8d6e4.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说法太偏颇了,本质上说的就是就业内卷,其实内卷肯定会存在的,换做我们有点资源,首先想到的去照顾一下也是亲朋好友。
不知道大家想过一个问题没有,内卷比例到底占多少,比例并不多、并不大的。
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现象都会慢慢变得更好,会变得更加公开透明公平公正起来。完全的公平公正,那肯定是不可能,因为本身这种说法就是不合情理反人性的。
相反,我倒是觉得曾仕强教授说得很好,老天爷就是不公平的,但绝对是公正的,这句话含义很大、很高,可以细品一下。
对于普通人来说,通过高考上大学就是人生某个阶段扩大加深认知的一种最好方式与有效途径。
你书多读了几年,接触到了不同的人与事,你的见识增长了,你的选择空间就会大一些。
并且你读到高中读到大学,读到硕士读到博士,一路上看到的风景也是不一样的。
我用身边真实例子告诉你们。我是黔东南黄平县的,我一个初中同学,前几年做某个县县长秘书,只是秘书,就是初中圈子公认混得最好的。一个高中同学,省工信厅某个处处长,42岁就是处长级别,很多高中同学都觉得非常羡慕。这就是初中圈子与高中同学的区别,你读到大学、硕士、博士,看到的事情肯定会不一样。
读大学目的就是将来找一份好工作,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你比别人更加努力,在某个领域比别人会得更多一点,比别人做得更好一点。
而不担心自己失业,就是一个人最起码的事业追求,也是真正检验你大学里面到底学到什么有价值的内容没有。
对于成年人也是这样的,人到中年就会发现,你曾经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是在增强谋生技能,因为不担心失业了,这是一个成年人在职场里最后的体面与尊严。
你职场发展过程中未必就会一帆风顺,你可以做不上大领导,也未必能够通过努力成为一个大老板,但你有了一技之长你就不会担心失业,很多时候就不需要看别人脸色。
一个人,只有能够生存下来,才能谈发展,才能谈稳健前行。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农民子弟或者普通阶层工薪子弟,尽量读一些有点含金量价值的专业,读高中都尽量读理科而不是文科。
不管是选择什么专业,都需要围绕着毕业后,在没有资源没有背景没有什么人脉的情况下还能找到工作,并且还能找到好工作,那说明你的求学生涯就是成功的。
好工作的标准是什么?在我看来,就是事业稳定或者说相对稳定,工资待遇不错,福利也不错,五险一金全不落,就这么简单。
综上所述,读大学的目的是什么?
就是为了将来找一份好工作,一份工资待遇优厚的工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fdb4ccfa025eed9d6631fc47b667a48.jpg)
读大学目的就是找到一份好工作
不管你是读985、211,二本、三本,高职院校,都是这样的道理,考上大学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大学里面还需要好好学习,毕业以后才能更好的学成归来、在事业上砥砺前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是,与你共同探讨交流,也欢迎评论留言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