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标|文【全文共2025个字,9张图片】
1亿也不卖的女儿人体画,画了啥?画家不顾批评为何又画了个系列?
▲上图为李贵君人体油画(局部)。
你肯定觉得这是画家在炒作自己,更不会相信他画女儿的人体画这么值钱,能够卖1亿,而且还不肯卖?你肯定会说这不是自导自演吗?也是太假了吧。
再说了,像这样的画家,为了自己出名,不惜牺牲女儿的名声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什么做不出来?
没错,一般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
但是,这并不意味它就是事实真相。
1、画女儿的人体画为何1亿也不卖?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位画家画女儿人体画,1亿也不卖的真实性究竟如何?
▲上图为李壮平和女儿李勤。
这位画家叫李壮平,当时,画女儿的30多幅人体油画,已经完成,并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了画册《东方神女山鬼系列油画作品集》。
李壮平是受邀参加艺术节,带上了女儿李勤和这本画册,没想到这本画册成了艺术节的焦点,而且有人发现画中的人体模特就画家的女儿,从而引起了轰动。
轰动的程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连海外的媒体都刊登了这件事,当然,他们对画家的这种行为是从艺术的角度,持肯定和赞许的看法。
也正因为此,有位美国收藏家慕名跑到中国,找到李壮平,想收藏这套油画,出价1500万美元,相当1个多亿人民币。
▲上图为李勤在学油画。
而这件事是事后过了很久,李壮平带着作品参加一次展览时透露的。
如果像一般人认定这是画家的炒作,那么他完全可以在美国收藏家一找到他,就可以通知媒体。当时,李壮平可是炙手可热的新闻人物,都是各大媒体关注的对象。
但是,他没有这么做,而且还拒绝了。他的理由很简单,主要是出于三点考虑:一是怕自己再次背上借女儿炒作,拿女儿赚钱的骂名;二是这个山鬼系列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唯一的父女合作作品,他要把它留在国内;三是他计划日后寻找机会,建一个“东方神女”博物馆,将全部作品放在里面免费展出。
▲上图为《东方神女》系列(局部,已作处理)。
由此可见,画家炒作的嫌疑可以排除。
2、这些画究竟画了些什么内容?
这个问题要从李壮平51岁那年的一个策划说起。
他想创作一个“山鬼”系列。“山鬼”出自屈原《楚辞 九歌》的诗中,是“身披石兰,腰束杜衡”的窈窕少女,驾乘赤豹,后跟花狸,前往与情人幽会,因情人未现身,就一直在山林找寻,是中国民间众多美丽传说中的一个。
中国历代画家中有很多都画过各种版本的“山鬼”,比较有名的就有徐悲鸿、傅抱石(见下图)以及近代的范曾。李壮平发现,他们笔下的“山鬼”依然停留在传说中,没有和时代结合,缺乏时代气息。
▲上图为傅抱石笔下的“山鬼”。
而他的想法,一是与当地的人文历史相结合,而且还要与时俱进,让“山鬼”以“东方神女”的形象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二是通过国画和油画相结合的手法,突破历代画家的“山鬼”形象,赋予“山鬼”一个现代少女人体版的“东方神女”的形象。
为了实现这个创意,他付出了10年时间。前面近4年时间是花在了寻找模特上,在一无所获几乎想放弃的情况下,他突然发现自己17岁的宝贝女儿,早已长大成人了,无论是一米六九的身材,还是一身清纯优雅的气质,都很符合“东方神女”的形象。
▲上图为李勤在“东方神女”作品前。
但是他的想法遭到了女儿的一口拒绝,直到女儿考上四川美院后的第二个学期,才主动提出愿意帮父亲完成这个项目。
从女儿18岁开始创作,到23岁,断断续续创作了5年时间,李壮平才完成这个“东方神女”的“山鬼”系列。
▲上图为李勤在熊猫基地写生。
3、为何不顾批评又画了个系列?
但是,现实让李壮平父女俩完全想象不到,他们的这个“东方神女”的“山鬼”系列在大家的眼里,却是触犯了家庭伦理道德底线的东西,根本没有多少人把它当艺术创作来看待。
在这样极不利的舆论下,父女俩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好在,后来艺术界的一位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包括曾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院院长的靳尚谊都先后出面,为他们发声,这场舆论风波才渐渐平息下去。
这次风波,也让李壮平看到了艺术家所面临的现实环境,为此他鼓起了勇气,和女儿再次创作了“海上女神”系列人体油画。
▲上图为李壮平和李勤的“海上女神”系列人体油画《龙女归来》。
李壮平这种不顾批评,继续画女儿人体的做法,主要体现了三大现实意义:
一是再次表明,他们父女创作的“东方神女”的“山鬼”系列作品,本身就是艺术创作,不是为了炒作,而且这种艺术创作还会继续下去,“海上女神”系列便是明证;二是新创作的系列作品,对支持他们的艺术家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回应;三是对现实社会中,那些背离艺术的舆论批评和攻击,给予了一次很有力的反击。
这次创作之后,李壮平父女还创作了“南海观音”“海神妈祖”等系列,在社会上产生不小的影响。
为此,有人说,再过百年,后人会像看待当年的刘海粟一样,以李壮平父女这次献身艺术为荣,以他们的伟大壮举为豪。
▲上图为李勤和她参展的国画。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发表看法。
本文系【陈洪标写字说画】原创,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传记作家、书画评论家陈洪标撰写,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