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人民大会堂遭遇枪击,周总理亲自下令:“必须严查!”

之昂阁 2025-02-17 17:32:09

1966年2月2日下午,一名人民大会堂的保洁员在打扫洗手间时,发现洗手间的双层玻璃上有两个细小的洞口,洞口四周爬满了蜘蛛网似的玻璃裂痕。

有过从军经验的保洁员,立刻感到大事不妙,并火速将这处蹊跷的洞口上报给了大会堂的警卫员。

经警卫员核查,造成这处洞口的,是口径5.6毫米的步枪子弹!

这颗5.6毫米的步枪子弹,究竟指向谁?谁才是枪击人民大会堂的幕后真凶?

今天小昂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人民大会堂枪击案”背后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给【之昂阁】点点关注,既方便回顾往期精彩,又不会错过最新内容。

中央下令严查,2日内找出真凶

在确认人民大会堂洗手间上的玻璃洞口,是步枪子弹所致时,警卫员立即对人民大会堂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

幸运的是,警卫员并没有发现人员伤亡,同时还在玻璃的夹层中发现了一枚步枪子弹头。

警卫员将这一消息汇报给中央后,周总理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一脸严肃地来到了会场,召集来了所有的警卫员、清洁工。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周总理如此重视这一事件?

彼时的人民大会堂正值建成7周年,几场关键的会议即将在此召开,更何况大会堂建成后,每周至少有2日的固定时间是对外开放的。

倘若放任子弹打进来,尤其是中央会议举行的关键节点,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平日里温文尔雅的周总理,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厉,他斥责众人道:“两处洞口,证明至少有两枪是朝人民大会堂打进来的,枪响这么大的动静,你们这些工作人员怎么都没听见?清洁员还扫走了一枚子弹头!”

紧接着,周总理严肃地说道:“之前人民大会堂从未出现过这样的事!洗手间背后就是宴会厅,你们要从政治的高度来处理这起案子!”

周总理言毕,便限制公安机关在2日之内,将此案查得水落石出。

那么,公安机关究竟是如何顺藤摸瓜,查出案件真相的?

难道真的是有什么敌特分子,敢把子弹打到人民大会堂里面吗?

军警顺藤摸瓜,找到子弹发射地点

为了查明究竟谁是枪击人民大会堂的真凶,公安部、北京市公安局和北京卫戍区全体动员了起来,排查案件的力度、规模之大,在当时堪称前所未有。

彼时的北京市公安局局长吕展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我国的刑侦技术在当时并不发达,很难靠子弹的痕迹来完全判断出步枪发射的具体位置。

因此,北京市公安局起初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假设这枚步枪子弹是由敌特分子打出去的。

但是打出两枚步枪子弹,势必会有极大的动静,人民大会堂平日里戒备森严,这两枚步枪子弹究竟是如何躲过警卫员的“法眼”的?

北京市公安局猜想,嫌疑人很有可能是通过驾驶汽车,在途经人民大会堂时,朝人民大会堂开了一枪。

为证实这一猜想,警卫员们很快便乘坐汽车,模拟并复原当时的案发现场。

但细心的警卫员很快发现:人民大会堂附近的长安街平日里车水马龙,倘若嫌疑人在这里开枪,其一非常容易引起旁人的注意,其二在街道容易堵车的情况下,子弹也很难打进室内。

因此,公安人员的这一假设很快就被否决掉了。

公安人员转而假设,会不会是有人从远处的固定位置,朝大会堂开枪的?

为证实这一猜想,公安人员决定用步枪来射击100-500米距离不等的双层玻璃。

在发射数枚子弹后,公安人员发现:距离400米左右发射的子弹,和人民大会堂洗手间玻璃上的子弹裂痕十分相似。

得到检测结果的公安人员,立即秘密设立专案小组,对人民大会堂周边400米左右的地方进行了逐一严格的排查。

专案组的排查,很快就有了结果。当地的居民称,2月2日前后,人们在南长街附近的大院里,确实听到过几声清脆的枪响。

南长街周边的居民,大部分都是军政高干人员的家庭。在控枪还不是十分严格的年代,一些“尚武”风气浓厚的家庭中,有一两支步枪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公安人员在搜查到南长街44号大院时,有了意外发现:传达室的保安称,前阵子他听到院内有小孩打枪,他便将枪支收缴了起来。

这是一支1898年产的捷克式运动步枪,子弹口径为5.6毫米,与洞穿人民大会堂洗手间双层玻璃的子弹如出一辙!

为进一步证实猜想,公安人员登上44号大院的屋顶,发现这里距离人民大会堂只有427米,在当时步枪的有效射击范围内。

公安人员用这把步枪,朝双层玻璃打出一枚子弹,将测试玻璃和人民大会堂洗手间的洞口裂痕进行对比,发现几乎一模一样!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院子里的小孩敢朝人民大会堂开枪呢?

这场枪击案,究竟是小孩子的无心之过,还是有人故意为之?

周总理严厉斥责:后代不能学八旗子弟

经过公安人员的耐心询问,院内的知情者告诉公安人员:

2月2日那一天,几名大院内的小孩见树上的麻雀十分吵闹,于是趁大人不在家,就拿出步枪朝树上开枪射击。

当时正值寒冬的北京,经常刮起猛烈的西北风。在风向的影响下,这些小口径子弹发射出去后,产生弹道偏移,就碰巧打在了人民大会堂的玻璃上。

好在这些“闹事”的大院孩子没有酿成大错,但得知这一消息的周总理,还是要求这些军政高干家长,严厉批评自家的孩子:“步枪这么危险的东西,是能随便玩的吗,万一伤了人怎么办?我们的子孙后代,可千万不能学清朝的八旗子弟!”

在周总理的指示下,国管局在2月9日下令,要求北京市内每家的枪支、弹药,都必须要在2月15日前向北京市公安局登记,违法私藏的均需将枪支、弹药上缴。

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北京市公安局共计收缴枪支141支,子弹1.9万发,北京市潜在的安全隐患大大缓解。

到1981年,我国正式推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办法》,开始全面严格控枪。十年之后,民间持枪现象已基本彻底消失。

直到今天,控枪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基本共识,也确保了共和国的长治久安!

本期文章就到这里了,欢迎各位朋友在留言区留下您的宝贵意见,喜欢本期文章的朋友也可以给【之昂阁】点点关注,感谢您的阅读,咱们下期再见。

参考资料:

央视网:2008-11-21:1966年神秘子弹洞穿人民大会堂玻璃内幕

汉网:2006-07-05:揭秘 1966年人民大会堂遭枪击内幕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