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在近几年提振消费政策中持续聚焦汽车消费。3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及一系列有关提振汽车消费的措施。
为什么在2025年消费复苏的历史性节点,重点围绕汽车消费展开?一方面,汽车消费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带动效应强,对稳定消费大盘、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另一方面,被价格战拖累的经销商大面积亏损,急需金融政策扶持,尤其是资金输血。
《方案》为行业“输血”《方案》的出台与汽车经销商普遍面临的现金流赤字和资金链断裂风险存在直接关联。2024年9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向政府部门递交了《关于当前汽车经销商面临资金困境和关停风险相关情况的紧急报告》。报告指出,持续的价格战导致汽车经销商面临资金流动性极度紧张的突出问题,新车销售出现大面积亏损,普遍存在现金流赤字经营和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剧的情况。
《方案》通过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汽车以旧换新,重点覆盖国四排放标准车辆。从提振汽车消费的角度来看,以旧换新的补贴政策能够直接刺激消费者的换车需求,尤其是对于那些有意向更换车辆但又因经济压力而犹豫的消费者来说,补贴可以降低他们的换车成本,从而促进汽车的更新换代,减轻经销商的库存压力。此外,《方案》明确要求培育二手车经销主体,推动经纪模式向经销模式转型,要求车商承担车况认证和质保责任。
同时,《方案》中提到的“反向开票”和异地交易登记等便利化措施,也是行业发展的重大利好,能够简化交易流程,降低交易成本,让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时更加便捷和放心。不过,二手车"反向开票"在异地交易中仍存在发票互认难题,非自然人车源收购流程复杂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但不可否认的是,《方案》通过供需两端综合发力,既通过以旧换新激活存量市场,又通过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者信心,为经销商转型提供了系统性支持。
二手车市场发展存顽疾在提振消费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二手车交易中存在的风险,而车况不透明问题一直是二手车市场发展的顽疾。由于缺乏权威、全面的车辆信息披露机制,二手车行业乱象丛生。二手车商在收购车辆时,常常面临信息不对称的困境,难以准确判断车辆的真实状况。汽车金融公司在开展二手车相关金融业务时,也深受其害。车况不透明带来的事故车、水浸车等高风险车辆,加大汽车金融公司放贷风险。在当前汽车金融市场中,风险控制是企业稳健运营的关键。
车e估作为专业的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通过二手车线上鉴定及估价系统(新车、二手车估价)、大数据智能风控等系列风控产品,为汽车交易和金融风控打造千企千面的风控服务方案,实现汽车交易定价与全面有效的金融风险控制管理。正是这种通过整合智能化技术与专业服务的全链条服务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二手车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
《方案》的出台为行业注入了强大动力,推动新车和二手车市场协同发展,形成一个更加繁荣、健康的汽车消费生态系统。随着政策的持续推动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市场会迎来更加多元化、差异化的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