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转管理沟通难题:如何避免过度解读对方意图

屋里涛说 2025-02-19 13:39:09

涛哥您好,

我是一名技术人员,在以前的工作中一般都是有话直说。现在逐步转型管理岗,与人的沟通中,会发现沟通中经常理解不了对方想表达的真正含义,我也总说不到点子上。比如:在跨部门沟通中,遇到强势的同事,就会紧张不自在。对方抛给我一个问题,我无法理解他提出这件事背后的真正意图,是想解决问题还是在指责我? 综上,我想向您请教的问题是:在沟通中,怎样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未表达出来的意思(画外音)呢?我有没有办法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非常感谢在百忙之中的解答!

作者:屋里杨涛

出处:屋里涛说 全网同名

来源:平民创业手册 全网同名

屋里杨涛回答 :

感谢提问,第一个问题啊,技术部门对需求是需要有足够清晰的了解的,还想着画外音,这样很够呛啊,讲几句,1,不要加戏,不要过度解读,就事论事,你带上了情绪,反而不太能get到点上,2,平视这个世界的勇气,这里有讲究的,运气运气,气顺了,运就来了,你要念头通达,不然道心不稳,影响效率和升迁,3,想清楚,诉求一致原则,你们的共同诉求就是把这个事情干漂亮,这个前提下,对方是不会给你使绊子的,放轻松,4,再想明白,好为人师,是每个人都有的强属性,你只要态度没问题,就多问,问清楚,有时候还会有非常正向的效果,5,抓几个关键,想做什么,在做什么,能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到,做到什么程度,需要什么人协作,为什么这样做,怎么做,想不清楚,可以聊清楚,

6,当然了,有些场景,思维方式不一样,比如这个需求是硬性的(比如月底上线),或者对方是领导(比如增长),那么对方就是结果导向,而你往往是过程导向,这时候就要切换思维,表述这个结果能不能搞,不能搞的话,还缺什么环节,需要什么资源,7,当然了,还有一种情况,对方也搞不明白具体要怎么弄(技术部门先天的苦),只是提出了诉求,这时候就要好好磋商了,8,总之,这世界上没有开会解决不了的事儿,如果有,就开两次,9,养成用纸笔的习惯,一边聊事情,一边写,写完之后给对方确认下,这样的态度往往会让人感到信任,感到靠谱,第二个问题啊,太大了,我简单说几点职场沟通,

1,想明白,对人对事不一样,人更重要,你可以对事讲效率,但,对人应该讲究效果,即本次沟通是否有效,有结果,2,都说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听完想完再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困惑,这样会是更为有效的交流,3,真正从心底接纳对方,是你的战友,同伴,你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才会发自内心的真诚,这是一切顺畅沟通的基础,4,态度,表情管理,这块可以有套路,向人们表示你确实在乎,只有让人们了解到你有多在乎,他们才会在乎你对这个事情有多少细节需要了解,5,拿出一点时间听别人说,不要急于下结论,站在别人的角度,用自己的话复述别人的意思,会是很好的一个表现,不仅有利于你听,你理解,还有助于对方确认自己的阐述有没有很清晰,6,真正的高效沟通,是能够为对方着想,能够了解对方的意向,又能够理解背后的真实意图,从而可以极致坦率,共同探讨的方法,需要从各种细节上多磨练,

7,对领导的话,套路还是得人心的,就好比我爱你,也是需要方式方法的,品品,8,算了,我秀一个,比如,你已经很优秀,很努力了,但是也要有水平的说出来,举例哦,a,对比法则,我司销量同去年环比增长72%,我们的品牌市场占有率超了竞品13个百分点,b,大数原则,你上个月做了3万块,这个月做了3万九,能怎么说呢,嗯嗯,我们部门业绩比上月增长了30%,能理解么,这就是大数原则,再比如,一个销售,卖了9台机床,销售额3000万,这时候宣讲,不应该说卖9台,应该说给公司创造3000万营收,是吧,再比如一个营销活动,有什么指标呢,销售额,客户数量,转化率...哪个优秀,就突出哪个嘛,c,一些有助于理解但不建议的套路,比如,行业排名第二,就说数一数二,部门人员经常犯错,就说未有重大过失,某个项目实在不太行,又不得不继续,就说还有巨大上升空间,提高了80%,就说接近两倍......理解意思就行,看对谁,该油还是要油的,都是艺术,9,最后,有心往这块发展的话,可以去看看《[领导梯队]》,《[奈飞文化手册]》,《[13+1体系]》,《[沟通的方法]》,这三本先,看完喊我推荐其他的,

先说那么多哈,欢迎追问,

👉点击关注:每天更新创业成长实战笔记

👉私信"搞钱":领取《2025搞钱机会地图》

👉加入话题#屋里涛说 分享你搞钱创业路上的故事

【全网同名】全网搜索关注「屋里涛说」防走失

本文由【屋里涛说】独家出品,未经允许严禁转载。专注创业及个人成长问题,如需更多创业指导可以留言。

更多创业问题解答认准【平民创业手册】,全网同名。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