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逆袭:如何用"小而美"工具月入10万?

屋里涛说 2025-02-15 10:06:57

作者:屋里杨涛

做工具类产品,作为普通人的副业,关键是要做“小而美”,我们解决的是用户的一个“点”,以这个点作为产品的原点去开发。因为普通人做,一定要小而美,而不是大而全。因为大而全,在用户认知里,就是你什么也不精;小而美,你只攻一个点,把一个点做好,那你就是专业的,你只服务一小部分用户,其实就足够了,因为你可以把这个点扎得很深,需求挖得很深,那你就自然能做出更好的功能和产品。这些就是我们讲的,你要找一个细分的赛道,细分的那个领域。

以前我有个同学他做了一个知识网站,就只推知识星球,只介绍知识星球。但我看到有的同学他做的这个网站,既推知识星球,又推极客时间,又放各种文章,各种淘客,他做的大而全。但大而全,用户进来就会觉得你这是一个杂货铺,而不是在某一方面专业的网站。专业文档网站只介绍知识星球,所以大家一进去就会自带信任感,因为我专业的,我只介绍知识星球,我把这一个做好就可以了。所以说大家要做一些工具,或者你做课程也好,做社群也好,都要只抓住一个小点就可以了,从这个小点切入,就更容易赚到钱。

那怎么找这个点呢?用一句话概括:从大关键词中找大产品,将大产品进行功能拆解。从功能中发现长尾关键词,通过长尾关键字数据反推小产品的可能性。什么叫大关键词?其实就是大的需求。

比如英语,英语就是一个大的关键词,你去知乎、抖音,你去搜英语,就能发现各种账号,各种博主。英语是一个大的需求,但是大的需求里,它会有一些其他更小的那个点。

比如上次和一个老师聊天,她们是做英语的,她们就发现一个英语里面有一个小的点,就是有些家长去国外给别人带孩子,给他的孩子带孩子,他们需要学英语,但是他们没法去请外教,因为外教特别贵,所以说他们就可以在中国找一些老师,教他们一些简单的、日常的英语,这就是一个比较细分的需求。这就是从大关键词里找大产品,然后把大产品的功能拆解。

比如英语,可以有商务英语、职场英语。还有刚才讲的给一些老年人教英语,让他们和孩子交流,这是找到一个比较小的功能点,然后这个也算一个长尾词,小需求其实可以深入挖掘一下。

另外,在试水第一个产品的时候,建议从熟悉的技术平台入手,然后横向迁移。因为工具类产品大多类似,换个平台或使用载体,又是一次变现机会。比如,从 PC 变成手机,手机变成平板电脑,从可执行程序变成浏览器插件。对,亦仁曾经有一篇文章叫做通过谷歌挖掘一个细分领域赛道。它那个里面就讲了这个生意,你遇到任何的赚钱案例,你从用户、需求、场景三个角度,你去切换一下,就能举一反三出来三个不同的案例。比如有一个人是把 snapchat 里面,下载图片的这一个功能,它既做了一个微博、又做了微信公众号、还做了 App 、还做了淘宝。

出处:平民创业手册 全网同名

你发现一个东西,在某一个平台赚钱,你可以迁移到另一个平台,比如在淘宝赚钱,你就放到公众号或者放到百度等等。因为不同平台之间,它的流量是相互屏蔽的,所以它的用户群体也是相互不一样的。你在这个平台发现一个东西赚钱,你就直接到另一个平台,也同样做一个,这个大概率也是能赚钱的。然后写作也一样,拍短视频也一样。比如说你发现一个好的话题或者一个好的选题,比如别人的短视频火了,你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去做。

比如那个粥左罗老师之前有一篇——《我的十年》,他那个是讲自己北漂的十年,然后其他人就可以讲自己的十年。

你从他那个火的视频来看,说明这个话题比较有能爆的可能,所以我们就可以换到自己身上,其实好多人也都做了这个视频,播放量都很高。

有朋友问了两个问题:

一个人说,我之前说的小一定不美,这个小一定不美。我说的这个是指创业,而不是指做产品。我们跑 MVP 的思维要始终贯彻。我之前说到这一个点的时候,讲的是你团队,你要是只有三五个人,那一定是不美的,你是抓不住机会的。

再小的需求,也有 100 万个人非常强烈的需要,记住这句话就行。如果你刚好擅长的话,你找到他们,一定能够赚到钱,每个人付 10 块钱就是 1000 万。再小的需求也有 100 万的人非常需要,每个人收 10 块就是 1000 万。

👉点击关注:每天更新创业成长实战笔记

👉私信"搞钱":领取《2025搞钱机会地图》

👉加入话题 #屋里涛说 分享你搞钱创业路上的故事

【全网同名】全网搜索关注「屋里涛说」防走失

0 阅读: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