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原创,图来自网络。
1983年秋,我穿上了那身我梦寐以求的军装,终于踏进了那座我向往已久的军营。
记得那时候,年纪还小,才十七岁,心里却是满满的兴奋和憧憬。站在豫西南的宛城,我看着四周的环境,空旷而又有些寂寞,心里却觉得充满了力量。
进入部队的第一天,除了紧张,更多的是对未知的好奇。新兵连的训练很快就开始了,每天的训练强度让我几乎喘不过气来。
大家都是刚刚从家里出来的年轻人,互相之间有点羞涩,但很快,我们便开始了一段共同的旅程。
有些事情我还记得清楚,尤其是那些女兵。她们既美丽又坚韧,站在一起就像是一群星星,闪闪发光。
我那时候总觉得她们离我太远,虽然大家在一个连队里,彼此之间看似很近,实际上,彼此之间的隔阂还是挺大的。
转眼就到了我们进入部队的第三天。
那天的训练非常紧张,大家都在忙着熟悉军规和队列动作。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大家还是很积极,气氛倒也没什么太大问题。
直到中午吃饭时,一件小事发生了,才让我意识到自己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受欢迎。
那时候,我们连队的伙食一般,虽然有些简单,却也足够吃饱。吃饭时,我正排在最后一排,想着自己不过是个新兵,也没什么特别的,心想着只要乖乖吃饭,不惹麻烦就好。
正当我低头吃饭时,突然感到身边有一阵冷风吹过,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位女兵,她穿着干净整齐的军装,走到我旁边的座位上,居然直接坐下了。
这位女兵叫李梅,是我们班里最为引人注目的姑娘。她不光长得漂亮,而且做事果断,性格也直率。
大家都说她是个“硬核”的女兵,挺有领导气质的,但也不容易接近。
那天,她坐下后,我还没来得及开口,她先皱了皱眉头,冲我说:“你是新兵吧?怎么这也不懂,排队站好,别一堆人抢着坐。”
我心里一咯噔,觉得有点尴尬。我那时是个刚进来的菜鸟,对这些军营里的规矩不太熟悉,站姿、排队什么的确实有些不标准。
李梅的话一出口,旁边的几个女兵也忍不住低声笑了笑,气氛突然有点紧张。虽然她是说我不对,但我心里也有点不高兴,觉得她这样直接批评我有些过于严苛。
“抱歉,我下次会注意的。”我赶紧道歉,心里却想着:这人也太严了吧。
李梅瞪了我一眼,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冷冷地继续吃她的饭。大家低头吃饭,气氛一时变得有些沉默。
我原本以为这事就这样过去了,可没想到,之后的几天里,李梅对我和其他一些新兵似乎都有些不友好。
每次训练时,她总是第一个指出我们的不足,不管是不是她的职责,几乎每次都会提醒我们哪里不合格。
我心里也有些不舒服,难道就因为我刚来军营,什么都不懂,就要一直这样被她挑刺吗?
这件事让我开始对她有了些许的敌意,觉得她太高高在上,不够亲和力。
也许是因为自己刚入伍,对一切都充满了不安,看到她那样的态度,我忍不住开始反感。
更麻烦的是,李梅并不只是对我一个人有这样的态度。新兵们几乎都有感受到她那种“高高在上”的威压,虽然她很有能力,也确实是个好兵,可她的做事风格确实让人有点压力。
大家开始小心翼翼地避开她,尽量不去和她发生冲突。我和她的关系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虽然不至于公开争执,但心底的隔阂越来越深,彼此的关系也开始显得有些生疏。
那时我没意识到,正是这份看似简单的小冲突,悄悄地为我们之后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李梅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最初的敌意逐渐变得模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不知该如何形容的感觉。
每次训练,她的身影都在我眼前闪过,批评和指点变得不再那么刺耳,但心里还是有些说不清的矛盾。
渐渐地,我发现自己不再那么反感她了,反而有点好奇,想知道这个表面冷漠、总是教训人的女孩,究竟是什么样的内心。
有一次,我们一组进行野外拉练,天气热得厉害,大家都汗流浃背,体力消耗得快。我们一组是李梅带队,虽然大家都挺累,但她依旧没放松,要求我们保持队形。
那时我有点忍不住了,心里觉得如果再这么压下去,大家都会撑不住。
“李梅,能不能休息一下?”我忍不住开口问道。
李梅停了下来,瞪了我一眼,然后冷冷地回答:“你怕累了?那就放弃呗,别拖累大家。”
她说完,转身继续走,留下我站在原地有些愣住。大家似乎都没有说话,大家眼神闪烁,彼此都知道这种训练很辛苦,但没人敢开口挑战她的权威。
我不想被看成一个软弱的人,咬紧牙关继续跟着走。内心却有些不甘。
接下来的几天,我发现李梅似乎在不经意间开始对我有所关注。
有一次,在一次稍微轻松的队列训练中,我无意中做错了一个动作。李梅站在一旁看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突然,她走到我身边,低声说:“你这个动作做得不好,改过来。”
我心里有些疑惑,李梅一向是不怎么温和的人,怎么会在这种时候给我提意见?
而且语气里并没有指责,反倒是带着一丝关心。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她的那句话,并不像之前的批评那么刺耳,反而让我有点不知所措。
是的,我不喜欢她的严厉,但她的方式又不失关心,似乎有一种不自觉的引导,既让我感到压力,也让我对她的看法有了些微妙的变化。
之后,李梅渐渐开始给我和其他几个新兵更多的指导,虽然方法还是一样的直接和严苛,但我们之间的关系开始有所变化。
有时,我会主动向她请教问题,尽管她的回答依旧简短,但总觉得她并没有像最初那样把我们当做陌生人,而是开始接受我们作为自己的“战友”。
我意识到,李梅并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冷酷。她其实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培养我们变得更加坚韧和成熟。
而我,逐渐在这份“硬核”的训练中,看到了她的另一面。她的严厉背后,隐藏的是对我们更高期许的情感。
渐渐地,我和她之间的误解越来越少,我们开始能够在一些小事上达成默契。
尤其是在训练结束后,大家围坐在一起休息时,我和她偶尔会聊上几句。
虽然话题大多还是围绕训练和战术,但在那样的氛围下,我感到我们的关系变得有些微妙。
有时,我会发现她会在某些训练中,偷偷观察我做的动作,而她的眼神不再那么冷漠,更多的是一种平静和鼓励。
这些细节让我开始怀疑,李梅其实也是在默默关注着我们每个人,她只是没有那么外露。
然而,内心深处,我依然对她有着一些无法言喻的情感。
这种情感并非单纯的喜欢或讨厌,而是更多的困惑与矛盾,正如我们这个连队的氛围,充满了看似平静却潜藏着变化的力量。
那天,连队接到了一个突如其来的紧急任务,我们被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一项训练演习。
这次任务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所有人都知道,成功完成这次任务,不仅是对我们个人的锻炼,更是对整个连队的检验。
演习开始前,连长和排长紧急召集我们开会,任务的复杂程度和挑战性让气氛变得格外严肃。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紧张,而李梅作为我们的带队员,也在一旁检查每个细节,确保没有任何差错。
我们小组负责其中一个最艰难的任务,要在最短时间内架设通信设备,确保任务期间能够随时与指挥部保持联系。
任务不仅需要快速完成,还需要确保每一个步骤都做到精准无误。
就在我们开始行动时,我突然感到一股强烈的不安——设备出现了故障!这个问题本来应该在检查时解决的,可是那时候我慌了神,竟然没注意到。
所有人都在等我解决问题,而时间却一分一秒地流逝。就在这时,我看到李梅冷静地走到我身边。
“出什么问题了?”她的声音依旧冷冷的,但我能感受到其中的关切。
我慌乱地解释了故障的原因,心里已经有些着急,怕拖慢整个小组的进度。
李梅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迅速指挥大家整理设备,而她自己则蹲下来,帮我一起检查线路。
那一刻,我的心脏跳得很快,但看到她那冷静的样子,我的紧张感也渐渐消散。
她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严厉女兵,而是一个真正的队友,一个与我并肩作战的人。
“你放松一点,细心点就好。”她轻声对我说,似乎在安抚我。
我们默契地配合着,终于解决了问题。随着通信设备顺利接通,整个小组松了口气。
任务最终顺利完成,而我也在心里感激李梅的冷静与支持。
在回程的路上,大家都笑了,虽然累得不行,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我偷偷看了一眼李梅,突然明白了她那种严厉背后的意义。
她从不因为我们的失败而指责我们,而是用她那份冷静与坚定,教会了我们如何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那一刻,我觉得不再是单纯的训练,而是一场真正的成长。
任务结束后,我们站在原地,身边是被烈日晒得有些发烫的沙地,大家都累得不成样子,但脸上却没有一丝抱怨。
李梅站在队伍的前面,虽然她的脸依旧冷峻,但眼里透出的那份满足感,还是让我看出了一丝不同。
“你们做得不错。”她简短的评价,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我们完成了任务,证明了自己,也在这段时光中成长了许多。
回到营地时,大家虽然疲惫,但心里却充满了自豪。这不仅是一个任务的完成,更是我们这群年轻人心灵深处的一次升华。
在那片广阔的训练场上,我们从不认识的陌生人,到肩并肩的战友,再到有了深厚友情的伙伴。
李梅那种沉默的力量让我明白,有时并不是靠言语来表达,而是通过行动和支持,才能真正感动别人。
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段青春的岁月里,收获了更多的不仅是技能,还有人生的智慧。
站在队伍的最后,我看着李梅那背影,心里有了一个坚定的决定——这段时光,值得我永远铭记。
文‖原创,图来自网络。#长篇故事##每天一个军营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