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车主付款5个月不见车,4S店跑路,官方回应“很同情”?

静守流年长 2025-03-28 12:20:00
买车,这事儿本来挺高兴的,可广西的孟伟,这高兴劲儿愣是被泡了个稀巴烂。交了钱,等了5个月,车影儿都没见着,4S店倒是先“跑路”了。更让人上火的是,找到厂家,人家一句“很同情”,听着就让人泄气。

这事儿听着是不是有点魔幻?按说,大品牌、官方APP下单,怎么着也得靠谱吧?可偏偏就出了幺蛾子。这背后,到底卡在哪儿了?咱们先捋捋这事儿。孟伟看中了长城坦克500 hi4-T,在官方APP上下单,这说明他对长城这个牌子是有信任的。

而且,按销售顾问的说法,官方APP下单,那更是吃了颗定心丸。结果呢?钱交了,车没到,4S店资金链断裂,负责人拍拍屁股走人了。这事儿里头,最让人想不通的,就是长城汽车的态度。消费者在官方渠道被“坑”,厂家一句“很同情”就完事儿了?这“同情”能当饭吃吗?

能把车变出来吗?要知道,汽车厂家和4S店之间,可不是简单的“你卖我买”的关系。厂家通过代理合同或者经销协议,对销售网络进行管理。4S店“跑路”,厂家真的能完全置身事外吗?一位汽车流通领域的资深人士就说了,不能厂家一句“合同相对性”就把责任撇得干干净净。这话,我觉得挺在理。再说说这个“资金链断裂”。

这年头,4S店暴雷也不是啥新鲜事儿。但一个店倒了,影响的可能就是几十甚至上百个家庭。这些家庭,可能为了买辆车,掏空了家底,甚至还背上了贷款。结果呢?钱没了,车也没了,还得每个月按时还贷款。这搁谁身上,能不窝火?

仅从孟伟这件事来看,长城汽车似乎有那么点“事后诸葛亮”的意思。11月底4S店就出现问题了,1月份才“预警提示”,这“预警”给谁看呢?店都空了,黄花菜都凉了。如果厂家能早点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是不是就能避免更多人“踩坑”?当然,有人会说,这是“行业问题”,是经销商自身的问题。这话没错,但厂家也脱不了干系。毕竟,你授权了人家,你就有监管的责任。

监管不到位,出了问题,不能一句“经销商的问题”就推卸干净。与普遍认知不同,很多消费者买车,不仅仅是看中产品本身,更是看中品牌背后的信誉和服务。长城汽车作为国内汽车行业的领头羊,更应该珍惜这份信任,而不是让消费者寒心。这件事也给我们提了个醒。买车,不能光看牌子大不大,还得擦亮眼睛,多方了解情况。特别是涉及到大额支付,更要谨慎再谨慎。

当我们习惯性地将原因归结为“经销商跑路”时,是否忽略了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厂家的监管机制是否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是否到位?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说到底,汽车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消费者的支持。如果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那这个行业也就失去了发展的根基。希望长城汽车能认真反思这件事,拿出更积极的解决方案,给消费者一个交代。也希望整个汽车行业,能够更加重视消费者权益,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管机制,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安心。不然,谁还敢掏钱支持你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