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5年拿破仑战争过后,属于法国的时代就此结束。不管怎么说,法国也当了10几年的欧洲大陆霸主,差点就统一了欧洲,算是过足瘾了。
相比较而言,二战时期的德国,只持续了几年时间,法国算是不错了。欧洲没有大一统的想法,所以能成为欧陆霸主,基本上就是至高无上的荣耀了。
除了德法以外,其实还有一个国家,也曾经当过欧陆霸主,那便是沙俄。拿破仑战争中,沙俄立下了汗马功劳。拿破仑在征讨沙俄时,60万大军只剩下了3万败归,直接决定了拿破仑的败局。所以战后,沙俄顺理成章成为了欧陆的霸主。
不过和法德不同的是,沙俄并没能占领这些欧陆国家,只是对这些欧陆国家有足够的影响力,有点类似我国秦末的西楚霸王,哪有不平事,他就带兵去平事,成了整个欧洲维持秩序的宪兵,沙俄在欧洲的政治话语权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巅峰期的沙俄在欧洲四处展开军事行动。
沙俄:欧洲宪兵的辉煌时代
沙俄在拿破仑战争后成为欧洲宪兵,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沙俄在拿破仑战争中的卓越表现,使其国际声誉达到巅峰。1812 年,拿破仑集结 60 余万大军入侵俄国,前期俄军节节败退,但亚历山大一世启用库图佐夫为总司令后,采取避其锋芒、坚壁清野的策略,让拿破仑的大军陷入困境。最终,法军在俄国的严寒和俄军的反击下几乎全军覆没,拿破仑不败的神话被打破。
1814 年,沙俄进入巴黎阅兵,这一标志性事件彰显了沙俄打穿整个欧洲大陆的强大实力,真正意义上达到了那个时代的巅峰状态。此时的欧洲,普鲁士还没崛起,奥地利被拿破仑打残,法国又因拿破仑战败陷入混乱。英国虽实力强但孤悬海外,沙俄自然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
同时,法国大革命带来的自由主义思潮席卷欧洲,这对封建君主们是极大的挑战。沙俄为维护自身的君主专制制度,防止这种思潮影响自己国家,开始满欧洲灭火。1830 年,波兰爆发民族起义,沙俄出兵 12 万将其扑灭;1848 年欧洲大革命爆发,沙俄先后出兵扑灭普鲁士革命、法国六月革命以及匈牙利革命等。沙俄的这些行动,使其成为欧洲封建专制的守护者,被欧洲人冠之以欧洲宪兵的称呼。
欧洲宪兵的“辉煌成就”(一)镇压波兰起义
1830 年,沙皇俄国统治下的波兰人民发动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11 月 29 日夜,一批贵族出身的青年军官和青年学生袭击了俄国派驻波兰王国的总司令康斯坦丁・巴甫洛维奇的官邸,康斯坦丁仓惶逃命。起义军在华沙爱国市民的配合下,攻占军火库,武装自己,次日华沙解放。以 A. 查尔托雷斯基为首的大贵族保守派接管了政权。
1831 年 1 月 25 日,在革命的群众运动压力下,波兰议会决定废黜兼任波兰国王的沙皇尼古拉一世,宣布独立,成立民族政府。尼古拉一世派陆军元帅季比奇扎巴尔坎斯基率 12 万大军镇压起义。2 月 25 日,在华沙近郊格劳霍夫战役中,起义军以寡敌众,打败了沙俄军队。但由于民族政府没有采取改善农民状况的措施,致使农民离开军队。5 月 26 日,在奥斯特罗文卡战役中,起义军战败。6 月底,尼古拉一世派帕斯克维奇接任俄军总司令。9 月初俄军进攻华沙,爱国将领索文斯基坚守沃拉,以身殉职。9 月 8 日华沙被攻陷起义失败。
(二)平息欧洲大革命
1848 年,欧洲大革命爆发,欧洲大部分地区的民族都开始通过起义向君主专制发起挑战。沙俄为维护自身及欧洲封建统治,积极出兵镇压。沙俄先派 50 万大军扑灭了普鲁士革命,后又平息了法国的六月革命。紧接着,沙俄出兵 10 万平息了匈牙利的革命。
在匈牙利,革命领袖洛伊・科萨斯领导下的匈牙利试图推动独立运动,沙俄出于对领土完整的担忧以及对自身政治利益的维护,决定派遣俄国军队入侵匈牙利,与奥地利帝国的军队合作,共同对匈牙利进行军事行动。虽然匈牙利革命领袖奋力抵抗,但最终被击败,匈牙利重新统一在奥地利帝国统治下,其自治地位得到一定程度保留。沙俄的这些行动,巩固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也进一步确立了其 “欧洲宪兵” 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