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中的参领、佐领比较常见,那么管领和统领具体又是什么官呢?

梦里花落懂秋意 2024-12-03 10:30:38

清代的八旗制度是国家的根本,也是一种军事和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八旗系统中设官比较复杂,如果对清史不是很了解的读者,可能对很多八旗官职不甚了解。尤其是对参领、佐领、管领、统领等概念一知半解。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八旗的组织形式,御史借助相关史料来讲一讲八旗系统中的各种“领”。

八旗的基本组织

自皇太极增设汉军八旗后,八旗每色旗下便有了三固山,即俗称的满洲旗、蒙古旗、汉军旗,同色旗下三固山隶属同一行政系统。不管是挑选兵丁、选秀女和户口管理等事务,皆同属本旗管理。

关外时期,八旗除了两黄旗外,其他六旗皆被努尔哈赤分给子侄,如代善领正红旗、阿敏领镶蓝旗、莽古尔泰领正蓝旗。这些独领一旗的贝勒,就是所谓的旗主。

皇太极时期,为了巩固汗位和分散诸王的权力,在各旗中设置固山额真管理一旗之军政。需要注意的是,同色旗下的满洲、蒙古、汉军各设固山额真一人。三固山与旗主共同管理旗务,但固山与旗主仍是隶属关系。

顺治时期,固山额真更名为都统(从一品),都统的名字诸位都很熟悉了,文献中所说的正黄旗满洲都统、正黄旗蒙古都统,就是原先的固山额真。

固山之下,设甲喇,即甲喇额真(后改为甲喇章京),顺治时期,甲喇改为参领(正三品);甲喇之下设牛录,称牛录章京,入关后改名为佐领(正四品)。

后金时期由于八旗人口不多,各旗都有固定的编制,即一固山下设五甲喇,一甲喇下设五牛录。当时一个牛录的人口为300人,故一固山的人数为7500人。

但是这种固定的编制很快被打乱,在与明军、蒙古、朝鲜作战的过程中,很多主动归降或被俘的各部众,先后被编入八旗,牛录的数量随之增多,且每个牛录的人数已不再是固定的300人。

而且不同固山其参领数也不同,比如蒙古各旗由于人口较少,每固山下只设2个参领(镶白旗蒙古为3个,多出来一个察哈尔蒙古参领)。

到了雍正时期,各旗各参领下的佐领基本固定。大致是:

满洲旗,每参领下16-19个佐领,以17个或18个居多;蒙古旗,每参领下11至15个,两红旗下较少,每参领下11个,正蓝旗较多,每参领下15个;汉军旗,上三旗每参领下8个,个别参领9个,下五旗每参领下6个。

内务府三旗

内务府三旗是指“上三旗包衣”,这些人被编为佐领、内管领服务于宫廷、皇室,因而自成一个系统。内务府三旗加上各王公所属的下五旗包衣(也称府属佐领),就组成了“内八旗”,如此一来就有外八旗和内八旗(是指一般旗人)之称。

内务府三旗各旗下设5参领,参领下设佐领和内管领,其设置情况大致如下:

镶黄旗,满洲佐领5个、旗鼓佐领(即汉人包衣佐领)6个、内管领10个;

正黄旗,满洲佐领5个、旗鼓佐领6个、朝鲜佐领2个、内管领10个;

正白旗,满洲佐领5个、旗鼓佐领6个、回子佐领1个、内管领10个。

以上佐领中有的朝鲜佐领和回子佐领可能很多读者还是第一次听说,朝鲜佐领也叫高丽佐领,是关外时期归附和俘虏的朝鲜人组成的;回子佐领是乾隆时期统一新疆以后,将一些回部人迁至京师,编为回子佐领。

御史重点要讲的是“内管领”。内务府三旗不设参领,只有包衣佐领和内管领两级组织,以地位而言,内管领低于包衣佐领。在很多清代影视作品中常见的“辛者库”,其实就是指内管领下的包衣。

内管领下包衣,不仅要披甲当兵,而且还是从事宫廷杂役的主要承担者。事实上,只要是被罚入辛者库的,其主要目的就是让他们服苦役。那么辛者库人的数量是多少呢?康熙二十九年时,内务府有24个内管领,辛者库大约有5000多人。

最后了解一下统领

参领、佐领具有双重身份,他们首先是国家额定的品官,在京八旗各营中担任具体职务。同时他们还要具体管理属下的旗人,其行政包括户口人丁编审、挑选甲兵、选秀女以及俸饷、赏恤、教育、养马等事务。属于既管家事又管国事的性质。

统领属于纯粹的八旗武职,最熟悉的就是九门提督,其正式官名为“步军统领”。此外在京八旗军队中的前锋营、护军营中以王公为总理大臣,以统领为营官。很显然,统领的主要工作是带兵的,并不具体管理八旗内部事务。

说到这里,不知诸位对参领、佐领、管领、统领有没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如果有疑问的话可以留言。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