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向知恩图报,但是,有一个多次帮过他的老同学陷入了困境,毛主席却没有帮他说话,这是什么情况呢?
这位老同学名叫郭梓阁,是毛主席小时候上私塾时的同窗好友,因为家境比较富裕,经常帮助毛主席,毛主席也很喜欢他,经常去他家里玩。
可能有人会说:毛主席小时候家里也很富裕,还需要郭梓阁帮忙吗?
确实,毛主席的父亲毛贻昌很善于经营,不光买了很多地,还做稻米生意,甚至开办了一家“毛义顺堂”,发行股票,在当地是数得着的富户。
不过,毛贻昌对待孩子很严厉,教育他们要吃苦耐劳,从来不给他们零花钱,所以,毛主席在上学时是很穷的,连买书、买报纸的钱都没有,经常要向郭梓阁借钱,而郭梓阁也很大方,每次都来者不拒,帮了毛主席很多忙。
后来,毛主席参加了革命,有一次回韶山开展农民运动,被反动派盯上了,毛主席就跑去了郭梓阁家里躲起来。
当时的郭梓阁是一个生意人,如果被反动派发现他“窝藏”革命者,生意肯定就没法做了,甚至会有生命危险,但是,郭梓阁还是把毛主席藏了起来,面对反动派的威逼利诱,都毫不动摇,说自己从来没有见过什么革命者。
所以,对这份恩德,毛主席是一直记在心里的。
但是,到了新中国成立后,郭梓阁陷入了困境,向毛主席求助,但毛主席却没有帮他说话,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郭梓阁因为善于经营,家里买了很多地,等到建国后,就被划成了地主,不光地都被没收,还遭到了批判,生活一落千丈。
1952年,毛主席小时候的老师李漱清去北京看望毛主席,提起了郭梓阁的事,想请毛主席帮他说句话,改善一下他的处境。
李漱清本来以为,毛主席一向知恩必报,肯定会帮他的,只要毛主席说一句话,就能免了郭梓阁的罪,但是,让李漱清失望的是,毛主席虽然也很惋惜,但却没有为郭梓阁说话。
为什么呢?因为毛主席知道,郭梓阁被划成地主是对的,他们家里确实有很多地,按照规定就是地主,这是没有问题的,不能因为他是自己的老同学,就有什么特殊照顾。
不过,毛主席也不是什么都不管,虽然在政策上不能帮郭梓阁,但在个人层面还是可以帮的,后来,毛主席多次给他寄去一些钱,帮他缓解一下生活上的压力,并鼓励他积极改造,早日回到人民的阵营中,自力更生。
1964年,郭梓阁进入了生命的最后阶段,毛主席听说后,又给他寄去300块钱,让人帮他做后事。
郭梓阁收到这些钱后,感动得泪流满面,对家人说:“江山应该是毛泽东的。”
这就是毛主席对待亲朋好友的一贯态度,在个人层面上可以尽量帮你,但如果是涉及到国家的政策,那就免开尊口了,不能因为你是我的亲朋好友,就可以有什么特权。
其实,这不光是毛主席的态度,也是周总理、朱老总那一代革命家共同的态度,很值得今天的人学习。
(参考资料:《毛泽东成功之道》《毛泽东和他的亲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