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研究生这件事情,大家的关注点似乎都是“开始”,而没有多少人去注重过程和结果。
当然这些人一般指的就是非研究生人员,也就是“围城”外面的人。
比如,大家会对四百多万的考生人数争论到喋喋不休、也会对孩子的分数大加赞赏后发朋友圈炫耀一下,似乎考研成了高考,也好像考上研究生之后人生就要达到巅峰了一样。
其实,研究生生活的本质并不是这样,学生真的就是一个苦行僧,一个人摸索前进,探索发现新的东西。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般的苦。
这个很苦的过程也慢慢褪去了不少学生对科研的热爱和兴趣,本来壮志满怀的研究生,一心一意想发Nature和Science,后来逐渐变成了普刊甚至开源期刊。本来想着把三年青春奉献给实验室,后来选择躺平去了篮球场和各种娱乐场所。
正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位教授在其社交平台所吐槽的一样:
又到了研究生招生季。
去年招的基本废了,让做的做不了说没兴趣,自己选的方向也没进展,不肯扎下去什么也做不了。
想读博的基础实在是太弱,曾经一个最弱的硕士研究生想读博……硕士期间优秀的想尽快赚钱,毕竟毕业就50万,读4到5年博士毕业就业也许不如现在。
985高校就是高级蓝翔。
教授说的是实话,相信并不只是北航是这样,其他高校也有,笔者在读期间亲眼目睹过类似的情况,并且自己也是被科研之苦“劝退”的人之一。
后来我才深刻体会到那句很有道理的话,低级的欲望只需要放纵自己即可获得,高级的欲望则需要克制才能获得。
读研和读博不恰恰如此吗,真正能够踏实读下来的确需要强大的克制力才行。
既然教授站在自己的角度吐槽了一番学校和学生,那么笔者也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分析分析这个现象。
硕士毕业说白了也就是一个通过性考核的过程,正如大家普遍熟知的“严进宽出”,工作量够,内容完整,基本上都可以毕业。
而博士毕业的硬性要求就是创新点,没有?不好意思,盲审就卡死你,只要延毕就是半年起步。
考虑一下自己的年龄,博士四年级的时候就已经29岁了,谁能再去经受得住延毕的折磨?
所以说,教授所说的,让做的做不好,自己想做的没进展。基础弱的想读博,优秀的想“搞钱”。
学生也只不过在按照要求做自己的事情,只要最后能把大论文写完整,基本上就能毕业,为什么还要给自己挖个坑——去搞一个没有人做的领域呢?
说实话,很多教授的本子都是和博士生一起完成的,导师站在一定高度上去“运筹帷幄”,而具体的操作者却是对此一问三不知的学生。
一方面,教授作为导师,能力肯定很强,很多知识都已经有了积淀,做起研究那是如鱼得水,而且不会走什么弯路。关键是,导师他不做啊,他只是把事情安排下去,定期要一个结果。然而学生呢?实力一般,说一般已经是不保守的说法。既没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也没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基础,在科研方面可以说是寸步难行。关键是,做也得做,因为后面有导师催促着。
另一方面,说实话,写本子的过程不也是考虑到自己所取得的成果外加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吗?这个“天马行空”也就是所谓的“新”,这个想法的可行性到底是怎么样的,谁都没有把握,何况是一个毫无科研底蕴的研究生呢?
再说这个读博的问题。
教授抱怨,基础弱的想读博,优秀的想去赚钱。
但是,谁也没有规定读了研究生就一定要读博士,更没有规定只能让基础优秀的研究生去读博士。
读博应该是一个双向的选择,导师考虑自己弱关注的问题是对的,但学生也有学生的想法。
很多人读完了三年研究生就有些“心灰意冷”,不再有继续读下去的想法,我想,这并不只能怪学生自己。
而且学生能够找到待遇优厚的工作,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读书的目的之一不就是找工作然后安身立命吗?那么学生去选择工作也就没有错。
更何况并不是所有人的家境都很好,有些学生确实是做科研的好苗子,但是现实问题也不得不考虑,最后妥协去工作。这个时候如果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去指责学生功利心太重,这未免也有点五十步笑百步。
也恰恰如教授所说的,他努力了很久就是要为他的儿子提供一个不用担忧物质生活的条件。
但是反过来想,如果学生也有这样的条件,或许他们读博的意愿也会有所增加。他们之所以妥协,很可能也是想给自己的孩子提供一个不用担忧现实问题的条件。难道这也错了吗?
所以我认为,学生的选择不应该被单方面地批判。
对此,读者朋友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