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离休是我国独有的一个制度,主要是给那些已经离开工作岗位,或者在新中国还没成立时就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老一辈们提供的一种特别的社会保障。这些老同志,因为他们过去的贡献,能享受到这项特殊的待遇。
1981年的时候,有个以前当过军统特务的人给邓颖超写了封信,说想申请离休的待遇。
邓颖超看完信后,立马就同意了,还特地写了句话:“得好好对待人家!”
那这位以前的军统特务到底是谁啊?他怎么就能直接得到批准呢?
【阎锦文】
阎锦文,1914年来到这个世界,老家在江苏江阴的一个普通家庭。
阎锦文打从出生那天起,爸妈就对他有着很高的盼头,盼着他能用学到的知识扭转自己的人生。
阎锦文到了该上学的岁数,家里就安排他去了县里的小学。那时候,他学习可努力了,成绩一直在班里顶尖,总是排在前面。
小学一毕业,阎锦文就凭好成绩考进了县里的一所初中继续学习。
不过,阎锦文上初中没多久,就开始厌倦了学习,心里老琢磨着去外地打拼,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中途放弃了学业,我硬着头皮,不顾爸妈的阻拦,直接奔向了上海滩想闯出一番天地。说来也巧,糊里糊涂地,我就加入了杨虎的帮派,还在那里面见到了帮派里的大佬,也就是杨虎本人。
进了帮派后,阎锦文特别卖力,没多久就靠着自己的能干在帮派里站稳了位置,还赢得了杨虎的器重,成了杨虎身边得力的干将。
没多久,蒋介石和杨虎这对结拜兄弟之间,就产生了摩擦。
蒋介石,那个一手打造了“蒋家王朝”的大佬,肯定不会瞧得上杨虎这种“不懂行情”的家伙,和他称兄道弟。所以,在给杨虎提拔的时候,他故意给了个有名无实的职位,慢慢地,还把他手里的军权都给收走了。
蒋介石那般不忠不义的做法,让杨虎心里头火冒三丈,打那以后,他就再没给蒋介石卖过一点力,什么事都不再上心了。
1937年,抗日战争刚开始那会儿,杨虎碰到了在重庆办事处忙活的周总理。时间一长,他俩慢慢就混熟了。
那时候,杨虎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想着自己以前对共产党员的那些事儿,觉得特别过意不去。后来,他被周总理的人格力量给深深打动了,再加上我们党“看重民族大义,不纠结过去恩怨”的团结政策,让他彻底服了。
抗战打完赢了之后,阎锦文靠着他大哥杨虎的帮忙,在上海警备司令部稽查处第三警备大队谋了个副大队长的差事。
在解放战那会儿,周先生帮了杨虎大忙,一起救了好多民主人士,张澜和罗隆基就是其中的两位。
【营救张澜和罗隆基】
1949年那会儿,张澜正在上海虹桥辽阳院养病,没想到一群国民党特务猛地冲进了医院,把张澜给绑走了。紧接着,毛人凤就偷偷下了命令,说要把张澜沉到江里解决掉。
这事儿没多久就传到了周总理那里,周总理立马就对地下的同志们说:“找杨虎帮忙,把人救出来。”
杨虎一听地下党员说了这事儿,立马就点头答应了,还拍胸脯保证,说一定要把张先生给救出来!
为了搞定这事儿,他特意喊来了两个信得过的人帮忙,一个是他的女婿周力行,另一个则是他的心腹爱将、稽查处行动大队的副头儿阎锦文。
而且,他还安排自己的太太田淑君顶替自己,去当他们营救张澜时的联络人。
那时候,张澜被关在了虹桥疗养院里头,国民党为了防止他有啥动作,特地派了三个特务,就住在张澜病房旁边,时刻盯着他的动静。
要是现在急着去救,那肯定会出乱子,因此只能先等着蒋介石下令处决,然后再动手。
没多久,上海解放的战斗就开始了,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在街巷里打了起来。蒋介石心里明白,国民党这场仗是打不下去了,所以他火急火燎地命令阎锦文,在路上就把张澜和罗隆基给解决了。
阎锦文一接到指令,立马奔到医院,把医院里的三个特务悄悄换成了自己的人。接着,他走进张澜的病房,直接跟张澜说:“张先生,今晚我们就打算把你救出去,你得相信我们啊!”
阎锦文话一说完,就离开了病房,直接回到了上海警备司令部。他赶紧用秘密电台给田淑君传了信儿,告诉她现在的情况。一知道转移的地方后,阎锦文立马就开始行动了。
那天晚上,阎锦文自个儿开着车,直奔虹桥疗养院。那时候,到处都在交火,上海城里防卫得严严实实的。
阎锦文穿着军装,一路靠着口令混进了疗养院。接着,他掏出手枪,直接走进了张澜的病房,大声嚷嚷起来:“张澜、罗隆基,赶紧收拾收拾,咱们是蒋委员长派来接你们的,得赶紧走,别磨蹭!”
这时候,张澜和罗隆基明白了阎锦文是自己这边的人,所以他们没有反抗,很顺从地跟着阎锦文和他的亲信上了车。
接着,阎锦文猛地一踩油门,车子嗖地一下就开出了现场,逃之夭夭。
为了安全起见,阎锦文没敢走大路,而是专挑小路,一路穿来穿去。
碰到检查的时候,阎锦文就拿出警备司令部的证件,一路畅通无阻地过了好多岗哨。
没过多久,上海警备队的头儿瞧出阎锦文有点反常,立马火急火燎地吩咐手下人去追他。
快到田淑君家门口时,阎锦文瞧见后面有追兵跟上来了。为了甩掉他们,阎锦文立马决定弃车,带着自己的心腹,背上张澜和罗隆基,一头就冲进了旁边的树林里。
绕了好大一圈后,大家总算是甩掉了追兵,赶到了杨虎的宅子。刚进门,连口气都没喘匀,眼前的情况就让所有人心里直突突,吓得头皮直发麻。
只看到十多个便装人员,手里端着冲锋枪和手枪,站在台阶上对准了他们,面对这阵仗,阎锦文也毫不犹豫地掏枪,打算跟他们拼个你死我活。
幸亏田淑君眼疾手快认出了阎锦文,这才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争执。后来阎锦文搞清楚,原来那十几个人是杨虎请地下党员帮忙派来的帮手。
新中国成立后,阎锦文根据党中央的安排,到上海工作,当了个专员。
每次他到北京,不管张澜有多繁忙,都会把他请到家里,用自己准备的饭菜好好招待这位贵客。这事儿能瞧出来,那段过去的事儿对张澜来说,印象真的太深了。
【批准离休】
阎锦文到了晚年,给邓颖超写了封信,说想请她帮忙,把自己的退休待遇改成离休。
读了阎锦文的信,邓颖超二话不说就点头同意了,还亲笔写下回复:“阎锦文救出了张澜和罗隆基,这可是大功一件,对我们党的革命事业帮助不小。所以啊,我们不能忘了人家的恩情,更不能慢待了人家!”
阎锦文呢,他的退休后来变成了离休,开始享受离休干部的福利,而且啊,这个待遇是从他救下张澜和罗隆基的那天就开始算了。
【结语】
阎锦文靠着一股子拼劲和大胆行动,顺利地把张澜和罗隆基给救了出来,这事儿真显示了他的聪明和果敢。
他为了国家和老百姓的好处,二话不说就挺身而出,努力拼搏,最后成功了。他的故事不光让周总理记忆深刻,也让张澜和其他党员同志打心底里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