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在意大利瓦依昂水库旁边,一群人正在酒馆里喝酒,他们享受着下班后的悠闲时光,突然,小镇的右侧传来一声巨响,伴随着泥土沙石,一道250米高的巨浪向小镇袭来,2000多人瞬间被巨浪卷走,事后很多人的尸体都没有找到。
究竟发生了什么?
故事要从1957年说起,二战后的意大利,经济复苏成为国家的首要任务。北部城市的工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与日俱增,而阿尔卑斯山的瓦依昂峡谷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成为了建造水电站的理想之地。早在二战前,意大利政府和工程师们就提出了在这里建造大坝的设想,现在到了该实施的时候了。
大坝初始的设计高度是150米,但是意大利水利部门觉得不过瘾,要加高,后来工程师把大坝设计到了240米,水利部门还是嫌太矮,再加高,最后大坝被加高到了262米,这为瓦依昂大坝灾难埋了雷。
262米高的大坝,设计和建造对于当时的意大利来说是可以完成的。因为意大利站队有一套,即使投了,在二战结束后他们属于战胜国,工业底子没被破坏。
意大利的工程师把坝体设计成贝壳一样的拱形,这种设计就像鸡蛋壳一样,能承受极大的水压,还非常美观。大坝的建造过程也很顺利,1957年动工,到了1960年就可以蓄水了。最大蓄水高度为232米。
但是,工程师团队在地质勘探时麻痹大意了吗,也没有听从当地居民的建议。当时,地方居民有一部分是反对在这里修大坝的,因为他们很了解峡谷两岸的地质环境。
在当地,水库一旁的托克山有一个外号叫“会行走的山”。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山时不时的会发生整块山体向下滑动的情况。
此山的山体外面是石灰岩,看着很结实,但是在石灰岩外壳里面包裹的是粘土层,要是雨下的太大,山洪渗入粘土层,这些土壤就和润滑剂一样,导致外层的石灰岩层发生移动。
面对当地居民的好言相劝,意大利政府不为所动,这帮刁民,不过就是想多讹一点拆迁费。
到了1959年,专家发现了不对劲,修水库的时候下大雨,两岸山体的石灰岩缝隙会流出混浊的泥浆,于是地质专家发出警告。然而水利部门不为所动,钱都砸进去了,硬着头皮也要修完。
1960年水库初次蓄水,当水位高度达到170米时,托克山出现了18厘米的裂缝。大自然已经在警告了,但是水利部们依旧置若罔闻,继续蓄水。9个月后,水位上涨到180米,这时托克山又给这座水库的管理人员和两岸居民发出警告,一块70万立方米的巨大石灰岩滑入了水库,掀起了巨大波浪,整个水库的水变得浑浊不堪,场面相当惊人。
这次水库管理部门真的有点慌了,专家紧急想出方案,在山体的右侧打隧道,用来控制水位,一旦蓄水高度高过这个隧道,水就自动流到下游,以此来泄压。但是这根本没有什么用,因为水库的灾难根本不是水压过大造成的,而是修建水库时破坏了山体原本稳定的结构。
恰好在1960年至1963年这段时间,瓦依昂峡谷一到夏季就接连暴雨,实在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为了实时监控山体状况,当局在托克山架上电线杆,安装上照明灯,派人实时监控山体裂缝的张开速度。
之后开始水位实验,185米高度的水位,山体裂缝每天增长8厘米,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放水到135米,缝隙每天扩大3毫米,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数字。但是意大利人不以为然,与生俱来的松弛感让他们掉以轻心,觉得大坝又可以了,于是再次蓄水到185米。这次观察很有意思,山体缝隙居然不扩大了。
这下把相关部门高兴坏了,加大蓄水到245米,结果刚达到这个水位,山体裂缝每天扩大3.5厘米。于是当局又放水,把水位降低10米。大坝管理部门可谓是在与托克山进行极限拉扯。但是很明显,他们已经输了,之前可以稳住1000次,但只要失败一次就完了。
1963年10月9日,晚上10点38分。2.6亿立方米的山石以9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滑向水库,在两个坝肩巡视的60名水库管理人员瞬间被水和泥石流覆盖。
在几亿吨的山体冲击下,水库里1多亿立方米的水掀起了200多米高的巨浪,场景简直就是世界末日。水全部被挤到了托克山的对面,然后从大坝另一侧溢出,包括下游隆加罗镇在内的五个沿途村镇皆被巨浪席卷。
事后专家估计,这个巨浪的威力是广岛原子弹的两倍大,能统计出来的是1925人丧命,还有失踪人员不计其数。诡异的是,大坝只是擦伤,依旧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