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公务员悄悄裁员10万,背后真相细思极恐
最近,越南的一系列动作,悄悄地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震动。
先是机构改革方案的出台,力度之大,范围之广,都让人始料未及。
省级行政单位要砍掉一半,地方机构更是要减少七成以上。
更狠的是,县级行政单位可能都要被研究取消,乡镇也要合并。
紧接着,撤部委、撤司局、撤分局、撤事业单位,一连串的撤,像秋风扫落叶一般,毫不留情。
最让人震惊的是,直接砍掉10万个公职岗位,要知道,这可是号称铁饭碗的职位,说不要就不要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与此越南还悄悄地将2025年的经济增速目标,调整到了8%。
这个数字,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显得格外扎眼。
再结合越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要在2045年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所有这些信号叠加在一起,不禁让人想问:越南,到底要干什么?
这真的是一场简单的机构改革吗?
仅仅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节省财政开支?
恐怕没那么简单。
越南断臂求生:一场关乎国运的豪赌
表面上看,越南的机构改革,是为了解决省级行政区划过多、机构臃肿的问题。
这话说得没错,越南的行政层级确实不少,机构设置也比较繁琐,效率不高。
改革,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动这么大的刀子吗?
需要裁掉这么多人吗?
需要喊出8%的经济增速目标吗?
事情的真相,可能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复杂得多。
不妨换个角度来看。
对于中年人来说,什么最可怕?
不是加班,不是996,而是专业贬值速度>经验积累速度。
放在国家层面,又何尝不是如此?
越南的铁饭碗危机,本质上就是一场国家层面的专业贬值焦虑。
过去几十年,越南依靠什么发展起来的?
很大程度上是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吸引外资,成为世界工厂的一部分。
这套模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非常有效。
越南的经济也因此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时代变了。
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低端制造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人口红利也在逐渐消失。
更重要的是,技术变革日新月异,人工智能、自动化、智能化,都在加速替代人工。
如果越南还抱着过去的铁饭碗不放,继续依赖低端制造业,未来会怎样?
答案很可能是:路会越走越窄。
就像一个人,如果只会一种技能,而且这种技能很快就要被淘汰了,那他的职业生涯,就会面临巨大的危机。
国家也是一样。
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过于单一,产业层次过低,在全球竞争中,就会越来越被动。
越南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
它必须断臂求生,壮士断腕,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
裁撤冗余机构,精简人员,是为了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为了腾出资源,集中力量发展新的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
调整经济增速目标,喊出8%的口号,不仅仅是数字游戏,更是为了提振信心,凝聚共识,倒逼改革。
提出三步走战略,要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则是为越南的未来,描绘了一个清晰的愿景,指明了方向。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核心目标:产业升级,经济转型。
越南要摆脱对低端制造业的依赖,要向产业链的中高端攀升,要成为一个更加多元化、更具竞争力的经济体。
这无疑是一场豪赌,风险很大,但收益也可能非常高。
如果成功了,越南将实现经济的腾飞,真正成为亚洲四小龙之后的又一个经济奇迹。
如果失败了,越南可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甚至面临更大的危机。
左右逢源的越南:能否复制中国奇迹?
越南的改革,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世纪之交的中国。
当时的中国,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国有企业效率低下,机构臃肿,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面临瓶颈。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
中国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拥抱市场经济,大力发展制造业,最终实现了经济的腾飞,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越南现在走的道路,似乎与当年的中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同样是机构改革,同样是发展制造业,同样是拥抱市场经济,同样是提出了宏伟的经济发展目标。
很多人都在问:越南,能否复制中国奇迹?
从外部环境来看,越南确实面临着一些有利条件。
全球产业大转移,地缘政治格局变化,都给越南带来了左右逢源的空间。
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加速了产业链从中国向外转移的趋势,越南成为了重要的承接者之一。
大量外资涌入越南,带动了越南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越南奉行竹子外交,在大国之间保持平衡,左右逢源,最大限度地争取自身利益。
这使得越南能够吸引来自不同国家的投资和技术,为自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越南还拥有人口红利和改革红利。
越南的人口结构相对年轻,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也相对较低。越南的改革开放,也释放了巨大的制度红利,激发了经济活力。
这些有利条件,都为越南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支撑。
但是,越南要复制中国奇迹,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越南的经济规模和基础,与当年的中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基础上进行的,而越南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链不够完善。
越南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环境,与当年的中国也有所不同。
越南的改革,可能会面临更多的阻力和问题,利益调整的难度也更大。
再次,全球经济环境也发生了变化。
当年的中国,正处于全球化的黄金时期,外部环境相对宽松。
而现在的全球经济,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都给越南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中国奇迹,是不可复制的。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和发展道路,照搬别人的模式,很难成功。
越南要实现经济腾飞,不能简单地复制中国模式,而是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走出一条具有越南特色的发展道路。
中年人的启示:打破铁饭碗迷思,拥抱变化
越南的铁饭碗大地震,对于我们每个人,特别是中年人来说,都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我们这一代人,很多人都有铁饭碗情结,认为进入体制内,捧着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时代真的变了。
曾经被视为金饭碗的行业,如今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
教培行业的巨变,房地产行业的调整,互联网行业的裁员潮,都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所谓的铁饭碗,也可能一夜之间变成泥饭碗。
公务员就一定稳固吗?想想看吧
谁能保证公务员也能一直铁饭碗下去吗,握在自己手上的才是真正的铁饭碗,
掌握在别人手里的,不一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