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也通过安乐死了,但它想成为法律,还没那么简单

大罗财经 2025-01-13 14:53:50

安乐死,不仅仅作为人的一项自主选择权,在它成为正式法律条文生效之前,可供讨论甚至是辩论的地方,依然还有很多。

最近几年,关于安乐死的讨论越来越多。哪怕是在国内,支持这一项措施的人也不在少数,而在国外,随着一些国家开始将安乐死“合法化”,安乐死究竟应不应该出现,也引起了更广泛群体的讨论。

支持者的立场往往很简单,那就是强调绝症带来的病痛,给患者和家庭造成的双重打击。但大多数人支持安乐死,往往是站在自己或周遭亲人的立场,去强调绝症带来的问题,但我们往往最容易忽略的,就是一项措施合法化之后,带来的“漏洞”。

这也是安乐死到今天,为什么在大多数国家依然难以通过的根本原因。

人们对安乐死之所以报以如此大的关注,无非是因为人终有一死,也终将被病痛所折磨,从这个角度讲,当生病真的无可挽回的时候,离去时没有疼痛,的确是一种幸运。

而最新对安乐死做出表态的英国,则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一个以法治闻名的老牌发达国家,是如何看待安乐死的?

英国时间11月29日,英国下议院以330票对275票的结果,通过安乐死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合法化的历史性法案。

尽管该法案仍然需要进一步审议和修订,但已经为成为法律铺平道路。

根据该法案规定,在经两名医生和高等法院法官批准,预期寿命不足六个月的成年人将有权选择安乐死。

从结果来看,下议院以330票对275票,可以说是非常微弱的优势,这也足可见,哪怕是在英国,关于安乐死合法化的争议,也非常巨大。

在结果宣布后,倡议组织“尊严死亡”表示,这次投票是“为临终者提供更多选择和保护的历史性一步”。而在英国下议院门外,支持者们也相拥而泣,为这次通过欢呼。

接下来的流程是,该法案还将要面临下议院和上议院议员的更多辩论,他们可能会对法案进行修改。只有在上下两院都批准的情况下,该法案才会正式成为法律。

而这次下议院的投票,议员们被允许进行“自由投票”,即可以不遵循自己党派的路线,只根据自己的内心做出决定。

在这场投票之前,下议院的议员们已经进行了超过四小时的激烈辩论,会场内座无虚席,一共有超过160名议员发言,但由于时间的限制,真正能够发言的人并不多。

提出该法案的英国工党议员金·利德比特表示,太多的人因为现行法律的“残酷现实”而经历了令人心碎的痛苦。她举例称,有末期患者在尖叫着寻求帮助中去世,或者因为无法控制的痛苦而选择自我了结。

利德比特强调,这份法案包含了“全球最严密、最强有力的保障和保护措施”,并设有严格的资格批准。

根据利德比特提出的《末期病患者(生命终结)法案》,符合安乐死条件的人必须具备作出选择的心理能力,并在过程中的每个阶段表达明确、稳定且知情的意愿,且不受胁迫或压力。

此外,还必须有两名独立医生和一名高等法院法官确信申请者符合条件,并自愿做出决定。

尽管看起来对符合安乐死条款的申请已经非常严格,但在下议院,对该法案的辩论,依然非常激烈。

反对者担心,法官的角色可能沦为“形式上的盖章”。一些末期病患者可能会因为不想“成为负担”或因为高昂的护理成本,而感受到结束生命的压力。

这也是人们反对安乐死的最大理由,即可能导致那些本不想放弃生命的人放弃生命。

目前整个英国的法律都禁止人们寻求医疗协助以结束生命。这次投票是英国对安乐死法案历史性的一步,在四个小时的激烈辩论之后,下议院最终以330票支持275票反对,55票之差通过了法案。

人们对安乐死的讨论对现代法治是一个重要的进步,尤其是在涉及到自主选择的时候。

以英国安乐死法案为例,该法案允许医生根据其专业判断,决定是否以及何时适合与患者讨论此事。反对者认为,末期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士和弱势群体,可能会面临结束自己生命的压力。

在安乐死法案进入议会下一阶段审议后,资深医生们也强调,修复目前处于挣扎中的安宁疗养系统(姑息治疗),应该成为当务之急。

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姑息治疗系统,但现在由于没有更多的资金支持,情况也正在变得更糟。

一些人担心,社会的弱势群体可能会被迫选择安乐死,而不是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

根据英国《健康经济办公室》的报告,目前英国的姑息疗法系统正在挣扎,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老龄化人口需求。每年至少有四分之三的人需要姑息治疗,但45万人中约有10万人无法获得这些服务。

显然,我们的情况比英国要糟糕得多。

目前,我们正在经历全球最快的老龄化社会。上一代婴儿潮的快速老去,而姑息疗法甚至在国内很多医院根本没有普及,在医疗费用、姑息疗法、临终关怀以及安乐死之间,我们需要经历的过程,还有很多很多。

从数据来看,英国现在有四成医院无法每天提供专业安宁服务,医院和临终关怀机构严重缺乏资金,根据玛丽·居里慈善机构的报告显示,约半数英国家庭对其亲人所接受的临终护理感到不满。

而在国内,我国医院中能够提供姑息治疗的甚至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

随着老龄化的不断提高,安乐死和关于老年绝症的一切,都越来越成为社会热点,这是一个任何国家都会必然经历的过程。

关于安乐死的讨论,未来还将持续下去,激烈的辩论甚至是争论背后,意味着人们对死亡的重视、对生命及尊严的重视。

与此同时,辩论本身还意味着尽管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不管安乐死最终会如何走向,但安乐死本身一定代表着在一个观点迥异的社会里,不同人之间哪怕面临着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和观点,但这依然不影响彼此交融。

这是一场关乎个人自主选择权和弱势群体之间的辩论,而死亡一旦产生,也就意味着它不可挽回。

end.

作者:罗sir,关心经济、社会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