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老兵邱震泥:投笔从戎,朝鲜战场4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观景说史 2023-07-16 21:02:11

2020年10月21日,91岁高龄的邱震泥老人正在家里看电视,他特别喜欢观看一些关于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的纪录片。当天晚上8点,央视《国家记忆》播放了关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这让邱震泥老人一下子把记忆拉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

1929年,邱震泥出生于重庆一户世代从医的家庭,由于时局动乱,在兵荒马乱中自小就跟随家人颠沛流离,他19岁才读中学,更别说是继承家里世代传下来的事业。

当时邱震泥在南岸“正中中学”就读时,是班级的班长,并与同班的三位地下党员成为了好朋友,因此深受朋友的影响,因而积极参与学运。

1949年,国民党大败退,邱震泥耳闻目睹了国民党反动派对渣宰洞、白公馆的大屠杀以及在重庆搞的破坏,担任学生会主席、护校队副队长的他接受地下党谭老师的指派,去迎接入城的解放军。

邱震泥去迎接解放军时,见到了解放军刘指导员,他是四川人,脚上穿着破了底的布鞋,他举止端庄,说话亲切,这让邱震泥很是震撼,他的心中有了想要迫切加入解放军的念头。

1949年12月12日,邱震泥在参加完学生代表座谈会后,他下了决定要立即加入解放军。次日一大早,邱震泥便回家交代了要去参军,然后与十多名同学到江北中学四野47军驻地报名参军,并成为了三班班长。

邱震泥参军后第一件事就是跟随部队进入湘西剿匪,21岁的他在12月16日从朝天门乘船南下,至湖北宜昌后,再徒步行军进入到湘西地区进行剿匪,在追剿土匪的战斗中,他差点牺牲。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邱震泥跟随47军在1951年4月入朝作战,于1954年9月凯旋回国,在朝鲜3年多的时间里,他经受了血与火、生与死的极端考验,四次与死神檫肩而过。

在1950年底,邱震泥所在部队就发出了抗美援朝动员令,他第一时间就去报了名。次年4月,47年从丹东鸭绿江大桥秘密开赴朝鲜,由于当时我军几乎没有制空权,部队只能昼伏夜出,晚上连续急行军赶路。

47军入朝后的第一个任务是抢修顺川机场,为粉碎敌人的“空中优势”做准备。顺川是平壤东北部的战略要地,在朝鲜战场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47军先是分散在山谷深处挖防空洞,晚上再出来抢修机场。为了与敌人抢时间,在抢修机场时,他们用背扛肩挑在夜里不停地工作,让我们的志愿军指战员们没有一块好肉。

志愿军指战员们住在坑道里,是为了躲避敌人的狂轰滥炸,累了就在防空洞里打个盹,大家上下一心,只想着要快点把机场给修复。

有一天晚饭后,邱震泥与副连长提前到工地上去做开工准备。正在这时突然有一架敌机来袭,一阵突突突的声音传来,子弹从邱震泥两人身旁扫过,两人反应很快,立即卧倒滚向田埂凹处,躲过了一劫。

刚刚躲过一劫后,邱震泥又接到去拆除美军在工地附近安放的定时炸弹的任务,他跟随师工兵张主任前往目标地点进行拆除炸弹。张主任在拆弹过程中不慎引爆炸弹而牺牲,旁边的邱震泥再次躲过一劫。

1951年6月,47军在临津江迎战美国王牌军。邱震泥和战友们在一天晚上闯封锁线去支援前线时,美军释放照明弹把整个阵地照得如同白昼一般,随后敌人炮弹倾泻而来,邱震泥一跃跳进战壕中,再次躲过一劫。

1951年10月,美军发动秋季攻势,集结了大量的飞机、坦克、大炮向志愿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势,企图挽救失败的命运,破坏正在进行的和平谈判。

邱震泥所在的阵地也同样遭到了敌人的猛烈攻击,但他用山炮不断轰击敌人,一次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敌人在无奈之下,开始向邱震泥所在的阵地释放细菌武器。

由于山上缺水严重,根本无法洗澡,更没有衣服可换,再加上坑道里缺氧,邱震泥浑身发痒,而且还长满了虱子,他的皮肤都被自己给抓烂了。

有一天中午有大太阳,邱震泥从洞口爬出去到山另一面去抓虱子,让他没想到的是敌人的一发炮弹突然就打到他之前在的防空洞里,随后一阵剧烈的爆炸声响起。他又再一次躲过一劫。

1954年,邱震泥跟随部队凯旋而归。

1978年,邱震泥转业成为了一名军工战士,在新的岗位上他也是勤勤恳恳,多次被工厂评为“优秀党员”。

1989年,60岁的邱震泥光荣退休。2020年10月,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里,91岁的邱震泥依然心情滂湃,他写下了《血洒沙场·何处青山》一首诗来回忆过去那段峥嵘岁月。

最后希望国人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资料来源:《湘潭在线》、《国防科技工业》、《兵器》

0 阅读:43